本文說明 Vertex AI 的生成式 AI 服務如何處理您的資料,以及如何設定零資料保留。本文涵蓋下列主題: Google 已發布 AI/機器學習隱私權承諾,其中提到我們的信念:除了極致的安全性之外,您也應該對儲存在雲端的自家資料保有最大的掌控權。這項承諾也適用於 Google Cloud上的生成式 AI 產品。Google 透過完善的資料治理做法 (包括審查產品開發所用的資料),落實這些承諾。如要進一步瞭解 Google 如何處理資料,請參閱 Google 的《Cloud 資料處理修訂條款 (CDPA)》。 如服務專屬條款所述,未經您的許可或指示,Google 不會使用您的資料訓練或微調任何 AI/機器學習模型。這項規定適用於 Vertex AI 上的所有受管理模型,包括正式版和搶先體驗版模型。 在特定情況下,Vertex AI 會暫時保留 Google 模型資料。如要達到零資料保留,您必須針對每種情境採取特定行動。這項限制適用於 Vertex AI 中的所有代管模型,包括正式版和前正式版模型。 下表總結資料保留情境,以及資料保留期限為零時所需執行的動作。 下列各節將詳細說明每種情境。 根據預設,Google 基礎模型會快取 Gemini 模型的輸入內容,以減少後續提示的延遲時間。快取內容最多會在提供要求的資料中心儲存 24 小時。資料快取功能是在 Google Cloud 專案層級啟用或停用,且系統會對快取資料強制執行專案層級的隱私權設定。專案的快取設定會套用至所有區域。 Google Cloud 如要達到零資料保留,請停用資料快取。 使用下列 curl 指令,取得專案的快取狀態、停用快取或重新啟用快取。停用或重新啟用快取時,變更會套用至所有 Google Cloud 區域。如要進一步瞭解管理快取所需的權限,請參閱「使用 IAM 控管 Vertex AI 存取權」。 如要判斷專案是否啟用或停用快取,請執行下列指令。如要執行這項指令,您需要下列其中一個角色: 如要停用 Google Cloud 專案的快取功能,請執行下列 curl 指令。如要執行這項指令,您需要 Vertex AI 管理員角色 如要重新啟用專案的快取功能 (停用後),請執行下列 curl 指令。 Google Cloud 如要執行這項指令,您需要 Vertex AI 管理員角色 Google 可能會記錄提示,以偵測潛在的濫用行為,以及違反《使用限制政策》和《禁止使用政策》的行為,詳情請參閱《Google Cloud Platform 服務條款》。 只有在您使用 Google Cloud 時須遵守《Google Cloud Platform 服務條款》,且您沒有月結 Cloud Billing 帳戶時,系統才會記錄這類資料。如果您屬於提示記錄範圍,且希望系統不要保留任何資料,可以申請濫用監控例外狀況。詳情請參閱「濫用監控」一文。 使用「以 Google 搜尋建立基準」時,Google 會根據《服務專屬條款》儲存提示、您提供的脈絡資訊和生成的輸出內容 30 天。這類資料可用於改善基礎搜尋結果、提供搜尋建議,以及偵錯和測試支援基礎搜尋的系統。 如果使用這項功能,就無法停用資料儲存功能。如要達到零資料保留,請勿使用這項功能。 Live API 的工作階段續傳功能預設為停用。啟用這項功能後,系統會將快取資料儲存最多 24 小時,方便您重新連線至先前的連線。這類資料包括文字、影片和音訊提示資料,以及模型輸出內容。 您可根據個別要求啟用這項功能,並對快取資料強制執行專案層級的隱私權設定。如要達到零資料保留,請勿啟用這項功能。如要進一步瞭解如何啟用工作階段續傳功能,請參閱 Live API 說明文件。
訓練限制
保留顧客資料和實現零資料保留
情境
說明
零資料保留期限的動作
Google 模型的資料快取
快取輸入內容最多 24 小時,以減少後續提示的延遲時間。
在專案層級停用資料快取。
記錄提示,監控濫用情形
記錄提示,偵測特定帳戶類型的濫用行為。
如果符合條件,請申請例外狀況。
以 Google 搜尋建立基準
系統會儲存提示和背景資訊 30 天,以提升結果的準確度。
如要避免儲存資料,請不要使用這項功能。
Live API 的工作階段恢復功能
最多可儲存 24 小時的快取資料,以便重新連線至先前的工作階段。
請勿啟用這項功能 (預設為停用)。
Google 模型的資料快取
取得目前的快取設定
roles/aiplatform.viewer
、roles/aiplatform.user
或 roles/aiplatform.admin
。
PROJECT_ID=PROJECT_ID
# Setup project_id
$ gcloud config set project PROJECT_ID
# GetCacheConfig
$ curl -X GET -H "Authorization: Bearer $(gcloud auth application-default print-access-token)"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https://us-central1-aiplatform.googleapis.com/v1/projects/PROJECT_ID/cacheConfig
# Response if caching is enabled (caching is enabled by default).
{
"name": "projects/PROJECT_ID/cacheConfig"
}
# Response if caching is disabled.
{
"name": "projects/PROJECT_ID/cacheConfig"
"disableCache": true
}
停用快取
roles/aiplatform.admin
。
PROJECT_ID=PROJECT_ID
# Setup project_id
$ gcloud config set project PROJECT_ID
# Setup project_id.
$ gcloud config set project ${PROJECT_ID}
# Opt-out of caching.
$ curl -X PATCH -H "Authorization: Bearer $(gcloud auth application-default print-access-token)"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https://us-central1-aiplatform.googleapis.com/v1/projects/PROJECT_ID/cacheConfig -d '{
"name": "projects/PROJECT_ID/cacheConfig",
"disableCache": true
}'
# Response.
{
"name": "projects/PROJECT_ID/locations/us-central1/projects/PROJECT_ID/cacheConfig/operations/${OPERATION_ID}",
"done": true,
"response": {
"@type": "type.googleapis.com/google.protobuf.Empty"
}
}
啟用快取
roles/aiplatform.admin
。
PROJECT_ID=PROJECT_ID
LOCATION_ID="us-central1"
# Setup project_id
$ gcloud config set project PROJECT_ID
# Setup project_id.
$ gcloud config set project ${PROJECT_ID}
# Opt in to caching.
$ curl -X PATCH -H "Authorization: Bearer $(gcloud auth application-default print-access-token)"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https://us-central1-aiplatform.googleapis.com/v1/projects/PROJECT_ID/cacheConfig -d '{
"name": "projects/PROJECT_ID/cacheConfig",
"disableCache": false
}'
# Response.
{
"name": "projects/PROJECT_ID/locations/us-central1/projects/PROJECT_ID/cacheConfig/operations/${OPERATION_NUMBER}",
"done": true,
"response": {
"@type": "type.googleapis.com/google.protobuf.Empty"
}
}
記錄提示,監控 Google 模型是否遭到濫用
以 Google 搜尋建立基準
Live API 的工作階段恢復功能
後續步驟
生成式 AI 和零資料保留
除非另有註明,否則本頁面中的內容是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 4.0 授權,程式碼範例則為阿帕契 2.0 授權。詳情請參閱《Google Developers 網站政策》。Java 是 Oracle 和/或其關聯企業的註冊商標。
上次更新時間:2025-08-19 (世界標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