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掌握太陽光電模組高效率關鍵!
精準CTM Loss分析!
光焱科技
ENLI TECHNOLOGY CO., LTD.
影響CTM Loss (Cell to Module Loss)封裝損失的因素有哪些?
光學損失、金屬柵線、電池背板的光學損失分析
獲得精準CTM Loss功率=擁有提高組件的關鍵因素!
Introduction
1
• 太陽能電池在封裝成模組後,其實際產生的效率通常會小於理論效率值,稱之為
「封裝損失」,CTM Loss (Cell to Module Loss)。
• 在太陽能電池模組產業中,除了不斷發掘太陽能電池新型材料、研發
模組新封裝技術、自動化模組設備、模組驗證測試技術等等,亦要擁
有精準分析CTM Loss封裝損失的技術,以利持續推進太陽能電池高效
率轉換的優勢。
Outline
2
1
2
3
4
CTM Loss 封裝損失定義
影響CTM Loss 的因素
• 封裝結構
• 光學損失
• 太陽能電池模組光學損失示意圖
光學損失和增益的完整分析
• 光學損失分析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封裝損失總和分析
如何精準測量CTM Loss
• 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CTM Loss 計算公式
Outline
3
1
2
3
4
CTM Loss 封裝損失定義
影響CTM Loss 的因素
• 封裝結構
• 光學損失
• 太陽能電池模組光學損失示意圖
光學損失和增益的完整分析
• 光學損失分析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封裝損失總和分析
如何精準測量CTM Loss
• 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CTM Loss 計算公式
1 CTM Loss 封裝損失定義
◥ 封裝損失,CTM Loss (Cell to Module Loss)=
• 從太陽能電池至封裝成模組,封裝損失範圍涵蓋太陽能電池製備材料的光電結構與
結構缺陷,製程材料包含玻璃、太陽能電池、封裝膠EVA、電池背板 (Backsheet),
串接陣列包含串接線、接線盒、焊線等等。
◼ 當CTM Loss值愈大:表示模組的實際輸出效率比預期轉換效率有較大落差,也就代
表此太陽能模組的品質較差、轉換效率低。
◼ 當CTM Loss值愈小:表示模組實際輸出效率高,模組內配置的電池片所需的效率可
以減少,亦即間接降低生產成本,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4
理論效率-實際效率
理 論 效 率
X 100 %
Outline
5
1
2
3
4
CTM Loss 封裝損失定義
影響CTM Loss 的因素
• 封裝結構
• 光學損失
• 太陽能電池模組光學損失示意圖
光學損失和增益的完整分析
• 光學損失分析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封裝損失總和分析
如何精準測量CTM Loss
• 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CTM Loss 計算公式
2-1 封裝結構
6
• 以一般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封裝結構為例:
• 自上而下的封裝結構為:玻璃-封裝膠EVA-晶硅太陽能電池片-背板。封裝之前的單
焊、串焊的焊接技術,將太陽能電池片通過涂錫焊帶連接;模組層壓封裝好後,再組
裝接線盒、邊緣封裝膠和邊框。
2-2 模組封裝製備流程
7
8
• 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封裝流程繁複,因此,造成封裝損失的因素不外乎是太陽能電池和
組件的封裝材料和製備過程。
• CTM Loss 封裝損失的原因依照屬性不同分為兩大類:
本文針對光學損失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
◼ 光學損失 (Optical Losses)
◼ 電學損失 (Electric Losses)
2-3 光學損失 (Optical Losses)
• 由於一般地面用單結硅系太陽能電池的光譜響應範圍為300 nm~1100 nm,理論上
是無法將所有太陽光能吸收轉換成電能,故只要是造成此光譜波段的光進入電池減
少的因素,都會造成光學上的損失。
• 太陽能電池模組陣列排列可分為兩大區域:電池主動區域 (Active Area)、無電池非
主動區域 (Non-active Area)。
• 依照此兩個區域的不同特性,進行封裝材料最佳化的改善,以降低CTM Loss封裝損
失,獲得高效率的轉換。
9
➢ 電池主動區域 (Active Area)
10
① Reflection loss air/glass 空氣/玻璃界面反射損失
② Absorption loss glass 玻璃材料吸收
③ Reflection loss glass/ EVA 玻璃/EVA界面反射損失
④ Absorption loss EVA 封裝膠EVA材料吸收
⑤ Coupling gain EVA/cell 封裝膠與電池界面的光增益
⑧ Shading loss of ribbon 電池金屬柵線遮蔽損失
⑨ Light redirection gain from ribbon 金屬柵線的光增益
➢ 無電池非主動區域 (Non-active Area)
11
⑥ Loss on module border and cell spacing
在無電池區域內產生的損失
⑦ Redirection gain from inactive areas
電池間隙與鋁框區域,可利用背板的散射或反射
來增加光捕捉效果。
⑩ Ohmic losses in the interconnection
電阻損失
Outline
12
1
2
3
4
CTM Loss 封裝損失定義
影響CTM Loss 的因素
• 封裝結構
• 光學損失
• 太陽能電池模組光學損失示意圖
光學損失和增益的完整分析
• 光學損失分析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封裝損失總和分析
如何精準測量CTM Loss
• 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CTM Loss 計算公式
3-1 整體太陽能電池模組封裝的光學損失和增益分析
(Analysis of Optical loss and gain in CTM)
• 運用光焱科技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S6 Solar Cell Full-Area
Spectral Response Measurement System),進行太陽能電池模組的CTM Loss封裝
損失分析,如下圖:
13
• 為了能更清楚了解太陽能電池封裝微模組所產生的CTM Loss封裝損失,運用
• 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可進行以下分析:
分別測量出太陽能電池封裝前與封裝模組後,所產生的封裝損失和增益的數據。
14
◼ 光學損失分析 (Optical Losses)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Busbar Coupling Gain)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Backsheet Gain)
◼ 封裝損失總和 (CTM Total Losses)
項目
Poly (Cell-01647,
Module-01637)
Poly (Cell-01686,
Module-01638)
Optical Losses 1.98 % (4.98 %) 3.09 % (4.98%)
Busbar Coupling Gain 0.81 % (5.3 %) 0.84 % (5.3 %)
Backsheet Gain 2.03 % (2 %) 2.16 % (2 %)
CTM Total Losses 1.60 % (1.2 %) 2.58 % (1.2 %)
➢ 光學損失分析 (Optical Losses)
• 太陽能電池封裝前與封裝後的光學損失分析,可量測出的以下光學損失項目之總和:
15
① Reflection loss air/glass 空氣/玻璃界面反射損失
② Absorption loss glass 玻璃材料吸收
③ Reflection loss glass/ EVA 玻璃/EVA界面反射損失
④ Absorption loss EVA 封裝膠EVA材料吸收
電池片
封裝後
Loss = 0.78 mA/cm2 ~ 2 %
➢ 光學損失_實驗流程
16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Busbar Coupling Gain)
• 太陽能電池封裝前:
下圖為比較光斑照射在柵線上和電池片上(非柵線上)的EQE外部量子效率。當光斑照
射在柵線上,會產生柵線反射(Busbar reflection)和柵線散射(Busbar Scattering),大
幅降低EQE轉換效率。
17
Loss= 32.55 mA/cm2 ~83.1 %
Hit Busbar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Busbar Coupling Gain)
18
Loss= 32.23 mA/cm2 ~83.9 %
• 太陽能電池封裝後:
下圖為比較比較光斑照射在柵線上和電池片上(非柵線上)的EQE外部量子效率。
當光斑透過太陽能電池模組表面玻璃和封裝膠EVA照射到太陽能電池上時,除了產生柵
線反射(Busbar reflection)和柵線散射(Busbar Scattering)外,在封裝膠EVA/玻璃界面
的反射中,再次產生光學增益效果。
Hit Busbar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_實驗流程
19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Backsheet Gain)
• 運用兩種大光斑尺寸:160 mm x 160mm、162 mm x 162 mm測量電池播板產生
的光學增益效果約為2.03 %
20
Loss= 32.55 mA/cm2 ~83.1 %
◼ Jsc=37.468 (160 mm * 160 mm)
◼ Jsc=38.228 (162 mm * 162 mm)
160 mm * 160 mm162 mm * 162 mm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_實驗流程
21
➢ 封裝損失總和分析 (Total Loss)
• S6可精準的測量出太陽能電池封裝前與封裝後的封裝損失總和,如下圖:
22
Loss= 0.6092 mA/cm2 ~1.6 %
電池片
封裝後
➢ 封裝損失總和_實驗流程
23
Outline
24
1
2
3
4
CTM Loss 封裝損失定義
影響CTM Loss 的因素
• 封裝結構
• 光學損失
• 太陽能電池模組光學損失示意圖
光學損失和增益的完整分析
• 光學損失分析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封裝損失總和分析
如何精準測量CTM Loss
• 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CTM Loss 計算公式
4-1 如何精準測量CTM Loss
25
• 運用光焱科技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S6 Solar Cell Full-Area
Spectral Response Measurement System),可進行太陽能電池模組的CTM Loss封
裝損失分析。
• 全世界第一套模組化的156 ×156 mm2 均勻光
大面積量測設備
• 可量測矽晶電池的光譜響應,解決當前僅能測得
電池局部光譜響應的問題
• 依據國際電工法規(IEC)進行光譜不合致度因子
(Spectral Mismatch Factor)的修正
• 知名指標研究中心及光電大廠指定使用
26
➢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光譜系統測試範圍為 300-1200 nm
• 與一般小光斑相比,不需掃描樣品,測量時間比傳統小光斑快10倍以上
• 可進行CTM Loss量測分析
可運用大小光斑測量EQE
→更多應用方案:www.enlitechnology.com
• 量子效率/光譜響應/IPCE 測量科學儀器研發生產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應用服務
• ISO/IEC 17025 (TAF) 校正實驗室QE/SR/Jsc認證服務
• 太陽能電池、發光材料/器件測樣服務
• R&D 創新研發、技術整合、客戶端解決方案
Visit our website: www.enlitechnology.com
台灣總公司:高雄市路竹區路科五路96號1樓
TEL/ +886-7-6955669
qeservice@enli.com.tw

More Related Content

PDF
電路學 - [第一章] 電路元件與基本定律
PDF
20190306_台灣太陽光電組件廢棄物回收政策之研究
PDF
20180110_日本非化石價值交易市場
PDF
電路學 - [第二章] 電路分析方法
PDF
應徵軟體工程師
PPT
半導體製程
PDF
簡易的面試心得分享
PDF
cours-gratuit.com--id-11224-1.pdf
電路學 - [第一章] 電路元件與基本定律
20190306_台灣太陽光電組件廢棄物回收政策之研究
20180110_日本非化石價值交易市場
電路學 - [第二章] 電路分析方法
應徵軟體工程師
半導體製程
簡易的面試心得分享
cours-gratuit.com--id-11224-1.pdf

What's hot (20)

PDF
電子學103-Chapter5 BJT電晶體
PDF
Dostawcy sprzet
PPT
06 單元六:員工招募與甄選
PPTX
20170706環保署: 「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報告
PPTX
【Sample】音楽フェスティバル企画提案書v2
PDF
Fstm deust mip-e141_cee_chap_viii_l'amplificateur opérationnel
PDF
電路學 - [第五章] 一階RC/RL電路
PDF
新QC 7手法 New 7 QC tools
PDF
bhaj_inspiration.pdf
PDF
SI_1STE.pdf
PDF
新入社員研修資料のサンプル
PPT
吳明展的履歷 My Resume 2009 (ppt)
PDF
2018AOI論壇_如何導入深度學習來提升工業瑕疵檢測技術_工研院賴璟皓
PDF
管理者的5項職責 slide v5.0
PDF
素材産業のDxに貢献する 『Matlantis』のご紹介_nano tech2022_2022/1/28
PDF
碩士論文投影片
PDF
「ゼロ秒思考」のメモ書き実践による、仕事の質とスピードを早く上げる方法(新入社員向け) 先生:赤羽 雄二
PPTX
產業:IGBT產業
PDF
一日學會層級分析法(AHP)與網路層級分析法(ANP)-許旭昇-2014版
PDF
企業流程管理BPM
電子學103-Chapter5 BJT電晶體
Dostawcy sprzet
06 單元六:員工招募與甄選
20170706環保署: 「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報告
【Sample】音楽フェスティバル企画提案書v2
Fstm deust mip-e141_cee_chap_viii_l'amplificateur opérationnel
電路學 - [第五章] 一階RC/RL電路
新QC 7手法 New 7 QC tools
bhaj_inspiration.pdf
SI_1STE.pdf
新入社員研修資料のサンプル
吳明展的履歷 My Resume 2009 (ppt)
2018AOI論壇_如何導入深度學習來提升工業瑕疵檢測技術_工研院賴璟皓
管理者的5項職責 slide v5.0
素材産業のDxに貢献する 『Matlantis』のご紹介_nano tech2022_2022/1/28
碩士論文投影片
「ゼロ秒思考」のメモ書き実践による、仕事の質とスピードを早く上げる方法(新入社員向け) 先生:赤羽 雄二
產業:IGBT產業
一日學會層級分析法(AHP)與網路層級分析法(ANP)-許旭昇-2014版
企業流程管理BPM
Ad

More from Enlitech (20)

PPTX
Introduction of QE-RX PERC / HJT / TOP-Con PV Solar Cell Efficiency-Loss Anal...
PPTX
產品介紹-QE-RX PERC / HJT / TOP-Con 光伏太陽能電池效率-損失分析解決方案
PPTX
產品介紹-ILS-30 室內標準光譜模擬光源
PPTX
Introduction of ILS-30 Indoor Ambient Light Simulator
PPTX
Introduction of SG-O CIS / ALS / Light-Sensor Wafer Tester
PPTX
產品介紹-SG-O CIS / ALS / 光傳感器晶圓測試儀
PPTX
產品介紹-REPS 鈣鈦礦與有機光伏Voc損耗分析系統
PPTX
Introduction of REPS Perovskite PV and Organic PV Voc-loss Analyzer
PPTX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PhotoDetector - Quantum Efficiency System(APD-QE)
PPTX
產品介紹-Advanced PhotoDetector - Quantum Efficiency System(APD-QE)
PPTX
產品介紹-FTPS 傅立葉轉換光電流測試儀
PPTX
產品介紹 SG-A CMOS 圖像傳感器測試儀
PPTX
Introduction of SG-A CMOS Image Sensor Tester
PPTX
产品介绍-QE-R 量子效率系统
PPTX
Introduction of QE-R Quantum Efficiency System
PPTX
產品介紹-QE-R 量子效率系統
PPTX
产品介绍-SS-X 太阳光模拟器
PPTX
產品介紹-SS-X 太陽光模擬器
PPTX
Introduction of SS-X Solar Simulator
PPTX
量子效率(Quantum efficiency)原理介绍
Introduction of QE-RX PERC / HJT / TOP-Con PV Solar Cell Efficiency-Loss Anal...
產品介紹-QE-RX PERC / HJT / TOP-Con 光伏太陽能電池效率-損失分析解決方案
產品介紹-ILS-30 室內標準光譜模擬光源
Introduction of ILS-30 Indoor Ambient Light Simulator
Introduction of SG-O CIS / ALS / Light-Sensor Wafer Tester
產品介紹-SG-O CIS / ALS / 光傳感器晶圓測試儀
產品介紹-REPS 鈣鈦礦與有機光伏Voc損耗分析系統
Introduction of REPS Perovskite PV and Organic PV Voc-loss Analyzer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PhotoDetector - Quantum Efficiency System(APD-QE)
產品介紹-Advanced PhotoDetector - Quantum Efficiency System(APD-QE)
產品介紹-FTPS 傅立葉轉換光電流測試儀
產品介紹 SG-A CMOS 圖像傳感器測試儀
Introduction of SG-A CMOS Image Sensor Tester
产品介绍-QE-R 量子效率系统
Introduction of QE-R Quantum Efficiency System
產品介紹-QE-R 量子效率系統
产品介绍-SS-X 太阳光模拟器
產品介紹-SS-X 太陽光模擬器
Introduction of SS-X Solar Simulator
量子效率(Quantum efficiency)原理介绍
Ad

掌握太陽光電模組高效率關鍵! 精準CTM Loss分析!

  • 1. 掌握太陽光電模組高效率關鍵! 精準CTM Loss分析! 光焱科技 ENLI TECHNOLOGY CO., LTD. 影響CTM Loss (Cell to Module Loss)封裝損失的因素有哪些? 光學損失、金屬柵線、電池背板的光學損失分析 獲得精準CTM Loss功率=擁有提高組件的關鍵因素!
  • 2. Introduction 1 • 太陽能電池在封裝成模組後,其實際產生的效率通常會小於理論效率值,稱之為 「封裝損失」,CTM Loss (Cell to Module Loss)。 • 在太陽能電池模組產業中,除了不斷發掘太陽能電池新型材料、研發 模組新封裝技術、自動化模組設備、模組驗證測試技術等等,亦要擁 有精準分析CTM Loss封裝損失的技術,以利持續推進太陽能電池高效 率轉換的優勢。
  • 3. Outline 2 1 2 3 4 CTM Loss 封裝損失定義 影響CTM Loss 的因素 • 封裝結構 • 光學損失 • 太陽能電池模組光學損失示意圖 光學損失和增益的完整分析 • 光學損失分析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封裝損失總和分析 如何精準測量CTM Loss • 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CTM Loss 計算公式
  • 4. Outline 3 1 2 3 4 CTM Loss 封裝損失定義 影響CTM Loss 的因素 • 封裝結構 • 光學損失 • 太陽能電池模組光學損失示意圖 光學損失和增益的完整分析 • 光學損失分析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封裝損失總和分析 如何精準測量CTM Loss • 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CTM Loss 計算公式
  • 5. 1 CTM Loss 封裝損失定義 ◥ 封裝損失,CTM Loss (Cell to Module Loss)= • 從太陽能電池至封裝成模組,封裝損失範圍涵蓋太陽能電池製備材料的光電結構與 結構缺陷,製程材料包含玻璃、太陽能電池、封裝膠EVA、電池背板 (Backsheet), 串接陣列包含串接線、接線盒、焊線等等。 ◼ 當CTM Loss值愈大:表示模組的實際輸出效率比預期轉換效率有較大落差,也就代 表此太陽能模組的品質較差、轉換效率低。 ◼ 當CTM Loss值愈小:表示模組實際輸出效率高,模組內配置的電池片所需的效率可 以減少,亦即間接降低生產成本,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4 理論效率-實際效率 理 論 效 率 X 100 %
  • 6. Outline 5 1 2 3 4 CTM Loss 封裝損失定義 影響CTM Loss 的因素 • 封裝結構 • 光學損失 • 太陽能電池模組光學損失示意圖 光學損失和增益的完整分析 • 光學損失分析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封裝損失總和分析 如何精準測量CTM Loss • 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CTM Loss 計算公式
  • 7. 2-1 封裝結構 6 • 以一般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封裝結構為例: • 自上而下的封裝結構為:玻璃-封裝膠EVA-晶硅太陽能電池片-背板。封裝之前的單 焊、串焊的焊接技術,將太陽能電池片通過涂錫焊帶連接;模組層壓封裝好後,再組 裝接線盒、邊緣封裝膠和邊框。
  • 9. 8 • 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封裝流程繁複,因此,造成封裝損失的因素不外乎是太陽能電池和 組件的封裝材料和製備過程。 • CTM Loss 封裝損失的原因依照屬性不同分為兩大類: 本文針對光學損失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 ◼ 光學損失 (Optical Losses) ◼ 電學損失 (Electric Losses)
  • 10. 2-3 光學損失 (Optical Losses) • 由於一般地面用單結硅系太陽能電池的光譜響應範圍為300 nm~1100 nm,理論上 是無法將所有太陽光能吸收轉換成電能,故只要是造成此光譜波段的光進入電池減 少的因素,都會造成光學上的損失。 • 太陽能電池模組陣列排列可分為兩大區域:電池主動區域 (Active Area)、無電池非 主動區域 (Non-active Area)。 • 依照此兩個區域的不同特性,進行封裝材料最佳化的改善,以降低CTM Loss封裝損 失,獲得高效率的轉換。 9
  • 11. ➢ 電池主動區域 (Active Area) 10 ① Reflection loss air/glass 空氣/玻璃界面反射損失 ② Absorption loss glass 玻璃材料吸收 ③ Reflection loss glass/ EVA 玻璃/EVA界面反射損失 ④ Absorption loss EVA 封裝膠EVA材料吸收 ⑤ Coupling gain EVA/cell 封裝膠與電池界面的光增益 ⑧ Shading loss of ribbon 電池金屬柵線遮蔽損失 ⑨ Light redirection gain from ribbon 金屬柵線的光增益
  • 12. ➢ 無電池非主動區域 (Non-active Area) 11 ⑥ Loss on module border and cell spacing 在無電池區域內產生的損失 ⑦ Redirection gain from inactive areas 電池間隙與鋁框區域,可利用背板的散射或反射 來增加光捕捉效果。 ⑩ Ohmic losses in the interconnection 電阻損失
  • 13. Outline 12 1 2 3 4 CTM Loss 封裝損失定義 影響CTM Loss 的因素 • 封裝結構 • 光學損失 • 太陽能電池模組光學損失示意圖 光學損失和增益的完整分析 • 光學損失分析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封裝損失總和分析 如何精準測量CTM Loss • 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CTM Loss 計算公式
  • 14. 3-1 整體太陽能電池模組封裝的光學損失和增益分析 (Analysis of Optical loss and gain in CTM) • 運用光焱科技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S6 Solar Cell Full-Area Spectral Response Measurement System),進行太陽能電池模組的CTM Loss封裝 損失分析,如下圖: 13
  • 15. • 為了能更清楚了解太陽能電池封裝微模組所產生的CTM Loss封裝損失,運用 • 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可進行以下分析: 分別測量出太陽能電池封裝前與封裝模組後,所產生的封裝損失和增益的數據。 14 ◼ 光學損失分析 (Optical Losses)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Busbar Coupling Gain)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Backsheet Gain) ◼ 封裝損失總和 (CTM Total Losses) 項目 Poly (Cell-01647, Module-01637) Poly (Cell-01686, Module-01638) Optical Losses 1.98 % (4.98 %) 3.09 % (4.98%) Busbar Coupling Gain 0.81 % (5.3 %) 0.84 % (5.3 %) Backsheet Gain 2.03 % (2 %) 2.16 % (2 %) CTM Total Losses 1.60 % (1.2 %) 2.58 % (1.2 %)
  • 16. ➢ 光學損失分析 (Optical Losses) • 太陽能電池封裝前與封裝後的光學損失分析,可量測出的以下光學損失項目之總和: 15 ① Reflection loss air/glass 空氣/玻璃界面反射損失 ② Absorption loss glass 玻璃材料吸收 ③ Reflection loss glass/ EVA 玻璃/EVA界面反射損失 ④ Absorption loss EVA 封裝膠EVA材料吸收 電池片 封裝後 Loss = 0.78 mA/cm2 ~ 2 %
  • 18.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Busbar Coupling Gain) • 太陽能電池封裝前: 下圖為比較光斑照射在柵線上和電池片上(非柵線上)的EQE外部量子效率。當光斑照 射在柵線上,會產生柵線反射(Busbar reflection)和柵線散射(Busbar Scattering),大 幅降低EQE轉換效率。 17 Loss= 32.55 mA/cm2 ~83.1 % Hit Busbar
  • 19.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Busbar Coupling Gain) 18 Loss= 32.23 mA/cm2 ~83.9 % • 太陽能電池封裝後: 下圖為比較比較光斑照射在柵線上和電池片上(非柵線上)的EQE外部量子效率。 當光斑透過太陽能電池模組表面玻璃和封裝膠EVA照射到太陽能電池上時,除了產生柵 線反射(Busbar reflection)和柵線散射(Busbar Scattering)外,在封裝膠EVA/玻璃界面 的反射中,再次產生光學增益效果。 Hit Busbar
  • 21.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Backsheet Gain) • 運用兩種大光斑尺寸:160 mm x 160mm、162 mm x 162 mm測量電池播板產生 的光學增益效果約為2.03 % 20 Loss= 32.55 mA/cm2 ~83.1 % ◼ Jsc=37.468 (160 mm * 160 mm) ◼ Jsc=38.228 (162 mm * 162 mm) 160 mm * 160 mm162 mm * 162 mm
  • 23. ➢ 封裝損失總和分析 (Total Loss) • S6可精準的測量出太陽能電池封裝前與封裝後的封裝損失總和,如下圖: 22 Loss= 0.6092 mA/cm2 ~1.6 % 電池片 封裝後
  • 25. Outline 24 1 2 3 4 CTM Loss 封裝損失定義 影響CTM Loss 的因素 • 封裝結構 • 光學損失 • 太陽能電池模組光學損失示意圖 光學損失和增益的完整分析 • 光學損失分析 • 柵線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電池背板產生的光學增益分析 • 封裝損失總和分析 如何精準測量CTM Loss • 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CTM Loss 計算公式
  • 26. 4-1 如何精準測量CTM Loss 25 • 運用光焱科技S6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S6 Solar Cell Full-Area Spectral Response Measurement System),可進行太陽能電池模組的CTM Loss封 裝損失分析。 • 全世界第一套模組化的156 ×156 mm2 均勻光 大面積量測設備 • 可量測矽晶電池的光譜響應,解決當前僅能測得 電池局部光譜響應的問題 • 依據國際電工法規(IEC)進行光譜不合致度因子 (Spectral Mismatch Factor)的修正 • 知名指標研究中心及光電大廠指定使用
  • 27. 26 ➢ 全面積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測系統 • 光譜系統測試範圍為 300-1200 nm • 與一般小光斑相比,不需掃描樣品,測量時間比傳統小光斑快10倍以上 • 可進行CTM Loss量測分析 可運用大小光斑測量EQE →更多應用方案:www.enlitechnology.com
  • 28. • 量子效率/光譜響應/IPCE 測量科學儀器研發生產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應用服務 • ISO/IEC 17025 (TAF) 校正實驗室QE/SR/Jsc認證服務 • 太陽能電池、發光材料/器件測樣服務 • R&D 創新研發、技術整合、客戶端解決方案 Visit our website: www.enlitechnology.com 台灣總公司:高雄市路竹區路科五路96號1樓 TEL/ +886-7-6955669 qeservice@enli.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