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CPU(1) 個人電腦的 CPU 則慣稱為「微處理器」 (micro processor) 。 CPU 是由「算術與邏輯單元」與 「控制單元」這兩單元組合而成,通常被插入在電腦的主機板 (motherboard) 上。 例如 Pentium V 系統就是使用 Pentium V 等級的微處理器來作為它的 CPU 。 2-2 電腦系統元件
11. CPU(2) 機器週期 每次 CPU 執行指令時,都會採取一系列的步驟,所花費的時間則稱為 CPU 「機器週期」 (machine cycle) 。 對於 CPU 所執行的任何工作,都是不斷進行 擷取、解碼、執行 與 儲存 的四種動作。 字組長度 CPU 一次處理或搬動資料的長度,稱為一個字組 (Word) ,字組大小越大,電腦處理一組資料的速度就越快。 而字組長度與 暫存器大小 息息相關。 2-2 電腦系統元件
12. CPU(3) CPU 發展史 目前 Intel 主流的 CPU 有 Celeron 及 Pentium 4 兩種系列,差別在於 L2 快取記憶體的大小及外頻的不同。 Celeron 適合一般的資料與文書處理,價格較低廉, Pentium 則適用於大量計算的多媒體運用方面,品質較佳。 競爭對手 AMD 主流的 CPU 產品有 Duron 、 Athlon 及 Athlon XP 等三個系列。 2-2 電腦系統元件
13. CPU(4) CPU 指令集 CISC 為一種傳統的處理器架構,指令格式較多且冗長,執行速度較慢,也不易程式開發與學習,例如 Pentium 4 和 Athlon XP 等處理器。 「簡化指令集」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簡稱 RISC) 就是為了改善複雜指令集的缺點而因應而生的技術,至於 RISC 是把指令集簡化,只保留一些最基礎的指令。 2-2 電腦系統元件
14. CPU(5) CPU 發展現況 正朝向多核心 PC 時代的方向發展,最近市面上陸續推出了英特爾與 AMD 的 4 核心 CPU 主機板,也就是 四核心架構 ,就是在目前中央處理器上封裝 4 個系統核心,使得效能提升不再靠傳統的工作時脈速度,而是平行運算處理。 四核心的原理就是在同一晶片內放進四個處理器核心,讓相同體積的 CPU 晶片,可以容納四倍的運算能力,並且在單一晶片上使用四個核心來分擔工作量。 2-2 電腦系統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