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研究所 《上海教育科研》杂志 胡兴宏 2003 年 3 月
一、对学校教育科研的 基本认识
(一)一些有争议的说法 二十年前的说法—— 教研和科研“先打架、后分家”; 十几年前的说法—— 群众性教育科研是搞“群众运动、运动群众”, 学校教育科研的“低层次重复”;
几年前的说法—— 学校教育科研是“锦上添花”、“远水不解近渴”; 现在的说法—— “ 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教育科研是水平线”,  “ 请专家指导,争取立项”……
涉及的问题 学校教育科研的性质是什么 (以前的说法:运用科学方法探索教育科学未知领域的认识活动)? 学校教育科研的任务是什么 (获得关于教育科学的新的知识,还是改进自己的工作)? 学校教育科研的内容是什么 (课程、教学、德育等是不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内容)? 学校教育科研的方式与方法是什么?如何表达学校教育科研的成果? 如何看待学校教育科研中的创新?
(二)学校教育科研的性质和特点 所谓“学校教育科研”,就是指学校教育工作者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开展的有计划的探索性实践。 “ 学校教育科研”与“群众性教育科研”、“校本教育科研”、“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都是同义语。
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特点 针对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着眼于改进工作 经常性的反思、总结 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引领 有效的分享与合作
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的比较   ([英]伊恩 . 麦吉尔等:《行动学习法》) 共同处——“基于同一学习循环”(体验、理解、计划、行动),“对从以往经验中学习给予特别的关注”,“都有一个行动与反思的阶段” 不同处——行动学习:“研究不是主要目的”,“本质上是一个团体学习的过程”
(三)学校教育科研的任务 1992 年我的认识—— 1 、提供关于教育的有意义和可靠的新知识(基本职能); 2 、为教改实践服务(派生职能); 3 、提高研究者自身素质(附加职能)。
三年前我的认识—— 发现规律,获得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 改进工作,获得教育质量提高的成果; 提高自我,获得学校、教师发展的成果。   其中“改进工作”居于中心位置,“改进工作”又与“提高自我”融为一体。
现在的一些想法 1 、我们不必过多地从获得“科研成果”的角度来关注学校教育科研,学校教育科研的基本任务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系统的重构。 剑桥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学校改进研究小组”提出: ( 1 )把学校改进作为教育改革的战略手段 ( 2 )学校改进是关于通过致力于教学改革和它所需的支持条件以提高学生成绩(广义的)的行动
2 、不同学校、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任务是有差异的。 学校发展阶段: 新建学校或薄弱学校——合格学校——有特色的学校——全面优质的学校 教师成长阶段: 职初教师——经验教师——专家教师
3 、目的、任务不同,方法、要求也不同 例如写案例的目的—— 个人反思的载体 理论研究的素材 他人学习的范例
4 、探索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在日常工作中的自然积累 有计划的业务学习(听和读) 着眼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探索性实践
5 、如何理解学校教育科研中的创新 ( 1 )追求与教育理论工作者不同的目标,在各自不同的层面上创新: ( 2 )创新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上; ( 3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中也包含着创新; ( 4 )教师主动构建个人的专业内涵,发展他们的个人理论。
(四)学校教育科研的 主要形式 课题研究 学校发展规划研制 课程开发、管理改革、校园文化建设 教育教学的展示、观摩和研讨活动 可以通俗地统称为“做项目”
学校、教师做项目的要求—— 1 )从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出发,提出项目,设计问题解决方案; 2 )在研究过程中,根据教育工作的实际进展不断修改、调整方案; 3 )把教师(研究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与研究活动的有效展开结合起来; 4 )需要通过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经验和理性认识,取得比较切实的教育效果,来显示研究的成果。
二、近年来基础教育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一)应对课程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会带来的变化 1 ) 课程目标: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   学会学习,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 ) 课程结构: 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  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 课程内容: “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   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
4 ) 课程实施: 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机械训练 -->  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处理信息、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能力; 5 ) 课程评价: 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 ) 课程管理: 过于集中 -->   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
2 、新一轮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讲究平衡与结合 课程结构——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平衡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平衡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平衡
课程目标—— 打基础与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平衡和结合; 认知发展与情感体验的平衡和结合; 多元智能的发现和开发。
学习内容—— 书本知识学习与行为实践活动的平衡和结合 事实知识、原理和规则知识、方法策略知识学习的平衡和结合
学习途径—— 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平衡和结合 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平衡和结合 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学习方式 —— 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平衡和结合; 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平衡和结合
3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另一个特点   ——不确定性增加 旧的基础教育课程—— 统一内容、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关注学生单方向发展目标定位,重书本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学生被动的学习,单向的信息传递   ——确定性特征明显;
新课程—— 教学目标和结果的多元取向,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个别化教学和教学对象的流动性,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方法运用上的自主性,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评价标准的弹性化和多元化,多向的信息传递等等  —— 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教师、学生面临“重新洗牌”(新的课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挥不同优势的机会) 大家关注的目光集中到强调学校、教师自主开发的、更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注重体验的、突出探究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上。
(二)聚焦课堂 让学生学会在多种情境中学习 让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方式学习 尊重学生差异,并把它作为资源加以开发 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水平……
—— 核心问题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读写的基础不单是言语,还有表象,它涉及形象 和屏幕的表达和解读,信息量大为增加,应强调  信息导航搜索能力  推理不只是逻辑演绎,而且与利用手头的资料、  数据作出推断更加相关,应重视对资料、数据的 质量与可信度的判断能力 学习不仅是听讲,还要基于研究、发现或实验, 它们将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学习的价值不单是传承知识,而且要体现知识的 创造与共享,这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 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 主动性( 我要学 )、 自主性( 我能学 )、 差异性( 按个性化的方式学 )、 体验性( 在亲历和体验中学 )、 探究性( 在解决问题中学 )。
—— 教改实践需要平衡兼顾的智慧 教改实践要有不走极端而达到顶尖的集其大成的智慧
(三)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育教学工作、教育科研、进修学习三位一体的校本教师培训体系
1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变化 ( 1 )从课程开发实施的角度看 : 执行者 --> 决策者、研究者 ( 2 )从师生关系看 : 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 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资源人”
2 、新课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 基本途径 —— 在探索性教育实践中与学生一起成长 ( 1 )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是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而这一转变必须在教师自身的实践探索中才能真正实现; ( 2 )面对新的课程环境,教师可以利用的现成经验很少,必须不断主动探索、经常反思总结;
( 3 )新的课程结构、内容为教师自主性的发挥留下了余地,也对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者提出了要求; ( 4 )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在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中构建和发展,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需要有一个实践体验的过程; ( 5 )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必须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速度,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地区教育发展的均衡化问题 各学段教育发展均衡化问题 校际差异问题 学生个体差异问题
(五)现代学校发展(学校改进) 学校发展状态的诊断与评估 学校发展目标系统与形象设计 学校组织文化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建设 基于校本研究的学校发展模式 现代学校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
(六)信息技术教育 普及信息化知识; 信息科技课程教材体系建设; 教育信息化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探索现代信息环境下的教育新模式; 优秀教育资源共享……
(七)双语教学 在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进行的、使用非母语的教学,称为双语教学。 三种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式:“浸身目标语”、“双语过渡”、“外语渗透”; 双语教学的目标及评价 双语教学的师资……
(八)应对信息化社会与经济全球化的中小学德育及其实效性 (九)中小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 (十)学校和社区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
三、中小学和教师选择科研课题的策略
学校和教师工作中需要解决的 实际问题是—— 已有的经验如何提升、扩展; 面临的突出困难如何克服; 如何把握形势,争取领先一步; 如何找到改革的深化点,跃上新台阶…
1 、从自己(或本单位)已有的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 ( 1 )成功经验一般都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当然还需要提炼) ( 2 )成功经验往往包含着实践者的创新,有助于形成特色 ( 3 )由成功经验生长出的课题实践和研究的基础较好
杨浦区杭州路第一小学:“小学诗歌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浦东新区的一所小学:“小学生读报素质的培养”
2 、从当前学校教育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 ( 1 )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教育科研也要解决问题,将两者结合起来,是学校发展的最好出路。 ( 2 )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往往是具有普遍性,取得了突破,对教育发展的贡献大,易受社会注目 。
闸北八中 :  “ 成功教育” 马桥强恕中学 :  “ 农村中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3 、从国际、国内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中寻找挂钩点 ( 1 )具有前瞻性 ( 2 )实践起点高 ( 3 )社会影响大
华东师大一附中  “高中学生跨学科研究活动” 闵行中学  “中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
4 、从当代教育理论和其他科学理论中寻找支撑点 ( 1 )理论具有深刻性和普遍适用性,能较好指导实践; ( 2 )易构建有深度或系统的实践体系。
达尼洛夫“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是教学过程展开的基本动力”的论述成为“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理论支撑。 有所学校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的对话关系,进行了中学“对话教学”的研究。
谢  谢

More Related Content

PPT
六合彩
PPT
香港六合彩
PDF
浅析高校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的原因及对策
PDF
学与教的新方式
PPT
ipwytcd
PPT
六合彩
PPT
Crederity HR Survey Results 2008 - 2009 - Acceptance of pre-verified resume c...
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浅析高校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的原因及对策
学与教的新方式
ipwytcd
六合彩
Crederity HR Survey Results 2008 - 2009 - Acceptance of pre-verified resume c...

Viewers also liked (6)

PPS
ARCIMBOLDO, Giuseppe, Featured Paintings in Detail, (1)
PPT
香港六合彩
PPT
Programmazione di scienze 3 c
PPT
CO2, Effetto Serra e lo sviluppo sostenibile2
PDF
20 Agosto
PPTX
Life Cycle Management (LCM) of fleet of transformers with insulating fluids
ARCIMBOLDO, Giuseppe, Featured Paintings in Detail, (1)
香港六合彩
Programmazione di scienze 3 c
CO2, Effetto Serra e lo sviluppo sostenibile2
20 Agosto
Life Cycle Management (LCM) of fleet of transformers with insulating fluids
Ad

Similar to 香港六合彩 (20)

PPT
第五章 现代教师与学生
PDF
《静悄悄的革命》
PDF
《静悄悄的革命》
PPT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PPT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PPT
造就名师团队之路
PPT
香港六合彩
PPT
香港六合彩
PPT
香港六合彩<六合彩
PPT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PPT
Chinaedu
PPT
Chinaedu
PPT
香港六合彩不能说的秘密
PPT
香港六合彩
PPT
个别化教学1
PPT
香港六合彩
PPT
香港六合彩
第五章 现代教师与学生
《静悄悄的革命》
《静悄悄的革命》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造就名师团队之路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六合彩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Chinaedu
Chinaedu
香港六合彩不能说的秘密
香港六合彩
个别化教学1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Ad

香港六合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