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身份認同 與 世界公民教育 校本發展計劃 香港教育學院 李榮安
計劃名稱: 「國民身份認同與世界公民   教育的校本發展計劃」 負責機構: 香港教育學院公民教育中心 協作機構: 香港樂施會 計劃時限:由 2003 年 8 月 開始,至 2005 年   7 月 完成,為期共 24 個月。
計劃目的 推動以 「國民身份認同」 和 「世界公民教育」 為主題,並以 「專題研習」 及 「學科為本之課程發展」 為策略,以加強學校價值教育與公民教育的發展; 協助學校組織跨學科專題研習教學; 發展學科為本之課程; 加強老師開發校本課程的能力,並運用行動研究。
計劃規模 本計劃邀請 3 間小學 及 3 間中學 參與作為夥伴學校,為約 300 名老師 提供教師培訓。 以全校參與的模式開展各計劃項目,亦為 6 間夥伴學校約 7200 名學生 帶來教學成效。 網上資源中心 及 計劃期末的發佈會 (2005 年已舉行 ) 為全港老師提供參考計劃成果的機會。
夥伴學校一覽 小學 中學 柴灣信愛學校上午校   保良局李城璧中學   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   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   大埔循道衛理小學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 李國寶中學
計劃進程 第一部分   專題研習與公民教育 專題研習中的特點 以學科專題研習進行公民教育 小學專題研習週 :  從傳統文化到國民身份認同 中學專題研習週 :  藉學科的相關議題思考國民身份 第二部分   從本土出發的國民與世界公民教育 香港 - 中國 - 世界三連體 :   從自身出發的國民與世界公民教育 香港本土中的中國 :  藉香港古跡探索中國 教師培訓與 行動研究   專題研習週   學科教材 發展   網上資源 中心   第一年 上學期   校本需要的評估; 教師培訓工作坊 專題研習 設計 公民教育中心 設計教材 網站建構 第一年 下學期   行動研究 專題研習週 檢討 學校試教 檢討 上載教師培訓 工作坊材料 第二年 上學期   行動研究 學校自行設計 專題研習 學校自行設計教材 上載第一年的 計劃成果 第二年 下學期   行動研究 專題研習週與檢討; 成果發佈會   學校試教與 檢討; 成果發佈會 上載第二年的 計劃成果
1.  專題研習與公民教育 小學專題研習週 :  從傳統文化到國民身份認同 中學專題研習週 :  藉學科的相關議題思考國民身份
從本土出發的國民與世界公民教育 香港 - 中國 - 世界三連體 :  從自身出發的國民與世界公民教育 香港本土中的中國 :  藉香港古跡探索中國  
由世界出發的國民 與世界公民教育 奧運風雲 :  中國運動成就對香港與世界的重要性 海嘯災難 :  從世紀災難到自身安危 森林枯竭 :  面對全球環境問題如何自處
國民教育與世界公民教育的共同議題 戰爭與和平 人權教育
夥伴學校的獲益 夥伴學校的校長和老師能夠: 獲得與 價值教育 的教學策略和評估模式有關的 專業培訓 ; 就校本課程發展取得 專業意見指導 ; 使用 「公民教育網絡」 ,與其他老師互相交流意見和心得; 免費使用 網上教學平臺 作教學之用; 學習利用 行動研究 提昇教學專業水平。
夥伴學校的學生能夠: 因應他們的 學習興趣 ,設定他們在專題研習週的學習範疇; 獲得與日常生活有密切關係的 學習經驗 ; 獲得計劃人員就知識、技能及態度等學習過程的 持續評估 ; 通過自我反思和同儕評估,養成一種 自省與求進的態度 。   夥伴學校的獲益
國民教育
如何有效推行國民教育 ? 《學校公民教育指引》 (1996) :  推行公民教育必須 由近至遠 ,讓學生從自身開始,向家庭、鄰里社會、地區社會、國家民族社會以至國際社會 一層層向外推進 ,了解在不同社會領域及範疇之中所扮演的角色。 個體價值觀的推延  :  由肯定個人的存在發展到肯定所有人存在,從謀求個人福祉發展到促進整個社會的共同福祉。
 
小學常識科與國民教育 《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 : 小一至小六》 (2002)  明確指出國民教育離不開對香港的關注  : 「透過有趣的故事和貼近日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 香港 及 中華民族 及文化 的 興趣 ;期望提昇 學生對其國民身份的醒覺,藉著探究性的學習,增加學生對香港的 了解 。」
1.  知識和理解 認識香港 :  國旗和國徽的象徵 及意義,知道 香港 的地理,位置、特徵,和一些重要的國家日子 了解香港的特色 及其與其他民族的異同 了解中華文化的特色 ,例如 :  中國人的姓氏、家庭觀念、文字、習俗及其對香港居民生活的影響 認識 一些 近代國家和香港時事 該指引亦列舉出推行國民教育的三大範疇  :
2.  技能 觀察及比較 中國人與其他國家民族的異同 識別香港的象徵、中華文化特色、辨別一些重大的香港歷史事件及其因果關係 從書本及其他來源蒐集資料,以不同的形式和風格表達 訂定學生感興趣及與他們的經驗有關的研習計劃, 找出更多有關香港的風族、傳統及文化特徵的資料
3. 價值觀和態度 欣賞香港 古今文化的獨特性及對尋找更多的相關資料產生興趣 建立對保護香港文化及承傳的 關注 認同 自己的身份,為其感到 自豪 培養 對香港,國家民族的歸屬感及責任感
小結 我們可發現 不同層次的國民教育   :  個人  家庭  本土  國家  世界 要培養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必須層層推進,由近至遠。老師首先必須讓學生了解自身的角色和責任,進而培養學生對鄰里社會、本土和國家的感情。 國民教育不僅僅是認識中國文化或國情教育,而 必須與本土連繫 。若果將本土與國家抽離,忽略培養學生對香港的認同,國民教育會出現斷層。
推行國民教育的可能方向 國民教育不單是 認知 的教育,亦是 情感 的教育 1. 由認識到情感   :  教授有關國民教育的知識  ( 如認識中國文化 ) ,引發學生的興趣 2. 由情感到認同   :  從學生對國家的情感,引發學生對國家民族的認同
由認識到情感 認識香港和中華文化的共同源流 透過香港的古蹟,認識中國與香港的源遠流長、文化一脈相承關係 認識中國的節日、飲食文化,培養學生欣賞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 認識當今中國文化的發展、農村與城市的分別、內地節日的發展 ( 例如:清明節、中秋節列為法定假期 )
由情感到認同 1.  以情景感染 扶貧救災  :  借助教具 ( 圖片、錄像 ) 、內地考察等活動,激發學生對國內同胞的感情。 2 .  以榜樣感染 奧運  :  以國家運動員作為榜樣,激發學生對香港、國家、以至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認識堅毅和刻苦奮鬥。 太空人升空  :  以太空人作為榜樣,激發學生對祖  國的科技發展、國家成就感到自豪。 國家舉辦奧運會、世界博覽會 ( 上海 ) ,反映成就。
體驗的重要性 國民教育主要是要學生 通過活動體驗 香港文化,及培養其 對民族和國家的歸屬感及責任感,從而產生 國民身份的認同。 我們發覺讓學生 親身參與和體驗 比單純在課堂上講授有關國民教育的知識更為有效。 若國民教育只是停留於認知的層面,缺乏實際體驗,學生只會懂得搜集資料,難以進一步建立情感和認同。
專題研習作為推行國民教育的策略 不同形式的專題研習 專題研習日、專題研習週 全校、分級、學科 優點 讓學生有足夠的自由度探索有關國民教育的知識 提高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中國事物的能力和技巧 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感和滿足感,從而提高他們對 中國的興趣 面對的挑戰 學校資源不足、備課時間不足等    要切合校本需要
由近至遠 – 從周邊出發 我們以兩間市區及兩間新市鎮學校作深入比較,來研究不同地區對香港學生認識、理解香港及世界是否有不同的影響為主要目的。以下是這次調查的結果分析,主要分為五個部份: 1 )回答問卷學生的基本資料; 2 )學生所認識的古今中外的領袖 / 英雄人物; 3 )學生心目中選擇代表香港的地方; 4 )學生心目中選擇代表中國的地方或城市;及  5 )世界中學生最熟悉的五個國家。
總體來說,四間中學的共同特點 : 大眾傳媒對學生的影響是重要的 親身經歷對學生認識世界或其他國家便是之後便是學校課堂。 在全球化之下,傳媒則重報道的世界時事,娛樂或體育新聞對香港學生的認知有一定的影響。 學生主要認識一些大國、已發展國家及鄰近香港的亞洲國家
香港中學生對領袖及英雄的認多著重政治人物而少有涉及其他社會,經濟、文化及民生的各個層面 大多數學生都能寫出一些出名的香港地點,可見學生對香港整體普遍情況是有一般認識 學生心目中多認為出名的旅遊觀光景點及市區購物中心為主要代表香港的地標。 學生所居住及學校所在的地區,對學生總體認識香港是有一定的相互關係,學生偏向認識自己的社區。
如何評估國民教育的成效 ? 一些評估的指標  : 對香港的歸屬感  :  以香港為家、關心香港事務、了解香港歷史和社會發展 公民意識  :  會做選民、表達自己意見、關心社會民生 民族觀  :  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欣賞中華文化、欣賞中華民族的優點、為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成就感到自豪 國民身份認同  :  認同自己為中國人、尊重國旗國歌、關心中國國情、了解中國歷史、近代中國改革開放 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是長期的工作,國民教育的成效不是顯而易見的,這是日積月累的成果    包括認識層面、欣賞層面、認同層面
如何評估國民教育的成效 ? 前測和後測  –  於課節或活動前後以問卷收集同學的意見和反應,然後作出對比 反思報告  –  學生就著所學撰寫反思報告或個人感受,從而評估教學成效 習作  –  例如讓學生設計服飾、製作建築物模型等,以了解學生能否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學習檔案  –  紀錄學生的學習歷程、態度的轉變 評估方法  :
將國民教育與世界公民教育結合 可嘗試將 國民教育 與 世界公民教育 融合 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比較  :  學生了解不同社會和文化的特色, 透過國與國之間的比較,一方面為祖國的優勢感到自豪,從而增強學生對國家的歸屬感,另一方面也認識祖國有待加強的地方,從而增強學生對國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為甚麼推動世界公民教育? 貧窮問題: 貧窮:結構性因素 貧窮、環境、糧食、衝突等問題互為影響 全球化問題: 世界一體化,國與國之間的發展息息相關 由於國與國互相依存,各國人民要通力合作,才能解決本地、國家以及全球性的貧窮問題 宗教問題 : 各宗教之間的互信和接納、東西方社會對話
世界公民: 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世界公民 : 認識 本地與全球的關係 ,反思自己的行為對地球、其他國家人民、與及環境生態的影響 明白 自己是世界的一份子 ,了解個人的基本權利,以及自己對世界上其他人應負上的責任。 重視公義、友愛和平等,以 開放的態度 認識不同文化、性別、階層和種族,並以尊重及和平的手法處理彼此的差異與紛爭。  關注世界上的發展問題、貧窮和不公義的情況,並 願意作出行動 ,締造一個更公義、更和平,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標 知識和理解: 和平與衝突 多元化和跨文化理解 全球化和互相依賴 可持續發展 人與自然平等 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變遷 社會公義和貿易平等
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標 能力: 多角度思考 批判性思考 與別人溝通和進行討論 合作和調解衝突 辨別社會上不公平和不平等事情
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標 價值觀及態度: 身份認同 (identification) 和自尊 (self-esteem) 移情共感 (empathy) 對社會公義 (social justice) 與平等 (equality) 的承擔 關注環境和致力於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重視和尊重多元化 (diversity) 相信人類可以有所作為,能夠作出改變
世界公民教育:學與教策略 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參與 (participation) 多角度的視野 (multiple perspectives) ,了解議題的複雜性 協作學習 (collaborative learning) 體驗式學習 (experiential learning) 服務學習 (service learning)
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參與 社區考察: 全球化與我 試在社區的中、西式餐廳進行調查,找出各種不同的食品,比較中西飲食文化的不同。
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參與 社區考察: 少數族裔與我 我們的社區設施能否照顧不同族裔人士的需要 ? 一些南亞裔小孩不懂中文,你認為社區中心應如何協助他們享用社區中心的設施 ?
協作學習 (collaborative learning) 國際咖啡貿易的公平問題: 一樽即溶咖啡的零售價為港幣 20.5 元,你認為每個持分者應該分得多少錢?為什麼? 角色 經商討後的分配 現實中的 分配情況 咖啡小農 0.1 本地出口商 0.2 跨國咖啡商 15.1 零售商 5.1 總數 20.5 20.5
將世界公民教育融入中學課程 世界公民教育:以 ( 本地、國家、以至世界 ) 的 爭議性發展議題 為切入點 正規課程配合以多元化的教育活動、教育資源及支援,亦可透過 新高中學制 下的 其他學習經歷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 來進行 。
將世界公民教育融入中學課程 體驗學習 (Experiential learning) 讓學生親身體驗的好處 引起關注、同理心 (empathy) 議題研習 (issue-inquiry) 採取行動 (action) 體驗式學習循環 (action-> observation -> reflection -> planning -> action ->  … )
將世界公民教育融入小學課程 體驗教育 讓學生親身參與角色扮演劇 代入議題中的角色,從不同角度看議題的利益關係 學習多角度分析,了解現實社會和生活議題的複雜性 本計劃例子:海嘯模擬劇運用於小學常識科板塊運動的四個課節 ( 課節、體驗劇、反思 )
角色扮演和體驗劇 海嘯體驗劇結束 請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或感受: 你對他們面對災難的發生有什麼感受? 你認為自己跟當地災民的處境有什麼分別? 你認為生命的價值在於什麼? 你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一份子嗎? 若你認同你是世界的一份子,你認為應盡什麼義務和責任呢? 你可以做什麼令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呢?
教師總結 老師總結此體驗劇的學習經驗,尤其是生命可貴和珍惜日常的人和事: 生命的無常、生命可貴 生活要有意義,不要浪費光陰 關懷、珍惜身邊的人和事 臨危時要作出正確的決定 …
新的學習循環 具體經驗 觀察反省 引伸總結 實踐試驗 來源: Hopkins & Putnam,  1993 圖 7.1 :體驗式學習循環
其他課題 森林枯竭 :  面對全球環境問題如何自處   戰爭與和平 人權教育
整體而言,這個項目讓我們體驗到: 國民身份認同與世界公民教育可以融合,而且相輔相成:從香港看到國家,從國家看到世界,從世界看到國家,相反亦然。 國民身份認同越早做越好,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國家的情感比中學生更容易培養。 世界公民教育對現行學科的切入點甚多,只要多留意,總會找到適當的議題。
同學對世界的求知欲,超乎老師和本中心同工的預期,對學生的學習潛力不應預先設限。 知識若聯繫日常生活,能夠大大提高同學的學習動機。 國家或世界的知識若運用於學習遊戲之中,例如攤位遊戲,能夠加深同學的印象。 專題研習週提供了充足的學習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自主的研習,有別於單一學科模式推行專題研習。

More Related Content

PPT
200901011454110 當前學校品德教育之省思及我見
PDF
1030927家長日校長簡報
DOC
教育名辭
PPT
地球變熱了
PPS
Happy
PPT
问题解决流程
PPS
0007 ban
PPT
welding
200901011454110 當前學校品德教育之省思及我見
1030927家長日校長簡報
教育名辭
地球變熱了
Happy
问题解决流程
0007 ban
welding

Similar to 11AB-1 (20)

PPT
QEF pre Catholic2
PDF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
PDF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2012/04)
DOC
2008施政主軸
PPTX
「潮」得起的價值教育:全球議題的深入學習 - 社區有教室及流動電子學習的貢獻
DOC
十二年國教2
PDF
Pedagogy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Service Learning
PDF
南投縣發祥國小99年度實施家庭教育自我檢核表
DOC
教育基礎理論重點整理
PPTX
綠色青年工作:習慣心理學與世界公民教育的遭逢與實踐Greening the youth work: the interplay and praxis of...
DOC
十二年國教2
PPT
國際教育白皮書簡報
PPTX
環境教育融入社會領域教學
PPT
Ole symposium pasole project le03
PPTX
Critical reflection myth and map 反思的批判性實踐:誤區與地圖
PDF
第二個家
PDF
「社區有教室」的「起承轉合」載於 共建OLE特刊2010
DOC
100.05.18高雄市忠孝國中 教師研習會如何協助不同文化孩子,了解自我、肯定自我-詹翔霖教授
PDF
國境之南的原住民社區本位學校
DOCX
1022土板課程計畫123
QEF pre Catholic2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2012/04)
2008施政主軸
「潮」得起的價值教育:全球議題的深入學習 - 社區有教室及流動電子學習的貢獻
十二年國教2
Pedagogy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Service Learning
南投縣發祥國小99年度實施家庭教育自我檢核表
教育基礎理論重點整理
綠色青年工作:習慣心理學與世界公民教育的遭逢與實踐Greening the youth work: the interplay and praxis of...
十二年國教2
國際教育白皮書簡報
環境教育融入社會領域教學
Ole symposium pasole project le03
Critical reflection myth and map 反思的批判性實踐:誤區與地圖
第二個家
「社區有教室」的「起承轉合」載於 共建OLE特刊2010
100.05.18高雄市忠孝國中 教師研習會如何協助不同文化孩子,了解自我、肯定自我-詹翔霖教授
國境之南的原住民社區本位學校
1022土板課程計畫123
Ad

More from 5045033 (20)

PPT
好精典 "誰的事"
PPT
半導體第六章
PPS
行車死角
PPT
簡單線性迴歸模型 Regression(4 1)
PPT
簡單線性迴歸:統計分析 Ch11
PDF
迴歸分析 Minitab和excel的應用
PPT
Ch10 簡單線性迴歸 最小平方法
PDF
簡單線性迴歸 最小平方法 Excel
PPT
台股技術分析-有效性研究
PPS
The mostamazinggardenintheworld
PPS
Impossiblepictures
PPS
常想一二
PPS
故事
PPT
安可科技 (1)
PPT
生產與作業管理
PPT
生產與作業管理
PPS
避免洗腎的秘方
PPS
日行一善
PPS
奇异的植物
PPS
活到天年
好精典 "誰的事"
半導體第六章
行車死角
簡單線性迴歸模型 Regression(4 1)
簡單線性迴歸:統計分析 Ch11
迴歸分析 Minitab和excel的應用
Ch10 簡單線性迴歸 最小平方法
簡單線性迴歸 最小平方法 Excel
台股技術分析-有效性研究
The mostamazinggardenintheworld
Impossiblepictures
常想一二
故事
安可科技 (1)
生產與作業管理
生產與作業管理
避免洗腎的秘方
日行一善
奇异的植物
活到天年
Ad

Recently uploaded (20)

PPTX
学校原版邦德大学毕业证Bond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佐治亚大学毕业证UGA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DF
【权威指南】国外学历认证代办,材料不全也能过!📚 #留学认证 #学历认证代办** 还在为**材料缺失**发愁?毕业证丢了?成绩单不全?别担心!我们提供...
PPTX
学校原版斯坦福大学毕业证Stanford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毕业证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密西根州立大学毕业证MSU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韩国建国大学毕业证建大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堪萨斯大学毕业证UKansas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爱荷华大学毕业证UI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詹姆斯库克大学毕业证JCU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韩国启明大学毕业证启明大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俄克拉荷马大学毕业证OU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梅西大学毕业证Massey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DF
教育部学历认证加急办理 | 3-5工作日拿结果!回国急用**学历认证**?普通流程需15-20天,**启辰留学服务**提供**教育部认证加急服务**,最快...
PPTX
学校原版俄亥俄大学毕业证OU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DF
【留学生必看】认证后有什么用?📌 #留学认证 #回国福利** 学历认证不仅是“一张纸”,还能享受: 💼 **考公/国企/事业单位入职**必备 ...
PPTX
学校原版韩国延世大学毕业证Yonsei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昆士兰大学毕业证UQ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澳大利亚凯斯林大学毕业证ACU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毕业证NTU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邦德大学毕业证Bond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佐治亚大学毕业证UGA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权威指南】国外学历认证代办,材料不全也能过!📚 #留学认证 #学历认证代办** 还在为**材料缺失**发愁?毕业证丢了?成绩单不全?别担心!我们提供...
学校原版斯坦福大学毕业证Stanford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毕业证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密西根州立大学毕业证MSU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韩国建国大学毕业证建大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堪萨斯大学毕业证UKansas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爱荷华大学毕业证UI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詹姆斯库克大学毕业证JCU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韩国启明大学毕业证启明大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俄克拉荷马大学毕业证OU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梅西大学毕业证Massey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教育部学历认证加急办理 | 3-5工作日拿结果!回国急用**学历认证**?普通流程需15-20天,**启辰留学服务**提供**教育部认证加急服务**,最快...
学校原版俄亥俄大学毕业证OU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留学生必看】认证后有什么用?📌 #留学认证 #回国福利** 学历认证不仅是“一张纸”,还能享受: 💼 **考公/国企/事业单位入职**必备 ...
学校原版韩国延世大学毕业证Yonsei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昆士兰大学毕业证UQ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澳大利亚凯斯林大学毕业证ACU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毕业证NTU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11A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