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Ch05
專案的時間管理            6
                時間管理的意義
                時間管理的方法
                專案時間管理的程序
                專案時間管理的工具與技術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
時間管理的意義

     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乃以系統的方法分
     析管理者運用時間的習慣,並發展出一套釐訂工
     作的優先順序以達成目標的「工作計畫」(action
     plan),以避免浪費或延遲時間,提升管理人員及
     群體運用時間的能力。
     專案經理也有必要瞭解下屬管理時間的習慣,並
     且評估他們在時間管理上是否會出現下列的問
     題。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
時間管理的方法

     時間管理習慣分析
     建立工作計畫(action plan)
     目標設定
     區分優先順序
     找出荒廢時間的因素
     制訂會議規劃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
建立工作計畫

     工作計畫可分類為
        長期性工作計畫
        短期性工作計畫
        每日工作計畫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5
區分優先順序

     在區分優先等級時,有兩種方法,一個是ABC
     法,另一個是座標法。ABC法係將工作區分為下
     列3個等級:
        A等級:最重要的工作
        B等級:次要的工作
        C等級:不重要的工作
        至於座標法,則如圖6-1所示,按工作重要性及
        處理時間區分為以下4類。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6
第 III 類 : 重
                 第I類:重要            第 IV類 : 重
                                     II 類
                 要性低,處
                 性高,處理             要性低,處高
                 理時間短
                 時間短               理時間長
            重
            要
            性
            等
            級
                     I             II

                    III            IV

                                         處理時間

                    圖6-1 工作優先等級分類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7
找出荒廢時間的因素
     這些荒廢時間的因素,可依管理的功能區分,如
     表6-1所示。
                     表6-1 荒廢時間的因素分類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8
表6-1 荒廢時間的因素分類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9
制訂會議規劃

   五種不同的會議種類:
     提供資訊的會議:其目的在交換資訊與建立資訊
     管道。
     解決問題的會議:在尋求可行的方案。
     決策性會議:在決定應執行的方法。
     規劃性會議:其目的在規劃未來的方案與抉擇。
     評估性會議:審查已執行方案的結果,並將焦點
     投注於未來。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0
圖6-2
                                   專案的時間
                                   管理程序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1
專案時間管理的程序

   程序(五):時間控制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輸入「時間控                  應用「時間控   輸出「時間控
   制」所需資料                  制」的工具    制」的結果



專案時程表
改進報告
提出時程變更申請
時程管理計畫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2
專案時間管理的程序

   程序(五):時間控制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輸入「時間控                  應用「時間控           輸出「時間控
   制」所需資料                  制」的工具            制」的結果



                         時程變更控制系統
                         改進報告(來自步驟1.)的評估
                         新增的計畫
                         應用專案管理軟體
                         時程儲備區(schedule reserve)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3
專案時間管理的程序

   程序(五):時間控制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輸入「時間控                  應用「時間控   輸出「時間控
   制」所需資料                  制」的工具    制」的結果



                                    修正的專案時程表
                                    改正行動
                                    經驗累積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4
專案時間管理的工具與技術1/2

     專案管理循環(project management cycle)包含:
    計劃(planning)
     設 定 目 標 , 定 義 專 案 的 內 容 及 規 劃 出 箭 線 圖 (arrow
     diagram) 。

   排程(scheduling)
     時間估算、時間精算和工作排程。

     控制(control)
     進度查催、資料更新、和成果報告。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5
專案時間管理的工具與技術2/2

     箭線圖
     計畫評核術
     要徑法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6
箭線圖

     箭線圖(Arrow Diagram):係用來顯示工作的優先
     順序與完成期之間的關係。
     在 PERT 與 CPM 裏 為 了 表 示 各 個 作 業 , 以 箭 線
     (arrow)表示作業(job or activity)。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7
圖6-7 結點與箭線圖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8
B            C
                               3


            A              D               E       F
       1            2              4           5       6



                         圖6-8 作業的先後順序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9
1                            2
                              G

                    G1             G2
           1                   2        3

                                    H
                                        4

                   圖6-9 作業的適當分解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0
A       C    X


                          Z
              d


          B       Y




                  圖6-10       通常出現的箭線圖錯誤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1
A                                A
                    2
                            d

                B                            B
      1                      3      1            2

          說明:藉虛線作業d,區分結點之間的關係:A、B
             之間沒有順序關係,可以獨立執行,稱之為
             並行作業(parallel activity)。

                         圖6-11   虛作業的說明(一)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2
C         E                  C       E
      1         2          5        1               4

                                            3
           D         F                  D       F
      3         4          6        2               5
                                    不合適的(因為F僅與
                                     D有關,與C無關)

          說明:C、D必須在E開始之前完成,F在
             D完成之後應儘速開始。

                         圖6-12   虛作業的說明(二)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3
1A                        A

                                         B
    1                    2       3   1       2   3

                                         C
               1B


        說明:為了維持箭線的唯一性,避免結點號碼重複。

                         圖6-13   虛作業的說明(三)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4
計畫評核術1/3

     計畫評核術(PERT):是專案管理的計劃、牌成與
     作業控制的工具,他與要徑法(CPM)具有相同的
     理念。PERT在應用時有幾個原則:
        計劃及評核為管理部門的職責,不能委諸於設
        計部門。
        PERT的執行要點為經濟而有效的達成任務,
        常需調整組織體系與指揮權,另按任務作適切
        的編組。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5
計畫評核術2/3
        組織的管理階層須累積經驗,以運用此類動態
        管理工具。
        專案經理需瞭解PERT的功能,並且能適切的
        運用。
        若無必要,毋需預估加班趕工,以從容地應付
        情況的變化。
        以工作進度報告,作為上下溝通的工具,未進
        一步確認之前,勿單純憑此考核。
        須隨時修正估計,勿憑不準確的估計而執行。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6
計畫評核術3/3

     茲分段說明PERT的計算如後:
        結點日程
        作業的日期
        所要日數的估算
        PERT與成本控制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7
結點日程1/3

     起點:作業開始的結點
        終點:作業結束的結點。
        合流點:如圖 6-8 所示。
        分歧點:如圖 6-9 所示。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8
結點日程2/3

     最早結點日程(earliest node time;t iE ):為出發點
     與結點所聯結日期之長日期者,定義如下:
              t iE  0

                j
                    ( i , j )P
                                  
              t E  max t iE  Di , j        ( i , j ):作業

                         ( j  2, 3, , n)

        t iE:從 i 結點開始的作業,最早只能從該日開始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9
結點日程3/3

     最遲結點日程(latest node time;t iL ):各結點最遲
                       L
     須何日以前冊始,求 t i 時,可以從最終點倒回計
     算。
        t n  t n ( n為最後結點 )
          L     E


                 j
                           L
                     ( i , j )P
                                   
               t E  max t k  D j ,k   
                         ( j  n  1, n  2, , 2,1)
      t iL:在 i 完成的作業,最遲須在該日完成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0
B            C
                               3


            A              D               E       F
       1            2              4           5       6



                         圖6-8 作業的先後順序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1
1                            2
                              G

                    G1             G2
           1                   2        3

                                    H
                                        4

                   圖6-9 作業的適當分解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2
作業的日期1/4

     最早冊始日程(earliest start time, ESij):ESij  t iE
     最遲完成日程(latest finish time, LFij):LFij  t L
                                               j
     最早完成日程(earliest finish time, EFij)
     最遲開始日程(latest start time, LSij)
               EFij  ESij  Dij
               LSij  LFij  Dij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3
作業的日期2/4
     總寬裕日數(total float; TFij):最遲開始日與最早
     開始日之差
            即LSij  ESij  TFij
                     或TFij  LFij  EFij

     自由寬裕日數(free float=FFij):結點 i 以最早開始
     日,結點 j 也後最早開始日為前的寬裕日數稱之。
                         FFij  t E  t iE  Dij
                                  j

                                      
                               t E  t iE  Dij
                                  j                
                               t iE  EFij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4
作業的日期3/4

     關鍵作業(critical job)
     當TFij = 0 時稱之
     關鍵路線(critical path; CP):以關鍵作業連成的
     路線稱之,在此路線上的作業,其寬裕日數均為
     0,且此路線上的作業,其所要日數的總和等於工
     期;製圖時,以粗線表示之。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5
作業的日期4/4

     寬裕(slack; SLi):結點其最遲點節點日程與最早
     節點日程之間的差。

                         SLi  t iL  t iE

     在關鍵路徑(critical path)上,其SLi=0,且結點的
     寬裕日數相當於作業的總寬裕日數。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6
圖6-14   時程的計算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7
所要日數的估算1/2

     所要日數(duration)的估算:通常稱之為「三時估
     計法」(three time estimates),即
        樂觀性估計(optimistic estimate; aij):它是指作
        業在最佳條件下完成時,所需的時間,也就是
        最短的時間。
        一般可能性估計(most lively estimate; mij):它
        是指作業在相同條件下重複多次所呈現的數
        值,通常以眾數表示。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8
所要日數的估算2/2

     悲觀估計法(pessimistic estimate; bij):它是指作業
     在最悲條件下完成時,所需的時間,也就是最長
     的時間。從以上三種估計求期望值Dij
                     1
                Dij  (aij  4mij  bij )
                     6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9
眾數

    頻   6
    率   5
        4
        3
        2
        1
                                                          時間
              1    2     3   4     5     6    7   8   9

                                 圖6-15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0
一
         般
   樂     可     悲
   觀     能     觀                 3-6-9
   性     性     性
   估     估     估    1                          2
   計     計     計
                             1-2-3                   1-1-2
       1-3-8
                   5-6-7
         3                         3                   3
                                       2-4-8 2-4-9
                         5-6-9
                                           3

                   圖6-16    三時估計法的PERT網狀圖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1
PERT與成本控制

     PERT/COST:
        以單位作業為基礎,達成生產製造的合理化
        從工程管理所發展出來的成本合理化方法
        透過對作業時間的控制,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2
預算超過額
      成
      本                     現
                            在
                            時              日程的延遲
                            刻
                                         今後的預測

                  預算曲線
                                預算剩餘額




          實際額                   預算超過額

                                對完成作業的
                                當初估計額
                                                 時間

               圖6-17      PRRT/COST的預算控制圖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3
要徑法1/2
     CPM與PERT最大的差異處在於:
        CPM :作業導向 (activity-oriented),它先調查
        各作業所需要的日數,對成本的關係試圖在最
        低成本下縮短工期;
        PERT:事件導向(event-oriented),其研究方向
        有二:
           為將直行工程轉入並行工程,
           以極限路線為中心;試圖縮短作業日數。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4
要徑法2/2
     在求解CPM時,要先認識下列幾個關鍵性名詞:
        標準所需日數(normal duration; Dij):標準狀態
        下,進行某項作業所需的時間。
        標準成本〔normal cost; C(Dij)〕:以 Dij 進行
        作業所需的成本。
        緊急所需日數(crash duration; dij):作業時間從
        標準狀態縮短到無法再縮短的作業所需時間。
        緊急成本〔crash cost; C(dij)〕: 緊急所需日數
        所需的直接成本,如表6-2。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5
表6-2 緊急成本的估算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6
B,6                     D,2


     A,4                                        F,6

                          C,2         E,7

     說明:A, 4:作業(activity);A:作業編號;4:所需時間
     A→B→E→F為緊要路徑

                         圖6-18   CPM的應用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7

More Related Content

PPTX
Sekolah Sabat - Triwulan 3 2022 - Pelajaran 11
PPTX
Sekolah Sabat - Triwulan 3 2024 - Pelajaran 12
PPTX
Sekolah Sabat - Triwulan 2 2025 - Pelajaran 13
PPTX
Sekolah Sabat - Triwulan 1 2024 - Pelajaran 1
PPTX
Sekolah Sabat - Triwulan 2 2024 - Pelajaran 8
PPT
專案管理Chap06(2009)
PDF
PPT
Ch17
Sekolah Sabat - Triwulan 3 2022 - Pelajaran 11
Sekolah Sabat - Triwulan 3 2024 - Pelajaran 12
Sekolah Sabat - Triwulan 2 2025 - Pelajaran 13
Sekolah Sabat - Triwulan 1 2024 - Pelajaran 1
Sekolah Sabat - Triwulan 2 2024 - Pelajaran 8
專案管理Chap06(2009)
Ch17

Viewers also liked (12)

PPT
2.5.1 進度管理電腦化
PDF
P6 Primavera 客户端的安装和配置
PDF
P6 数据库安装和配置
PDF
PPT
Ch19
PDF
PPT
牛奶,謊言與內幕 (1)
PPS
數位學院:瞬間贏得信任的冷讀術
PDF
Pop Up Chocolate Box E A4
PDF
Panda I E A4
PPT
2.2進度排程介紹
PPT
2.3施工進度表之繪製
2.5.1 進度管理電腦化
P6 Primavera 客户端的安装和配置
P6 数据库安装和配置
Ch19
牛奶,謊言與內幕 (1)
數位學院:瞬間贏得信任的冷讀術
Pop Up Chocolate Box E A4
Panda I E A4
2.2進度排程介紹
2.3施工進度表之繪製
Ad

Similar to Ch05 (20)

PPT
团队项目管理
PDF
PDF
PDF
PDF
PPTX
PMP: 專案管理架構(Framework) & 整合管理(Integration Management) Review
PDF
PDF
PDF
PDF
PPT
專案管理(2009) Chap03
PPT
專案管理 結婚
PDF
项目管理
PDF
PDF
PPT
第5章 项目进度和成本管理
PPT
全面项目化管理
PPT
9501 tm-chapter3
PPT
專案管理理論基礎
PPT
1 spmc introduction
团队项目管理
PMP: 專案管理架構(Framework) & 整合管理(Integration Management) Review
專案管理(2009) Chap03
專案管理 結婚
项目管理
第5章 项目进度和成本管理
全面项目化管理
9501 tm-chapter3
專案管理理論基礎
1 spmc introduction
Ad

Ch05

  • 2. 專案的時間管理 6 時間管理的意義 時間管理的方法 專案時間管理的程序 專案時間管理的工具與技術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
  • 3. 時間管理的意義 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乃以系統的方法分 析管理者運用時間的習慣,並發展出一套釐訂工 作的優先順序以達成目標的「工作計畫」(action plan),以避免浪費或延遲時間,提升管理人員及 群體運用時間的能力。 專案經理也有必要瞭解下屬管理時間的習慣,並 且評估他們在時間管理上是否會出現下列的問 題。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
  • 4. 時間管理的方法 時間管理習慣分析 建立工作計畫(action plan) 目標設定 區分優先順序 找出荒廢時間的因素 制訂會議規劃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
  • 5. 建立工作計畫 工作計畫可分類為 長期性工作計畫 短期性工作計畫 每日工作計畫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5
  • 6. 區分優先順序 在區分優先等級時,有兩種方法,一個是ABC 法,另一個是座標法。ABC法係將工作區分為下 列3個等級: A等級:最重要的工作 B等級:次要的工作 C等級:不重要的工作 至於座標法,則如圖6-1所示,按工作重要性及 處理時間區分為以下4類。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6
  • 7. 第 III 類 : 重 第I類:重要 第 IV類 : 重 II 類 要性低,處 性高,處理 要性低,處高 理時間短 時間短 理時間長 重 要 性 等 級 I II III IV 處理時間 圖6-1 工作優先等級分類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7
  • 8. 找出荒廢時間的因素 這些荒廢時間的因素,可依管理的功能區分,如 表6-1所示。 表6-1 荒廢時間的因素分類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8
  • 10. 制訂會議規劃 五種不同的會議種類: 提供資訊的會議:其目的在交換資訊與建立資訊 管道。 解決問題的會議:在尋求可行的方案。 決策性會議:在決定應執行的方法。 規劃性會議:其目的在規劃未來的方案與抉擇。 評估性會議:審查已執行方案的結果,並將焦點 投注於未來。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0
  • 11. 圖6-2 專案的時間 管理程序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1
  • 12. 專案時間管理的程序 程序(五):時間控制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輸入「時間控 應用「時間控 輸出「時間控 制」所需資料 制」的工具 制」的結果 專案時程表 改進報告 提出時程變更申請 時程管理計畫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2
  • 13. 專案時間管理的程序 程序(五):時間控制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輸入「時間控 應用「時間控 輸出「時間控 制」所需資料 制」的工具 制」的結果 時程變更控制系統 改進報告(來自步驟1.)的評估 新增的計畫 應用專案管理軟體 時程儲備區(schedule reserve)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3
  • 14. 專案時間管理的程序 程序(五):時間控制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輸入「時間控 應用「時間控 輸出「時間控 制」所需資料 制」的工具 制」的結果 修正的專案時程表 改正行動 經驗累積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4
  • 15. 專案時間管理的工具與技術1/2 專案管理循環(project management cycle)包含: 計劃(planning) 設 定 目 標 , 定 義 專 案 的 內 容 及 規 劃 出 箭 線 圖 (arrow diagram) 。 排程(scheduling) 時間估算、時間精算和工作排程。 控制(control) 進度查催、資料更新、和成果報告。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5
  • 16. 專案時間管理的工具與技術2/2 箭線圖 計畫評核術 要徑法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6
  • 17. 箭線圖 箭線圖(Arrow Diagram):係用來顯示工作的優先 順序與完成期之間的關係。 在 PERT 與 CPM 裏 為 了 表 示 各 個 作 業 , 以 箭 線 (arrow)表示作業(job or activity)。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7
  • 19. B C 3 A D E F 1 2 4 5 6 圖6-8 作業的先後順序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19
  • 20. 1 2 G G1 G2 1 2 3 H 4 圖6-9 作業的適當分解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0
  • 21. A C X Z d B Y 圖6-10 通常出現的箭線圖錯誤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1
  • 22. A A 2 d B B 1 3 1 2 說明:藉虛線作業d,區分結點之間的關係:A、B 之間沒有順序關係,可以獨立執行,稱之為 並行作業(parallel activity)。 圖6-11 虛作業的說明(一)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2
  • 23. C E C E 1 2 5 1 4 3 D F D F 3 4 6 2 5 不合適的(因為F僅與 D有關,與C無關) 說明:C、D必須在E開始之前完成,F在 D完成之後應儘速開始。 圖6-12 虛作業的說明(二)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3
  • 24. 1A A B 1 2 3 1 2 3 C 1B 說明:為了維持箭線的唯一性,避免結點號碼重複。 圖6-13 虛作業的說明(三)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4
  • 25. 計畫評核術1/3 計畫評核術(PERT):是專案管理的計劃、牌成與 作業控制的工具,他與要徑法(CPM)具有相同的 理念。PERT在應用時有幾個原則: 計劃及評核為管理部門的職責,不能委諸於設 計部門。 PERT的執行要點為經濟而有效的達成任務, 常需調整組織體系與指揮權,另按任務作適切 的編組。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5
  • 26. 計畫評核術2/3 組織的管理階層須累積經驗,以運用此類動態 管理工具。 專案經理需瞭解PERT的功能,並且能適切的 運用。 若無必要,毋需預估加班趕工,以從容地應付 情況的變化。 以工作進度報告,作為上下溝通的工具,未進 一步確認之前,勿單純憑此考核。 須隨時修正估計,勿憑不準確的估計而執行。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6
  • 27. 計畫評核術3/3 茲分段說明PERT的計算如後: 結點日程 作業的日期 所要日數的估算 PERT與成本控制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7
  • 28. 結點日程1/3 起點:作業開始的結點 終點:作業結束的結點。 合流點:如圖 6-8 所示。 分歧點:如圖 6-9 所示。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8
  • 29. 結點日程2/3 最早結點日程(earliest node time;t iE ):為出發點 與結點所聯結日期之長日期者,定義如下: t iE  0 j ( i , j )P  t E  max t iE  Di , j  ( i , j ):作業 ( j  2, 3, , n) t iE:從 i 結點開始的作業,最早只能從該日開始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29
  • 30. 結點日程3/3 最遲結點日程(latest node time;t iL ):各結點最遲 L 須何日以前冊始,求 t i 時,可以從最終點倒回計 算。 t n  t n ( n為最後結點 ) L E j L ( i , j )P  t E  max t k  D j ,k  ( j  n  1, n  2, , 2,1) t iL:在 i 完成的作業,最遲須在該日完成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0
  • 31. B C 3 A D E F 1 2 4 5 6 圖6-8 作業的先後順序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1
  • 32. 1 2 G G1 G2 1 2 3 H 4 圖6-9 作業的適當分解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2
  • 33. 作業的日期1/4 最早冊始日程(earliest start time, ESij):ESij  t iE 最遲完成日程(latest finish time, LFij):LFij  t L j 最早完成日程(earliest finish time, EFij) 最遲開始日程(latest start time, LSij) EFij  ESij  Dij LSij  LFij  Dij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3
  • 34. 作業的日期2/4 總寬裕日數(total float; TFij):最遲開始日與最早 開始日之差 即LSij  ESij  TFij 或TFij  LFij  EFij 自由寬裕日數(free float=FFij):結點 i 以最早開始 日,結點 j 也後最早開始日為前的寬裕日數稱之。 FFij  t E  t iE  Dij j   t E  t iE  Dij j   t iE  EFij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4
  • 35. 作業的日期3/4 關鍵作業(critical job) 當TFij = 0 時稱之 關鍵路線(critical path; CP):以關鍵作業連成的 路線稱之,在此路線上的作業,其寬裕日數均為 0,且此路線上的作業,其所要日數的總和等於工 期;製圖時,以粗線表示之。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5
  • 36. 作業的日期4/4 寬裕(slack; SLi):結點其最遲點節點日程與最早 節點日程之間的差。 SLi  t iL  t iE 在關鍵路徑(critical path)上,其SLi=0,且結點的 寬裕日數相當於作業的總寬裕日數。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6
  • 37. 圖6-14 時程的計算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7
  • 38. 所要日數的估算1/2 所要日數(duration)的估算:通常稱之為「三時估 計法」(three time estimates),即 樂觀性估計(optimistic estimate; aij):它是指作 業在最佳條件下完成時,所需的時間,也就是 最短的時間。 一般可能性估計(most lively estimate; mij):它 是指作業在相同條件下重複多次所呈現的數 值,通常以眾數表示。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8
  • 39. 所要日數的估算2/2 悲觀估計法(pessimistic estimate; bij):它是指作業 在最悲條件下完成時,所需的時間,也就是最長 的時間。從以上三種估計求期望值Dij 1 Dij  (aij  4mij  bij ) 6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39
  • 40. 眾數 頻 6 率 5 4 3 2 1 時間 1 2 3 4 5 6 7 8 9 圖6-15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0
  • 41. 般 樂 可 悲 觀 能 觀 3-6-9 性 性 性 估 估 估 1 2 計 計 計 1-2-3 1-1-2 1-3-8 5-6-7 3 3 3 2-4-8 2-4-9 5-6-9 3 圖6-16 三時估計法的PERT網狀圖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1
  • 42. PERT與成本控制 PERT/COST: 以單位作業為基礎,達成生產製造的合理化 從工程管理所發展出來的成本合理化方法 透過對作業時間的控制,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2
  • 43. 預算超過額 成 本 現 在 時 日程的延遲 刻 今後的預測 預算曲線 預算剩餘額 實際額 預算超過額 對完成作業的 當初估計額 時間 圖6-17 PRRT/COST的預算控制圖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3
  • 44. 要徑法1/2 CPM與PERT最大的差異處在於: CPM :作業導向 (activity-oriented),它先調查 各作業所需要的日數,對成本的關係試圖在最 低成本下縮短工期; PERT:事件導向(event-oriented),其研究方向 有二: 為將直行工程轉入並行工程, 以極限路線為中心;試圖縮短作業日數。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4
  • 45. 要徑法2/2 在求解CPM時,要先認識下列幾個關鍵性名詞: 標準所需日數(normal duration; Dij):標準狀態 下,進行某項作業所需的時間。 標準成本〔normal cost; C(Dij)〕:以 Dij 進行 作業所需的成本。 緊急所需日數(crash duration; dij):作業時間從 標準狀態縮短到無法再縮短的作業所需時間。 緊急成本〔crash cost; C(dij)〕: 緊急所需日數 所需的直接成本,如表6-2。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5
  • 47. B,6 D,2 A,4 F,6 C,2 E,7 說明:A, 4:作業(activity);A:作業編號;4:所需時間 A→B→E→F為緊要路徑 圖6-18 CPM的應用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的觀點 Chapter 6 專案的時間管理 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