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31
研究對象編號 序列編號 事件
1 1 A
1 2 A
1 3 B
1 4 C
1 5 A
1 6 C
1 7 A
1 8 B
1 9 B
1 10 C
案例數量:10筆
遊客所在區域
事件序列資料表
32. 雙事件轉移序列次數統計
事件轉移表
32
Lag 1 (t) Lag 0
總數
A B C
Lag 0
(g)
A 0 0 0 0
B 0 0 0 0
C 0 0 0 0
Lag 1 總數 0 0 0 0
●Lag 0 = g 給定事件
= 目前事件
●Lag 1 = t 目的事件
= 下一個事件
A B
Lag 0 (g)
Lag 1 (t)
雙事件
轉移序列:
37. 事件轉移表完成!
37
Lag 1 (t) Lag 0
總數
A B C
Lag 0
(g)
A 1 2 1 4
B 0 1 2 3
C 2 0 0 2
Lag 1 總數 3 3 3 9
事件
A
A
B
C
A
C
A
B
B
C
38. 計算序列出現機率
38
Lag 1 (t) Lag 0
總數
A B C
Lag 0
(g)
A 1 2 1 4
B 0 1 2 3
C 2 0 0 2
Lag 1 總數 3 3 3 9
序列總數
39. 事件轉移機率表完成
39
Lag 1 (t) Lag 0
總數
A B C
Lag 0
(g)
A 頻率 1 2 1 4
機率 0.11 0.22 0.11
B 頻率 0 1 2 3
機率 0 0.11 0.22
C 頻率 2 0 0 2
機率 0.22 0 0
Lag 1 總數 3 3 3 9
40. 預測:已知Lag 0,猜測Lag 1
40
Lag 1 (t)
A B C
Lag 0
(g)
A 頻率 1 2 1
機率 0.11 0.22 0.11
B 頻率 0 1 2
機率 0 0.11 0.22
C 頻率 2 0 0
機率 0.22 0 0
A B
A
C
Lag 0
Lag 1
11%
22%
11%
41. 推理:已知Lag 1,猜測Lag 0
41
Lag 1 (t)
A B C
Lag 0
(g)
A 頻率 1 2 1
機率 0.11 0.22 0.11
B 頻率 0 1 2
機率 0 0.11 0.22
C 頻率 2 0 0
機率 0.22 0 0
CB
A
C
Lag 1
Lag 0
11%
22%
0%
83. 83
[C⇨A] 達到顯著的原因
Lag 1(t) L0
總數
A B C
L0
(g)
A 1 2 1 4
B 0 1 2 3
C 2 0 0 2
L1 總數 3 3 3 9
Lag 1(t) L0
總數
A B C
L0
(g)
A 1 2 1 4
B 0 1 2 3
C 2 0 0 2
L1 總數 3 3 3 9
C A A B
C在Lag0次數 f(g) = 2
A在Lag1次數 f(t) = 3
A在Lag0次數 f(g) = 4
B在Lag1次數 f(t) = 3
96. 96
增加事件總數的處理方法
合併多研究對象
MSNBC.com Anonymous Web Data Data Set https://goo.gl/hqvJUm
MSNBC新聞網
A 首頁
B 新聞
C 科技
D 在地
E 社論
F 即時
研究對象編號 序列編號 事件
1 1 A
1 2 A
2 1 B
3 1 C
3 2 B
3 3 B
MSNBC新聞網 行為序列資料表
97. 97
Lag 1 (t) Lag 0
總數
A B C
Lag 0
(g)
A 1 0 0 1
B 0 0 0 0
C 0 0 0 0
Lag 1 總數 1 0 0 1
研究對象編號 序列編號 事件
1 1 A
1 2 A
2 1 B
3 1 C
3 2 B
3 3 B
同一個研究對象的序列
可以計算
98. 98
Lag 1 (t) Lag 0
總數
A B C
Lag 0
(g)
A 1 0 0 1
B 0 0 0 0
C 0 0 0 0
Lag 1 總數 1 0 0 1
研究對象編號 序列編號 事件
1 1 A
1 2 A
2 1 B
3 1 C
3 2 B
3 3 B
不同研究對象的序列
不可以計算
100. 100
Lag 1 (t) Lag 0
總數
A B C
Lag 0
(g)
A 0 0 1 1
B 0 0 0 0
C 0 0 0 0
Lag 1 總數 0 0 1 1
計算每次各種序列的組合
A⇨C
研究對象編號 序列編號 事件
1 1 A;C
1 2 C
2 1 A;B
2 1 C
2 2 B
3 3 A;B;C
101. 101
Lag 1 (t) Lag 0
總數
A B C
Lag 0
(g)
A 0 0 1 1
B 0 0 0 0
C 0 0 1 1
Lag 1 總數 0 0 2 1
計算每次各種序列的組合
C⇨C
研究對象編號 序列編號 事件
1 1 A;C
1 2 C
2 1 A;B
2 1 C
2 2 B
3 3 A;B;C
104. 104
研究對象編號 序列編號 事件
1 1 A
1 2 A
1 3 B
1 4 C
1 5 A
1 6 C
1 7 A
1 8 B
1 9 B
1 10 C
案例數量:10筆
把前後重複的序列
進行合併吧!
Lag 1 (t) Lag 0
總數
A B C
Lag 0
(g)
A 0 2 1 3
B 0 0 2 2
C 2 0 0 2
Lag 1 總數 2 2 3 7
105. 105
僅分析有改變序列的調整後殘差計算
p(t)
Lag 1 (t) Lag 0
總數
A B C
Lag 0
(g)
A 0 2 1 3
B 0 0 2 2
C 2 0 0 2
Lag 1 總數 2 2 3 7
f(t)
Ns
= 2/(7-2)
= 0.4
f(g)
C A
106. 僅分析有改變序列的調整後殘差表
106
Lag 1 (t) Lag 0
總數
A B C
Lag 0
(g)
A 頻率 0 2 1 3
調整後
殘差
-2.29 0.76 -2.21
B 頻率 0 0 2 2
調整後
殘差
-1.37 -1.37 1.37
C 頻率 2 0 0 2
調整後
殘差
2.049 -1.37 -2.05
Lag 1 總數 2 2 3 7
用計算機
比較差異
看看吧
110. 110
相關係數Yule'Q值
1. 縮減列聯表
Bakeman, R., & Gottman, J. M. (1997). Observing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sequential analysis.
出現頻率
Lag 1 (t)
A B C
Lag 0
(g)
A 1 4 0
B 0 3 7
C 2 5 2
出現頻率
二項實驗
Lag 1 (t)
是C 不是C
Lag 0
(g)
是B 7 3
不是B 2 12
B C B C
111. 111
相關係數Yule'Q值
2. 計算相關係數
Bakeman, R., & Gottman, J. M. (1997). Observing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sequential analysis.
出現頻率
二項實驗
Lag 1 (t)
是C 不是C
Lag 0
(g)
是B 7 (a) 3 (b)
不是B 2 (c) 12 (d)
B C
= 0.867
113. 組間比較結論
113
不同研究對象之間的相關係數比較
實驗組的事件轉移表 控制組的事件轉移表
(相關係數)
Lag 1 (t)
A B C
Lag 0
(g)
A 0.36 0.69 -1.00
B -1.00 -0.62 0.87
C 0.60 0.18 -0.51
(相關係數)
Lag 1 (t)
A B C
Lag 0
(g)
A -1.00 0.14 0.57
B -0.43 -0.15 0.42
C 0.89 0 -0.85
● 以事件「C」到事件「A」的序列來看,
● 控制組的調整後殘差為2.68,達到顯著轉移;實驗組的調整後殘差為
1.12,未達顯著轉移。
● 控制組的相關係數為0.89,是高度相關,高於實驗組相關係數的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