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防得了嗎 ??!!! 猝死
令人遺憾的例子 2 月 23 日晚間 11 點多,音樂製作人馬兆駿前往超市購物突然昏倒,送醫急救不治,疑因心臟病發猝死 。 得年 48 歲 3 月 4 日下午,台北市大同警分局偵查隊副隊長馮照明在中和國小運動時突然昏倒,他生前有高血壓病史,疑因天冷,加上劇烈運動,心臟不適猝死。得年 50 歲 3 月 4 日下午知名主播廖筱君的弟弟廖維德在籃球場上打球突然昏倒 ,送醫急救不治 。生前疑胸悶不通。  得年 36 歲。 3 月 25 日清晨科技新貴黃金明參加國道馬拉松半途猝死。得年 32 歲 幸運的例子 3 月 3 日 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魏拙夫登山後返家途中.因冠心病發生在路上求救,隨後被送上救護車急救得宜保住性命。 -- 63 歲
猝死的定義 ? 猝死 ”也叫急死。看來 貌似健康的人 或病情 經治療後已穩定或正在好轉的患者 ,在很短時間發生 意想不到的非創傷性死亡 。 關於從症狀出現到死亡歷時多長定為“ 猝死 ”的標準,各家意見不一。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定為 6 小時 以內 。 “ 猝死 ”的高峰則是在發病後一小時內,因此一些心臟病學家認為 發病後一小時內死亡 作為“ 猝死 ”標準。
為何會猝死 ?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徐粹烈表示, 所謂的「猝死」是指發病內 1 小時內突然心因性原因神志喪失造成死亡, 猝死個案多半是青壯年男性 ,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猝死個案中, 心血管疾病占其中的 80% ,很高比例都是「冠心病」 ,其他原因有肥厚性或擴大性心臟病變、心肌炎、心律不整等病症。而死亡的直接因素是急性心室性心律不整。 在美國,一年約 30 萬人猝死,發生率約千分之 0.5~1 。英國每年有 5 萬人猝死。依歐美的比例推估,台灣每年約有 5 千至 1 萬人猝死,事實應低於這個數字,因為台灣的冠心病人較歐美少。 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 猝死來得突然 ,可能是在睡眠中、休息中或是輕度運動或活動中,突發心跳驟停而猝死。也可能在劇烈運動、精神壓力、情緒激躁、暴飲暴食、過度勞累、過冷過熱等情況下,突發死亡。 部分冠心病猝死者在發生死亡前,會出現胸痛、胸悶、心律不整、全身不適、氣喘、噁心、頭暈、冒冷汗、心臟衰竭等徵兆;有些病人沒有任何徵兆。
猝死會遺傳嗎 ? 猝死可能會遺傳 。 2004 年,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賴凌平在台灣醫學會年會報告猝死相關基因;賴凌平曾為一對經常因為劇烈運動而昏倒的父子進行基因檢測,結果發現 父子兩人均帶有遺傳心因性猝死基因變異 成為猝死的高危險群。 賴凌平在台灣醫學會年會上報告,遺傳性心因性猝死屬於 顯性遺傳 ;如果爸媽帶有基因異常, 遺傳給下一代的機率將是 1/2 。 賴凌平建議,家族成員中曾有人昏倒或猝死,或自己曾有不明原因昏倒者,應該由心臟科醫師評估心電圖是否正常;如有需要可以進行相關檢測,確認自己是否屬於有家族遺傳的變異基因,盡可能預防猝死。
過勞死 = 猝死 ? 一個人經常加班、熬夜、休息不好,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焦慮、失眠、記憶力減退、精神抑鬱,甚至引發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如果這種疲勞持續 6 個月或更長時間,身體就可能會出現低燒、咽喉腫痛、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而且,非常嚴重的長期性疲勞很可能就是其他病症的先兆。 人們常說的“過勞死”實際是長期過度的勞累,引發人體心衰、肺衰、腎衰、心肌梗、腦溢血等病症造成的猝死。 這種猝死的死因主要是冠心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血,與一般猝死沒什麼不同。只不過這些病的 潛在性使過勞者忽略 ,以至釀成嚴重後果。但 若沒有過度勞累這個誘因,猝死可能就不會發生 。
四類症狀出現可能會猝死 對於猝死高危險的族群,預防性健康篩選是非常重 要的 。 包括一般民眾熟知的家族病史掌握;例如家 族中是否有猝死、早發性的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直系 或旁系血親,還有對於自身身體狀況的隨時掌握 。 特別注意是否有運動中甚至是無預警發生以下的 不適症狀 : 喘 ,意即所謂的 「氣促」。 頭暈  ,表示心臟輸出血量不足 。 心悸 、心律不整  。 胸悶 。
四種危險生活習慣也可能猝死 情緒過度激動: 因為在強大憤怒的情緒下,心臟的負荷瞬間加大可能誘發心室顫動而猝死。 抽菸及刺激性飲食: 抽菸才是最危險的因子!避免抽菸更重要。 睡眠太長或太短: 經常熬夜或嗜睡將使人體的內分泌被打亂,心臟也無法得到休息,猝死機率隨之增加。 工作時間過長: 台灣人工作時數長,研究指出長時間壓力下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增加 3 ~ 5 倍。
誰可能會猝死 ? 有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膽固醇過高症。 個性偏積極好動、倔強、易衝動、情緒急躁。 有抽菸者要特別留意冠心病猝死。 一般民眾發生猝死的機率約千分之 0.5 ~ 1 。但如果是心肌梗塞族群則有 30% 的發生率。 曾有猝死經驗被救活者,日後再發的機率也高達 20% 。 心室功能不好者,或是心衰竭的患者,猝死機率高達 15% 。 青壯年男性 心因性猝死者,幾乎生前都身強體壯。健康情況無明顯異常,他們不像老年人那樣重視疾病的訊號, 平日也沒有定期做健康檢查的習慣 ,因此無法提早發現先天性或是後天心血管疾病,以致突發猝死意外。
最新型的「 64 列電腦斷層掃描儀」比傳統單切 電腦斷層掃描儀速度快 160 倍. 7 至 10 秒鐘可完 成心臟檢宣 ; 可以免 除穿刺動脈、放置導管到 心情所帶來的壓力與風險.且無須住院。 自費 利用高壓注射器.經靜脈留置針快速注射顯影劑。 開始針對心臟進行快速掃描擷取影像。 多層次 電腦 斷層 掃瞄 利用含有少量放射性同位素的業品.作為疾病 的診斷及治療 : 例如最常使用放射 TI-201 .隨心 肌血流分布.可確定心肌缺氧或梗塞的範圍。 健保 注射經過特殊處理.做成各式各樣的試劑。 依各種試劑不同的特性.針對某些特定器官做檢查。 核子 醫學 掃瞄 超音波的原理就是利用聲波的反射來探測物體 的距離及大小.檢查心臟的結構狀態、收縮及 舒張、血流等。 健保 打開胸前的衣服.探頭可能帶來輕微疼痛。 時間約 10 到 15 分鐘.病患不需空腹。 心臟 超音波 心電圖出現異常波形時.依波形變化推測可能 罹患下列疾病 : 如心肌梗塞、心臟移位、不整 脈、冠動脈不全心囊炎、電解質代謝失衡、心 房或心室肥大症等。 健保 於跑步櫃上.雙手輕扶前方扶手.記錄完整心電圖及量完血壓後.即啟動標準之運動心電圖機做檢查。 依照標準的運動心電圖流程.逐步增加運動量 ; 由第 1 階段開始.依接受之程度逐漸增加.最大運動量為第 7 階段.每階段持續 3 分鐘.分別記錄每階段之血壓、心跳速率及心電圖。 運動 心電圖 檢查原理及說明 費用 ( 台灣 ) 檢查步驟 檢查 項目
猝死 Q & A Q1 猝死發生時 ,旁人常犯哪些錯誤 ? 餵水、餵食予病人: 病人在緊急狀況是,通常是倒臥在地上甚至失去意識,此時給水、給食物很容易噎到氣管及造成吸入性肺炎。 為病人放血: 很多人尤其發現家人疑似中風時,第一件會做的事就是為病人放血。王志平說.目前並無醫學研究證實放血對心肌梗塞、中風是否有助益,但先不管它的好處,基本上當你在放血時必須去找針還要消毒己經浪費很多時間了 。 而且隨意放血也可能造成病人更深的不安、恐懼和痛苦。 回房休息: 很多人遇到緊急狀況不管是自己這是別人,都有 「休息一下」就好了的錯誤觀念 。 有時沒有向 119 求救,讓病人回房躺下休息、睡覺,往往錯過急救黃金時問,發現時已經延誤病情了。
猝死 Q & A Q 2 直接載猝死對象到醫院 ,較快 ? 這樣做其實有風險,因為或許你自行開車比 119 來得快,但救護 車上面有急救設備;包括氧氣筒、有點滴、有電擊器等,還有專 業人員且有無線電可直接連絡醫院 。 綜合這些原因,其效益一定 會比你直接載到醫院來得高。
猝死 Q & A Q 3 一個人在外面時 ? 在還能說話且清楚目前所在地點時,拿起手機撥打 119 告知地點及衣著顏色,然後找個安全的地方坐下來休息 ( 路邊座椅﹑台階等,千萬不要待在馬路邊以防交通意外 ) ,靜待救護車到來。 沒辦法自己叫救護車,最好的方式就是求救.一般人會因為過於不舒適慌亂地攔車或攔路人,由於治安不好詐騙集團橫行,一般人怕惹上麻煩都會遲疑幫忙,這麼一拖反而延誤了就醫時機 。 因此最好的方式 就是想辦法走到有人的地方,請對方幫你叫 119 ,尤其是在瀕臨猝死時,很容易失去意識,藉由別人的幫忙 打 119 , 能清楚告知所在地點,縮短救護車到來的時間。
猝死 Q & A Q4  一個人在家時 ? 撥打 119 告知地址。 把家裡大門打開,坐在靠近門口的地方休息,靜待救護車到來。 如果可以的話,自行走到電梯旁等待,也可縮短救護人員搜尋求救者的時間 。
猝死 Q & A Q5  當身旁的人瀕臨猝死時 ? 撥打 119 告知地址 ( 有目標明顯建築更好 ) ,如果是自己的定人或朋友,敘述一下這名病人是否曾患有重大疾病,比方心臟病,這樣做可以讓救護車在到來的途中,透過電話聯絡就地的醫院,讓醫院先做了解並準備。 為病人施行 CPR 。  ( 對於陌生人,如害怕被傳染愛滋病,肝炎等傳染性疾病,這時就不需要太在乎一定要做人工呼吸,直接施行壓胸動作,對病人一樣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可以的話,走到明顯處等待並導引救護車,也可縮短救護人員搜尋求救者的時間 。
猝死 Q & A Q6  如果我是發生猝死的危險族群時 ? 重大病史小卡片。 心臟病患者:隨身攜帶舌下片  ( 硝基甘油舌下片) 。 糖尿病患者:方糖或砂糖 。 氣喘病 : 支氣管擴張噴劑
最後 再提醒您 !!! 出現這四種症狀時一定要注意 !! 喘。 頭暈。 心悸、心律不整 。 胸悶。 ~ 以上內容節錄自第 289 期 (3 月號 ) 常春樂活雜誌 ~

More Related Content

PDF
Amc Tuin Folder1
PPS
世界之頂 正北極極點90度
PPS
德國專業攝影
PPT
捕漁人家
PPS
[攝影集]Things youwontsee oncnn災難瞬間
PPT
Today russia 今日俄羅斯
PPS
Beautiful pictures -_4_zene_-_bob_marley
PPS
2008年國家地理雜誌最迷人的40張照片
Amc Tuin Folder1
世界之頂 正北極極點90度
德國專業攝影
捕漁人家
[攝影集]Things youwontsee oncnn災難瞬間
Today russia 今日俄羅斯
Beautiful pictures -_4_zene_-_bob_marley
2008年國家地理雜誌最迷人的40張照片

Viewers also liked (20)

PPS
世界上最危險的路
PPT
Deporte De Beijing 2008
PPS
中名山40座
PPS
áLllati jó képek5
PPTX
Guide to learn Chinese calligraphy
PPS
北京的紅葉
PPS
Dubrovnik (Croacia)
PPTX
Seven lakes
PPT
PPS
Buongiorno a te (pavarotti)
PPS
gouttes d'eau
PPTX
Clouds
PPSX
Creative
PPTX
Update 61
PPS
淚光閃閃(日)
PPS
Keukenhof flowers in netherlands
PPS
你是杯子,還是湖泊?
PPTX
Update 11
PPT
7 2
世界上最危險的路
Deporte De Beijing 2008
中名山40座
áLllati jó képek5
Guide to learn Chinese calligraphy
北京的紅葉
Dubrovnik (Croacia)
Seven lakes
Buongiorno a te (pavarotti)
gouttes d'eau
Clouds
Creative
Update 61
淚光閃閃(日)
Keukenhof flowers in netherlands
你是杯子,還是湖泊?
Update 11
7 2
Ad

More from Josephine C (20)

DOC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06學年度教學訪問教師計畫
PDF
鹿樂寫作原則
PDF
教學訪問教師每季工作紀錄表
PDF
教學訪問教師每月工作紀錄表
DOC
教學訪問教師申請表
PDF
受訪學校申請表
PDF
教學訪問教師及受訪學校合作計畫書
PDF
教學訪問教師及受訪學校合作計畫書
PPTX
教學訪問教師試辦計畫106學年度說明會簡報
PPT
Creativity of cellphone ads
PPS
衛國軍魂(抗日名將)
PPS
紹興的橋+好友十句話
PPS
紙的藝術 Amazing-sculpturesdepapier
PPS
格林威治天文台
PPS
星空下的世界
PPS
地球的未來
PPS
光電塗鴉
PPS
世界奇特建築
PPS
山西綿山
PPS
China inconmensurable. sus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06學年度教學訪問教師計畫
鹿樂寫作原則
教學訪問教師每季工作紀錄表
教學訪問教師每月工作紀錄表
教學訪問教師申請表
受訪學校申請表
教學訪問教師及受訪學校合作計畫書
教學訪問教師及受訪學校合作計畫書
教學訪問教師試辦計畫106學年度說明會簡報
Creativity of cellphone ads
衛國軍魂(抗日名將)
紹興的橋+好友十句話
紙的藝術 Amazing-sculpturesdepapier
格林威治天文台
星空下的世界
地球的未來
光電塗鴉
世界奇特建築
山西綿山
China inconmensurable. sus
Ad

猝死

  • 1. 防得了嗎 ??!!! 猝死
  • 2. 令人遺憾的例子 2 月 23 日晚間 11 點多,音樂製作人馬兆駿前往超市購物突然昏倒,送醫急救不治,疑因心臟病發猝死 。 得年 48 歲 3 月 4 日下午,台北市大同警分局偵查隊副隊長馮照明在中和國小運動時突然昏倒,他生前有高血壓病史,疑因天冷,加上劇烈運動,心臟不適猝死。得年 50 歲 3 月 4 日下午知名主播廖筱君的弟弟廖維德在籃球場上打球突然昏倒 ,送醫急救不治 。生前疑胸悶不通。  得年 36 歲。 3 月 25 日清晨科技新貴黃金明參加國道馬拉松半途猝死。得年 32 歲 幸運的例子 3 月 3 日 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魏拙夫登山後返家途中.因冠心病發生在路上求救,隨後被送上救護車急救得宜保住性命。 -- 63 歲
  • 3. 猝死的定義 ? 猝死 ”也叫急死。看來 貌似健康的人 或病情 經治療後已穩定或正在好轉的患者 ,在很短時間發生 意想不到的非創傷性死亡 。 關於從症狀出現到死亡歷時多長定為“ 猝死 ”的標準,各家意見不一。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定為 6 小時 以內 。 “ 猝死 ”的高峰則是在發病後一小時內,因此一些心臟病學家認為 發病後一小時內死亡 作為“ 猝死 ”標準。
  • 4. 為何會猝死 ?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徐粹烈表示, 所謂的「猝死」是指發病內 1 小時內突然心因性原因神志喪失造成死亡, 猝死個案多半是青壯年男性 ,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猝死個案中, 心血管疾病占其中的 80% ,很高比例都是「冠心病」 ,其他原因有肥厚性或擴大性心臟病變、心肌炎、心律不整等病症。而死亡的直接因素是急性心室性心律不整。 在美國,一年約 30 萬人猝死,發生率約千分之 0.5~1 。英國每年有 5 萬人猝死。依歐美的比例推估,台灣每年約有 5 千至 1 萬人猝死,事實應低於這個數字,因為台灣的冠心病人較歐美少。 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 猝死來得突然 ,可能是在睡眠中、休息中或是輕度運動或活動中,突發心跳驟停而猝死。也可能在劇烈運動、精神壓力、情緒激躁、暴飲暴食、過度勞累、過冷過熱等情況下,突發死亡。 部分冠心病猝死者在發生死亡前,會出現胸痛、胸悶、心律不整、全身不適、氣喘、噁心、頭暈、冒冷汗、心臟衰竭等徵兆;有些病人沒有任何徵兆。
  • 5. 猝死會遺傳嗎 ? 猝死可能會遺傳 。 2004 年,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賴凌平在台灣醫學會年會報告猝死相關基因;賴凌平曾為一對經常因為劇烈運動而昏倒的父子進行基因檢測,結果發現 父子兩人均帶有遺傳心因性猝死基因變異 成為猝死的高危險群。 賴凌平在台灣醫學會年會上報告,遺傳性心因性猝死屬於 顯性遺傳 ;如果爸媽帶有基因異常, 遺傳給下一代的機率將是 1/2 。 賴凌平建議,家族成員中曾有人昏倒或猝死,或自己曾有不明原因昏倒者,應該由心臟科醫師評估心電圖是否正常;如有需要可以進行相關檢測,確認自己是否屬於有家族遺傳的變異基因,盡可能預防猝死。
  • 6. 過勞死 = 猝死 ? 一個人經常加班、熬夜、休息不好,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焦慮、失眠、記憶力減退、精神抑鬱,甚至引發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如果這種疲勞持續 6 個月或更長時間,身體就可能會出現低燒、咽喉腫痛、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而且,非常嚴重的長期性疲勞很可能就是其他病症的先兆。 人們常說的“過勞死”實際是長期過度的勞累,引發人體心衰、肺衰、腎衰、心肌梗、腦溢血等病症造成的猝死。 這種猝死的死因主要是冠心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血,與一般猝死沒什麼不同。只不過這些病的 潛在性使過勞者忽略 ,以至釀成嚴重後果。但 若沒有過度勞累這個誘因,猝死可能就不會發生 。
  • 7. 四類症狀出現可能會猝死 對於猝死高危險的族群,預防性健康篩選是非常重 要的 。 包括一般民眾熟知的家族病史掌握;例如家 族中是否有猝死、早發性的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直系 或旁系血親,還有對於自身身體狀況的隨時掌握 。 特別注意是否有運動中甚至是無預警發生以下的 不適症狀 : 喘 ,意即所謂的 「氣促」。 頭暈 ,表示心臟輸出血量不足 。 心悸 、心律不整 。 胸悶 。
  • 8. 四種危險生活習慣也可能猝死 情緒過度激動: 因為在強大憤怒的情緒下,心臟的負荷瞬間加大可能誘發心室顫動而猝死。 抽菸及刺激性飲食: 抽菸才是最危險的因子!避免抽菸更重要。 睡眠太長或太短: 經常熬夜或嗜睡將使人體的內分泌被打亂,心臟也無法得到休息,猝死機率隨之增加。 工作時間過長: 台灣人工作時數長,研究指出長時間壓力下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增加 3 ~ 5 倍。
  • 9. 誰可能會猝死 ? 有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膽固醇過高症。 個性偏積極好動、倔強、易衝動、情緒急躁。 有抽菸者要特別留意冠心病猝死。 一般民眾發生猝死的機率約千分之 0.5 ~ 1 。但如果是心肌梗塞族群則有 30% 的發生率。 曾有猝死經驗被救活者,日後再發的機率也高達 20% 。 心室功能不好者,或是心衰竭的患者,猝死機率高達 15% 。 青壯年男性 心因性猝死者,幾乎生前都身強體壯。健康情況無明顯異常,他們不像老年人那樣重視疾病的訊號, 平日也沒有定期做健康檢查的習慣 ,因此無法提早發現先天性或是後天心血管疾病,以致突發猝死意外。
  • 10. 最新型的「 64 列電腦斷層掃描儀」比傳統單切 電腦斷層掃描儀速度快 160 倍. 7 至 10 秒鐘可完 成心臟檢宣 ; 可以免 除穿刺動脈、放置導管到 心情所帶來的壓力與風險.且無須住院。 自費 利用高壓注射器.經靜脈留置針快速注射顯影劑。 開始針對心臟進行快速掃描擷取影像。 多層次 電腦 斷層 掃瞄 利用含有少量放射性同位素的業品.作為疾病 的診斷及治療 : 例如最常使用放射 TI-201 .隨心 肌血流分布.可確定心肌缺氧或梗塞的範圍。 健保 注射經過特殊處理.做成各式各樣的試劑。 依各種試劑不同的特性.針對某些特定器官做檢查。 核子 醫學 掃瞄 超音波的原理就是利用聲波的反射來探測物體 的距離及大小.檢查心臟的結構狀態、收縮及 舒張、血流等。 健保 打開胸前的衣服.探頭可能帶來輕微疼痛。 時間約 10 到 15 分鐘.病患不需空腹。 心臟 超音波 心電圖出現異常波形時.依波形變化推測可能 罹患下列疾病 : 如心肌梗塞、心臟移位、不整 脈、冠動脈不全心囊炎、電解質代謝失衡、心 房或心室肥大症等。 健保 於跑步櫃上.雙手輕扶前方扶手.記錄完整心電圖及量完血壓後.即啟動標準之運動心電圖機做檢查。 依照標準的運動心電圖流程.逐步增加運動量 ; 由第 1 階段開始.依接受之程度逐漸增加.最大運動量為第 7 階段.每階段持續 3 分鐘.分別記錄每階段之血壓、心跳速率及心電圖。 運動 心電圖 檢查原理及說明 費用 ( 台灣 ) 檢查步驟 檢查 項目
  • 11. 猝死 Q & A Q1 猝死發生時 ,旁人常犯哪些錯誤 ? 餵水、餵食予病人: 病人在緊急狀況是,通常是倒臥在地上甚至失去意識,此時給水、給食物很容易噎到氣管及造成吸入性肺炎。 為病人放血: 很多人尤其發現家人疑似中風時,第一件會做的事就是為病人放血。王志平說.目前並無醫學研究證實放血對心肌梗塞、中風是否有助益,但先不管它的好處,基本上當你在放血時必須去找針還要消毒己經浪費很多時間了 。 而且隨意放血也可能造成病人更深的不安、恐懼和痛苦。 回房休息: 很多人遇到緊急狀況不管是自己這是別人,都有 「休息一下」就好了的錯誤觀念 。 有時沒有向 119 求救,讓病人回房躺下休息、睡覺,往往錯過急救黃金時問,發現時已經延誤病情了。
  • 12. 猝死 Q & A Q 2 直接載猝死對象到醫院 ,較快 ? 這樣做其實有風險,因為或許你自行開車比 119 來得快,但救護 車上面有急救設備;包括氧氣筒、有點滴、有電擊器等,還有專 業人員且有無線電可直接連絡醫院 。 綜合這些原因,其效益一定 會比你直接載到醫院來得高。
  • 13. 猝死 Q & A Q 3 一個人在外面時 ? 在還能說話且清楚目前所在地點時,拿起手機撥打 119 告知地點及衣著顏色,然後找個安全的地方坐下來休息 ( 路邊座椅﹑台階等,千萬不要待在馬路邊以防交通意外 ) ,靜待救護車到來。 沒辦法自己叫救護車,最好的方式就是求救.一般人會因為過於不舒適慌亂地攔車或攔路人,由於治安不好詐騙集團橫行,一般人怕惹上麻煩都會遲疑幫忙,這麼一拖反而延誤了就醫時機 。 因此最好的方式 就是想辦法走到有人的地方,請對方幫你叫 119 ,尤其是在瀕臨猝死時,很容易失去意識,藉由別人的幫忙 打 119 , 能清楚告知所在地點,縮短救護車到來的時間。
  • 14. 猝死 Q & A Q4 一個人在家時 ? 撥打 119 告知地址。 把家裡大門打開,坐在靠近門口的地方休息,靜待救護車到來。 如果可以的話,自行走到電梯旁等待,也可縮短救護人員搜尋求救者的時間 。
  • 15. 猝死 Q & A Q5 當身旁的人瀕臨猝死時 ? 撥打 119 告知地址 ( 有目標明顯建築更好 ) ,如果是自己的定人或朋友,敘述一下這名病人是否曾患有重大疾病,比方心臟病,這樣做可以讓救護車在到來的途中,透過電話聯絡就地的醫院,讓醫院先做了解並準備。 為病人施行 CPR 。 ( 對於陌生人,如害怕被傳染愛滋病,肝炎等傳染性疾病,這時就不需要太在乎一定要做人工呼吸,直接施行壓胸動作,對病人一樣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可以的話,走到明顯處等待並導引救護車,也可縮短救護人員搜尋求救者的時間 。
  • 16. 猝死 Q & A Q6 如果我是發生猝死的危險族群時 ? 重大病史小卡片。 心臟病患者:隨身攜帶舌下片 ( 硝基甘油舌下片) 。 糖尿病患者:方糖或砂糖 。 氣喘病 : 支氣管擴張噴劑
  • 17. 最後 再提醒您 !!! 出現這四種症狀時一定要注意 !! 喘。 頭暈。 心悸、心律不整 。 胸悶。 ~ 以上內容節錄自第 289 期 (3 月號 ) 常春樂活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