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臨終關懷
認識安寧照顧
主 講 者
柯 美 伶
2
是重要的 因為 是你       你 你
即使活到最後一刻
仍然是那麼重要你
我們會盡一切努力      
助 安然逝去幫 你
但也會盡一切努力
讓 活到最後一刻你
安寧療護之母 桑 絲醫師    德
3
臨終關懷的精神與 容內
• 治癒是有時發生的,照護是常常出現的
,舒適總是應有的。
• 讓 個人免於死亡的恐懼與痛苦每
• 讓 個人想享有安詳去世的人權每
• 讓 個人死而悔每
• 讓案主舒適是首要觀念,這種舒適涵括
了身體,社會心理與靈性三平安。
4
當疾病的處理從臨床治療走向症狀
控制的時候,就可以稱為安寧療護。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安寧療護並不是放棄治療,而是治
療的目標從疾病轉向症狀。
什麼是安寧療護?
5
安寧療護的起源與發展
• 桑 絲德 (Dame Cicely Saunders) , 1918 年生
於英國。 1940 年接受護士訓練成為護士,後
轉修社工學分,於 1947 年成為社工人員,繼
續在醫院中服務病人。
• 1945 年 受洗為基督徒,她 1947 年 照顧一她
位年輕的癌症病人大衛.塔斯馬,兩人建立
起深厚的友誼。由於當時醫生對癌症病人的
疼痛束手無策,桑 絲突發奇想:不知能否德
為癌症病人的疼痛做點什麼?能否給他們更
好的照顧?於是桑 絲決定為癌症病人建立德
一個像家而較不像醫院的地方。
6
• 1967 年 Ciceiy Saunders 於倫敦設立
「聖克利斯 夫安寧療護醫院」,為世界朵
第一座致力於照顧臨終病患,以減輕其症
及痛苦的醫院。狀
• 1976 年美國依聖克利斯 夫模式成立安朵
寧療護醫院。
• 1983 年台灣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
針對末期病患提供居家安寧療護。
• 1990 年馬偕醫院成立全國第一家安寧病
房。
7
生死兩無憾的適當醫療生死兩無憾的適當醫療
安寧療護就是一種高專業醫療加上高品質服務的
臨終照顧方法,目前在國外已經發展成熟,且形成緩
和醫學( Palliative medicine )之專科,尤其各種
各類症 控制的知識與技巧正不斷成熟為專業學養,狀
英國牛津大學等世界名校,也有許多教科書出版,醫
師的在職進修科目也所在皆是;顯然,人類已經逐漸
感於面對生命的終程,並有不錯的對策提供給世人參
考運用。
安寧療護的重要性
8
緩和醫療( Palliative Medicine ) 國 稱為「安內
寧療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定義:
當疾病已無法治癒時,對病人作積極完整的照顧。
而且疼痛與其他症 的控制,以及對精神、社會、狀
和靈性問題的處理是很重要的。
緩和照顧(安寧療護)的目標是達成病人與其家
庭的最佳生活品質。緩和照顧的很多觀念可以提早
運用在疾病的治療過程,包括抗癌治療上。因此緩
和照顧 -- 安寧療護 -- 臨終照顧,三者應是一連續的
過程。
何謂安寧緩和醫療? ( 一 )
9
( 一 ) 全人照顧:
( 三 ) 全程照顧:  
何謂安寧緩和醫療? ( 二 )
( 二 ) 全家照顧:
( 四 ) 全隊照顧:
( 五 ) 全社區照顧:
10
( 一 ) 癌症末期─這要經過主治醫師確定,當
開刀、化學治療、放射治療
等都不能治癒或延長生命時。
( 二 ) 病人有身體的症 和痛苦,或有心理、狀
精神、靈性、家庭等問題時。
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的病人是有條件的
11
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的病人是有條件的
( 三 ) 既然不能延長生命,就不在病人將死亡時做
心肺復甦術、插氣管 管、電 等會 加或內 擊 增
延長其痛苦的措施。
( 四 ) 病人和家屬能了解並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的理
念,而且希望病人本身知道病情,要讓他有
所準備,完成或了結心事,才不會有遺憾。
12
臨終關懷的照顧事項
• 提供案主身體的舒適
• 維持身體的整齊清潔
• 案主瀕死期間生活品質的 進增
• 陪伴案主行經死亡的幽谷
• 熟捻死亡逼近的 象徵
13
生理需要
心理社會需要
靈性需要
癌末病患的需求
14
‧ 末期癌症病人最基本的需要是身體舒適
錯誤 ( 一 ) :癌症病人需儘量忍耐痛,不得已時才用藥,否則藥
物會成 ,或劑量愈用愈多。癮
錯誤 ( 二 ) :痛與心理及情緒相關,如果病人心情不好時疼痛會
加劇,夜深人靜時疼痛也更明顯。
錯誤 ( 三 ) :最好的止痛方法是打針。
‧ 末期癌症病人需要整齊清潔保持身體形象
‧ 末期癌症病人需要依喜好進食
‧ 末期癌症病人需要常活動
安寧癌症末期病人的生理需要
15
‧ 病人始終有「不確定感」( Uncertainty ),
有人想要確知,有人卻寧願保持「不確定」
‧ 過去未消化的恩怨情結浮上心頭
‧ 害怕成為家人的累贅與負擔
‧ 害怕失去自主能力而任人擺佈
安寧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社會需要
16
‧ 病人會有突然之間被淹沒,無法再承受的
感覺
‧ 害怕孤獨
‧ 捨不得及放不下心愛的人
‧ 希望交待未了心願
‧ 希望交代遺志及遺物
‧ 道別
安寧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社會需要
17
尋找意義的需要
恕與和好的需要寬
宗教信仰的需要
安寧癌症末期病人的靈性需要
18
1. 家屬最感困擾的第一個問題是—
要不要告訴病人癌症末期的實情?
2. 家屬最感困難的第二個問題是—
因為欠缺專業知識及經驗而不知所措
3. 家屬感困難的第三個問題是─
要不要做急救?
安寧癌症末期病人家屬的困擾
19
照顧瀕死案主的壓力
• 害怕面對疾病與死亡
• 不知如何告知病情
• 害怕面對自己的無能為力
• 害怕自己無法 助案主與家屬幫
• 害怕 我不知道說
• 自責與同情
• 害怕被指責
20
照顧者壓力調適措施
• 幽默與喜樂是身心癒合的要素
• 健康的生活型態
• 培育愉 、和諧的靈性心境悅
• 遠離令自己心神耗損的情境
• 允許自己放個假
• 強化一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術
• 支持網路的建立
21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2000 年 5 月 23 日立法通過
2000 年 6 月 7 日公佈
2002 年 12 月 11 日第一次修
法
※2006 年 9 月台灣居民已可在
健保 IC 中註記卡
22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公布
• 共 15 條
 第一條
為尊重不可治癒末期病人之醫療意願及保障其
權益,特制定本條例;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
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
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行政院衛生署
;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 ( 市 ) 為縣
( 市 ) 政府。
23
第三條:本條例專用名詞定義如下 :
1. 安寧緩和醫療:指為減輕或免除末期病人之痛
苦,施與緩解性,支持性之醫療照護或不施行
心肺復甦術。
2. 末期病人:指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
不可治癒,且有醫學上證據,近期 病程進行內
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
3. 心肺復甦術:指對臨終或無生命 象之病人,徵
施予氣管 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內
射、心臟電 、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擊
他救治行為。
4. 意願人:指立意願書選擇安寧緩和醫療全部或
一部之人。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24
第四條
末期病人得立意願書選擇安寧緩和醫療。
前項意願書,至少應載明下列事項,並由意
願人簽署:
一、意願人之姓名、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及
住所或居所。
二、意願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之意願及其 容。內
三、立意願書之日期。
意願書之簽署,應有具完全行為能力者二人以
上在場見證。
但實施安寧緩和醫療之醫療機構所屬人員不得
為見證人。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25
第五條
二十 以上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之人,得預立意歲
願書。
前項意願書,意願人得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
並以書面載明委任意旨,於其無法表達意願時
,由代理人代為簽署。
第六條
意願人得隨時自行或由其代理人以書面撤回其
意願之意思表示。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26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 第七條: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由二位醫師診斷確為末期病人。
2. 應有意願人簽署之意願書。但未成年人簽署
意願書時,應得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前項第一款所定醫師,其中一位醫師應具相關
專科醫師資格。
末期病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
第一項第二款之意願書由其最近親屬出具同意
書代替之。但不得與末期病人於意識昏迷或無
法清楚表達意願前明示之意思表示相反。
27
最近親屬之範圍
1. 配偶
2. 直系血親卑親屬
3. 父母
4. 兄弟 妹姊
5. 祖父母
6. 曾祖父母或三親等旁系血親
7. 一親等直系姻親
28
第三項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得
以一人行之;其最近親屬意思表示
不一致時,後順序者已出具同意書
時,先順序者如有不同之意思表示
時,應於心肺復甦術實施前以書面
為之。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七條
29
• 第八條
醫師為末期病人實施安寧緩和醫療時,應將治療方針告知病人或其家屬。
但病人有明確意思表示欲知病情時,應予告知。
• 第九條
醫師對末期病人實施安寧緩和醫療時,應將第四條至第八條規定之事項,
詳細記載於病 ;意願書或同意書並應連同病 保存。歷 歷
• 第十條
醫師違反第七條規定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 ,並得鍰
處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停業處分或廢止其執業執照。
• 第十一條
醫師違反第九條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 。鍰
• 第十二條
本條例所定之罰 、停業及廢止執業執照,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鍰
關處罰之。
• 第十三條
依本條例所處之罰 ,經限期 納,屆期未 納者,移送法院強制執行鍰 繳 繳
。
• 第十四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第十五條
30
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本人 ____________ 因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而且病程進展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
,特依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四條、第五條及第七條第一項第二款之規定,作如下之選擇:
一、願意接受緩解性、支持性之醫療照護。
二、願意在臨終或無生命 象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包括氣管 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徵 內
臟電 、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擊
立意願人:
簽 名:     ______________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________________
住(居)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 _______________
在場見證人(一):
簽 名:     ______________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________________
住(居)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 _______________
在場見證人(二):
簽 名:     ______________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________________
住(居)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 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理人:(本人為未成年人時,法定代理人請簽署本欄):
簽 名:     ______________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________________
住(居)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 _______________
醫療委任代理人:(由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代為簽署時,請簽署本欄)
簽 名:     ______________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________________
住(居)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 _______________
中 華 民 國         _______ 年 _______ 月 _______ 日
31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
本人 ____________ 因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而且病程進展至死亡已屬不可
避免,特依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四條、第五條及第七條第一項第二款之規定,選擇在臨終或無生命徵
象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包括氣管 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 、心臟人工調內 擊
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
立意願人:
簽 名:     ______________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_________________
住(居)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 ________________
在場見證人(一):
簽 名:     ______________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_________________
住(居)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 ________________
在場見證人(二):
簽 名:     ______________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_________________
住(居)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 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理人:(本人為未成年人時,法定代理人請簽署本欄):簽 名:     ______________   國民身分
證統一編號: _________________
住(居)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 ________________
醫療委任代理人:(由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代為簽署時,請簽署本欄):
簽 名:     ______________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_________________
住(居)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 ________________
中 華 民 國         _______ 年 _______ 月 _______ 日
32
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本人 ____________ 因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 斷認為不可治癒,而且病程進展至死亡已屬不
可避免,特依安寧緩和醫療 條例第四條、第五條及第七條第一項第二款之規定,作如下之選擇:
一、願意接受緩解性、支持性之醫療照護。
二、願意在臨終或無生命 象 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包括氣管 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徵 內
注射、心臟電 、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擊
立意願人:
簽 名:     ______________   國民身分證統一 編號: _________________
• 住(居)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 _______________
在場見證人(一):
• 簽 名:     ______________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_________________
• 住(居)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 _______________
在場見證人(二):
• 簽 名:     ______________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_________________
• 住(居)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 _______________
• 中 華 民 國         _______ 年 _______ 月 _______ 日
33
34
1. 住院病房:
3. 居家照顧:
台灣地區安寧緩和醫療的服務類型
2. 共同照護 :
35
安寧療護的一些誤解
1. 安寧療護與安養院無關,
更需要家屬的陪伴。
2. 安寧病房不是在等死,
而是在怎麼活。
3. 安寧病房屬於急性病房。
4. 安寧病房不是臨終病房。
36
臨終常見的症狀 -1
1. 疼痛的問題
2. 呼吸困難
3. 心嘔吐噁
37
臨終常見的症狀 -2
4. 厭食 (anorexia) 、消瘦、惡體質
(cachexia)
5. 便秘
6. 淋巴水腫
7. 口腔照顧
38
人生無常
人命只在呼吸間
一秒間過不了關
生命就結束了
所以,要好好把握 一分、 一每 每
秒
39
為 何 需 要 臨 終 護 理
40
為 何 需 要 臨 終 護 理
為 死 亡 做 準 備
死亡是生命的過程,但人們常拒
談論死亡,而使死亡常伴隨負面之生絕
命意義,代表疾病的痛苦,死者和家庭
的煎熬,分離和失落等。因此醫護人員
有責任運用專業知識技能,以支持照顧
面臨生離死別的人們。
死亡是正常生活過程的一部份
41
瀕死病人的需求及心理 程歷
馬斯洛理論對瀕死者心理需求
1. 生理的需求
2. 安全的需求
3. 愛與歸屬的需求
4. 自尊需求
5. 自我實現需求
42
瀕死病人的需求及心理歷
程庫柏爾羅斯的心理 程五階段歷
1. 否認與隔離
2. 憤怒
3. 討價還價
4. 沮喪
5. 接受
43
否認  承認 討價還價  準備
逃避  面對 望絕  希望
恐懼  勇氣 不甘心  認命
悲憤  平靜 憂鬱  淡漠
臨終病人的心理 態狀
趙可式 (1997)
44
臨終病患權利與要求 (Barbus,1975)
 我有被視為活人,被治療直至死亡之權利。
 我權利維持生存的希望,也可以適當的改變此希望。
 我權利被能維持生存希望的照顧者所照照顧,也可以
視情況改變此權利。
 我權利以維持我自己的生活方式表達臨終前的感受與
情緒。
 我權利參與有關我得照顧之決定。
 我權利期待繼續性醫療與護理照護,甚至於“治癒性
”目標必須被改變為“舒適性”目標,仍被繼續照顧
。
 我權利不死於孤獨。
45
 我有權利免於疼痛之苦。
 我有權利被誠實的回答我 問的問題。逤
 我有權利免於被遺棄。
 我有權利被 助,或借助於我的家屬以接受所的死亡幫
。
 我有權利死於安寧及尊嚴。
 我有權利保持我的個人差異性及不被批評我的決定,
雖然這決定可能是別人認為是矛盾的、不對的。
 我有權利討論及宣揚我的宗教或精神感受不管對別人
是否有意義。
臨終病患權利與要求 (Barbus,1975)
46
瀕死:
病人己接受治療性緩合性治療而無法改善
病情,或發現病 時間太遲而錯過治療時機,灶
此時病患意識可能清醒,但各項病情顯示生命
不久即將終結謂之。
死亡:
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瞳孔反射消失。
瀕死與死亡的定義
47
如何協助臨終案主面對死亡
情緒的疏導與支持
耐心陪伴、給予具體的訊息、同理心的
溝通,將有助於臨終案主的情緒疏導與支
持
保持良好的溝通
1. 交談時注意病人的心理感受,協助
案主與家屬互相表達自己的想法
2. 採平等尊重的態度,保持良好互助
關係,使案主願意暢所欲言
3. 做最好的傾聽者
48
如何協助臨終案主面對死亡
經濟上實質的協助
熟知可利用的社會資源,或與社工
聯繫,尋求適當的社會資源。
統整生命意義
協助生命回顧,讓案主得以重新詮釋
其生命經驗,重拾存在之價 進而獲得值
平安。
心願達成
讓案主有機會訴 其心願,且盡力說
協助完成
49
了解家屬的需求
1. 能和臨終病患在一起
2. 能提供 忙幫
3. 能被告知病患的情況
4. 被告知臨終的訊息
5. 能抒發情緒
6. 從其他家人身上獲得支持
50
如何協助家屬面對案主死亡
分擔照顧責任
鼓勵家屬與案主做肢體接觸,或多和案
主 話說
情緒疏導與支持
傾聽並同理家屬的哀傷,讓家屬有機會抒發
情緒。病肯定家屬陪伴案主的意義及價 。值
維持良好的溝通關係及社會功能
鼓勵家屬 出 心所關切的事項,傾說 內
聽、同理及適時提供相關資訊
51
如何協助家屬面對案主死亡
經濟上實質的協助
提供相關社會資源訊息,協助度過財務關 。卡
( 社會福利喪葬補助 法…辦 )
哀傷陪伴
藉由哀傷陪伴、家庭危機的協助、團體諮商與輔
導,以達生死兩無憾協助家屬面對失落的事實,
協助家屬辨識並表達其情緒反應。
52
臨終時期治療的原則
1. 身、心、靈的陪伴與治療。
2. 以當下滿意為原則。
3. 三分身七分心:三分力量在身體症狀
減緩症 減緩,七分在心理,靈性方狀
面的陪伴。
53
臨終病患進行性惡化的 候徵
1. 越來越沒有力氣
2. 越來越消瘦
3. 神智混亂、昏睡
4. 時空感消失:擬像期
5. 減少進食及喝水
6. 無法 藥吞
7. 注意力越來越差
8. 皮膚顏色變化
9. 四肢發冷
54
臨終病患之處置
a. 進行性惡化的 候徵 (dying signs): 解釋
, 溝通
b. 臨終 水脫 (terminal dehydration):
* 臨終期病人不再進食及喝水 .
* 是一種自然過程大部分病人不會因此感到
不舒服 .
* 給予點滴或鼻胃管進食不會使病人更舒服
.
* 與病人及家屬充分溝通避免焦慮不安
55
C. 死亡 聲嘎 (death rattle):48 小時內
原因:喉頭水腫口腔分泌無力 嚥吞
處理方式
抬高頭部、改變姿勢 (15 分鐘 ) 、口腔護理、
藥物使用、避免抽痰
56
d. 臨終譫妄善終
• 病人出現注意力減退 , 近期記憶力變差 , 時空
感混亂 , 被害妄想 , 幻覺 , 語無倫次 , 躁動 , 異
常衝動行為 , 是謂譫妄 .
• 處理 : 對病人及家屬強調譫妄是一種生理病態
反應 , 病人不是發瘋 .
* 可能有斷續清醒期
* 注意病人的安全
* 維持環境安靜,避免 雜,避免過強的燈光吵
* 保持病人熟悉的環境人物
* 針對可改變的原因積極治療
57
e. 臨終大量出血 : 鎮靜
• 對高危險群病人先作準備 , 讓家屬了解可能
發生的 況及處理原則狀 .
• 什麼是高危險群病人 :
* 腫瘤發生在大血管周圍 : 如頭頸部腫
瘤 , 特別是化療或電療之後 .
* 骨盆腔腫瘤合併陰道 , 直腸 管廔
• 處理原則 :
* 減少害怕 , 減少疼痛
* 降低病人清醒度 , 不要讓病人感到恐懼
* 準備深色毛巾覆蓋 , 減少淺色床單上鮮
血 , 造成病人及家屬的焦慮及害怕
58
如 何 知 道 病 患 已 經 死 亡?
搖 晃 病 患 沒 有 反 應
沒 有 呼 吸 ( 胸部無呼吸起伏 ) ,沒 有
脈 搏 ( 量頸動脈 )
雙 眼 閉 著
頷 關 節 鬆 弛,嘴 巴 微 張
大 小 便 失 禁
• 聽覺 →聽覺 → 最後消失
處理方式:
引導家屬道別(輕聲細語)
59
遺體護理事項
以莊嚴、尊敬的態度執行
身體擺直呈仰臥,儘早將假牙裝上使面容完整
閉合,頭肩下置放校枕頭,雙手自然平放於身
體兩側。
頭肩部以枕頭 高,避免血液停留而改墊
變臉部顏色 ( 可視家屬需求 忙化妝幫 )
用 水擦拭身體,更換傷口敷藥,減少異味溫
為預防大小便失禁,使用尿布包好
60
若眼睛無法闔上時,可用手輕按眼皮數
秒,仍無法闔上則用紙膠或透明膠布暫
時貼住 ( 待 6-8 小時後再除去 )
若嘴巴無法閉合時,可用小毛巾或枕頭
套捲成小捲軸,支托於下巴處,並將床
頭搖高約 30 度。
預防個人物品遺失
聽覺最後消失,鼓勵家屬以言語表達感受
( 謝謝 、對不起、我愛你 你 )
61
請備妥以下文件,至當地衛生所開立
死亡診斷書:
1. 出院或門診時醫師所開立的疾病診
斷書 ( 有效期限三個月 )
2. 口名簿戶
請記得未取得死亡診斷書前不可入 或殮
火化
如何取得死亡診斷書
62
生命的圓滿不在乎長短
,即使必須結束,也可
以擁有生命的美好、安
詳與無憾。
63
謝 謝 聆 聽

More Related Content

PPSX
生死學 Ch8 臨終關懷
PPTX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
PPS
唯識思想入門
PPTX
1121116-台灣長照政策的發展.pptx
PPTX
1010927秋冬季節中醫養生保健
PPTX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PDF
20180920 (簡報) 衛生福利部:「失智症照護」
PDF
如何陪伴末期病人面對死亡 蔡兆勳
生死學 Ch8 臨終關懷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
唯識思想入門
1121116-台灣長照政策的發展.pptx
1010927秋冬季節中醫養生保健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20180920 (簡報) 衛生福利部:「失智症照護」
如何陪伴末期病人面對死亡 蔡兆勳

What's hot (20)

PDF
黃洽鑽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PPT
姚建安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526
PDF
生命末期照護 溝通與決策 黃勝堅
PDF
1120210-失智症的診斷與治療.pdf
PPT
臨終(安寧)病人、家屬悲傷
PDF
周希諴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1013
PPTX
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服務法」
PPTX
111.04.26. 以使用者視角探觀A個管之功能價值(講者:陳景寧)
PDF
20160205 從障礙者觀點看長期照顧研討會演講
PDF
在宅善終的 最後一哩路: 居家安寧 Can Help!
PPS
高齡社會與成功老化
PPTX
111.04.26 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之適應發展作為(講者:祝健芳司長)
PDF
老人生理健康評估與護理
PPTX
銀髮族養生保健(同仁教育訓練版)
PPTX
我國長照制度的發展~兼論如何跨域合作發展在地化長照服務/李玉春(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
PDF
111.02.24 長照評鑑與品質指標精進芻議 (講者: 林金立 理事長)
PPTX
被討厭的勇氣
PDF
0728 ppt
PPTX
20161013 長照講堂 - 長照理念與發展
PDF
李玉春次長出席「台灣社會福利學會-長期照顧之錢從哪裡來」論壇簡報
黃洽鑽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姚建安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526
生命末期照護 溝通與決策 黃勝堅
1120210-失智症的診斷與治療.pdf
臨終(安寧)病人、家屬悲傷
周希諴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1013
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服務法」
111.04.26. 以使用者視角探觀A個管之功能價值(講者:陳景寧)
20160205 從障礙者觀點看長期照顧研討會演講
在宅善終的 最後一哩路: 居家安寧 Can Help!
高齡社會與成功老化
111.04.26 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之適應發展作為(講者:祝健芳司長)
老人生理健康評估與護理
銀髮族養生保健(同仁教育訓練版)
我國長照制度的發展~兼論如何跨域合作發展在地化長照服務/李玉春(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
111.02.24 長照評鑑與品質指標精進芻議 (講者: 林金立 理事長)
被討厭的勇氣
0728 ppt
20161013 長照講堂 - 長照理念與發展
李玉春次長出席「台灣社會福利學會-長期照顧之錢從哪裡來」論壇簡報
Ad

Similar to 臨終關懷─認識安寧照顧 (20)

PDF
現今之神經內科重症加護病房之安寧實務分享-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謝向堯醫師.pdf
PDF
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
PDF
張瑄瑄職能治療師-復健在安寧療護的應用20130526
DOC
20120627selfmanagement
PPT
銀髮族的用藥安全
PDF
陳如意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0922
PPTX
A5 個人擔自己的擔子 - 生病 我損傷,我也醫治, 認罪悔改, 治未病, 步驟
PPTX
12/10/2024「同心共善」善心法師網上禪修班 (粵語) .........
PPTX
2012 05-12 崇文-你所不瞭解的中醫
PPS
手術前三思八問
PPT
尋找生命的風景-心靈諮詢為困頓找出口
PPT
Selfmanagement
PPT
Lily bni八分鐘2012 03_27
PDF
正念減壓療法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PPS
Health Management
PPTX
12/27/2023「同心共善」善心法師網上禪修班 (粵語) …………………..
PDF
中醫養生權威王琦嫻中醫師的養生學講義
PPTX
1/14/2025「同心共善」善心法師網上禪修班 (粵語) ……………………..
PPTX
癌症知识讲座
PDF
醫療照護需求 孫秀卿
現今之神經內科重症加護病房之安寧實務分享-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謝向堯醫師.pdf
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
張瑄瑄職能治療師-復健在安寧療護的應用20130526
20120627selfmanagement
銀髮族的用藥安全
陳如意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0922
A5 個人擔自己的擔子 - 生病 我損傷,我也醫治, 認罪悔改, 治未病, 步驟
12/10/2024「同心共善」善心法師網上禪修班 (粵語) .........
2012 05-12 崇文-你所不瞭解的中醫
手術前三思八問
尋找生命的風景-心靈諮詢為困頓找出口
Selfmanagement
Lily bni八分鐘2012 03_27
正念減壓療法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Health Management
12/27/2023「同心共善」善心法師網上禪修班 (粵語) …………………..
中醫養生權威王琦嫻中醫師的養生學講義
1/14/2025「同心共善」善心法師網上禪修班 (粵語) ……………………..
癌症知识讲座
醫療照護需求 孫秀卿
Ad

More from martinshlo (20)

PDF
老年人體液與血鈉異常之處置(蔡宏斌)
PDF
非癌症病人之安寧緩和療護
PDF
五重職事教會
PDF
使徒性教會
PPTX
教会的使徒性
PPT
使徒性教會與五重職事的定義與運作
PDF
從生死教育看老人的靈性照顧 劉清虔
PPT
20110512175426
PDF
老退化
PDF
單身姊妹問卷Other 20070522162
PDF
長者靈命教育
PDF
前列線
PDF
失智老人家居照顧百寶
PDF
臨終關懷比較
PDF
台灣失智症況
PDF
恩福的事
PDF
恩福牧師家書112014
PDF
守望香港祈禱會2014
DOCX
朱易 : 馬鞍峰教會的增長模式和教會市場法的危機
DOCX
馬鞍峰教會
老年人體液與血鈉異常之處置(蔡宏斌)
非癌症病人之安寧緩和療護
五重職事教會
使徒性教會
教会的使徒性
使徒性教會與五重職事的定義與運作
從生死教育看老人的靈性照顧 劉清虔
20110512175426
老退化
單身姊妹問卷Other 20070522162
長者靈命教育
前列線
失智老人家居照顧百寶
臨終關懷比較
台灣失智症況
恩福的事
恩福牧師家書112014
守望香港祈禱會2014
朱易 : 馬鞍峰教會的增長模式和教會市場法的危機
馬鞍峰教會

臨終關懷─認識安寧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