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紅花。革命
                      /與那無止盡的悲傷




                序章:悲劇
  一九八八年九月十八日,一群滿懷期盼   禱,而當翁山蘇姬在危機四伏的軍隊虎視之下
的群眾呼朋引伴的走上了街頭,向他們的    短暫的現身並給與群眾鼓勵後,所有人忍不住
政府索求著「實行民主」的承諾,一切是如   酸了鼻子和眼眶,儘管那些槍管威脅之下的氣
此和平的在進行著,一隻被士兵托著的槍管   氛是多麼的令人不安。而和平的落幕正如交響
突然向眼前的群眾送出了子彈,於是在錯愕   樂的第一小節般的暗伏著後頭的驚駭。
與驚惶交錯之下,一場慘絕人寰的殺戮開始
了。槍彈、鮮血、民主是主絃律,而那之後   九月二十三日
共計的三千多具屍體是悲痛的背景色調,然     這群紅色的抗議隊伍似乎擴大了,一共是
而這件刻在歷史上的血痕或許只能化為倖存   由兩萬名的佛教僧侶所組成,一樣的訴求由領
者的口語、文字,甚至它可能被否認、掩埋   袖大聲的開始宣告給上頭聽,保證謹守遊行的
的危機依舊存在,但若干年代之後的科技發   和平本質,但他們希望換求到軍政府的和平和
展開始送入了這個喚做緬甸的國家,同樣的   解、展開對話,甚至是釋放遭到軟禁的翁山蘇
由槍彈、鮮血所交織的人民冤屈都有了具    姬。他們勇敢的發聲了,但報導中的另一個主
體化的能力,它們成了電視裡的主角,從照   角卻是異常的沉靜,在完全不見的黑暗中準備
片、報紙開始直達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向所   著他的下一步。
有的人討救著一個正義。
                      九月二十四日
  於是時間來到了二零零七年,一個近在     黃金周末已過,組成街頭的抗議人潮並未
我們身邊的時間點,有幾個記者賭上他們的   回到他們的工作崗位,仰光街頭上的人數暴增
性命進入緬甸,自仰光街頭把一道道的訊息   為約十萬人在各地集會,而就在那個傍晚,軍
傳出,先是九月二十二日那天,由上千名身   政府的忍耐線終於到了頂端,一則要求僧侶遠
著紅色袈裟的僧侶口誦祈求和平咒語來到了   離政治的警告宣言由緬甸國營媒體發出,像頭
遭拘禁的民主精神象徵-翁山蘇姬寓所前祈   隨時撲出的猛虎在暗夜中露出的陰森利齒警告
著他的敵人。                    中包含的三具身著紅色袈裟屍體造成了越發不
                          可收拾的暴怒,因為那意謂著最受敬重的道德
九月二十五日                    權威已受到了傷害,而那些罪惡的殺戮者都該
  軍政府派出了官員代表上街巡視,看到的      下地獄。面對這些恍若一九九八年的前奏,分
是滿街上萬依舊盤據不願離去的群眾,而那       析家溫明憤慨的稱讚這群滿載勇氣的僧侶與群
為數三萬名的紅衣僧伽顯眼的遍布在緬甸街       眾,但也替他們需要重蹈一九九八年的那條必
頭,對照著兩邊益發強硬的態度,如緊繃的弦      經血路感到悲傷。
那樣懾著每一個人的心坎。
                          九月二十八日
九月二十六日                      風聲鶴唳的氛圍壟罩全緬,手持槍械的軍
  棍棒、催淚彈,對空鳴槍開始作用在示威      隊開始闖入大街小巷,緊接著,做為和國外連
群眾單薄的身體上,於是第一個犧牲者倒下       線的新聞也遭到了封鎖,甚至連網路連線也被
了。佛塔、寺院、民運團體總部的外頭開始被      切斷,於是一個化外國度就這麼開始孤立。到
龐大的軍警所包圍,五人以上禁止集會的禁令      了夜暮低垂之時,君政府部隊開始了突襲行
緊接著被釋出,而群眾的熱血正在沸騰,他們      動,讓數千名的僧侶和學生在茫不知所以然的
湧向仰光各                     情況下進了監獄。「番紅花革命」的主角在眾
地並開始大聲叫囂辱罵著軍隊,秩序正伴隨民      目睽睽之下,衣服被強行剝去,用肉身來接下
心走向失控的混亂中。                士兵的殘酷毆打、踹踢和羞辱而遍體麟傷,那
                          些正在攀升的罹難者數字,隨著災難的本貌在
九月二十七日                    當事人一個個個的消失到未知的地方,一場災
  由上頭傳來的「最後通牒」預告著即將出      難正式的在名為緬甸的土地上染上怵目驚心的
現的「極端的行動」,4、100、300分別是代   紅。
表三個統計數字-死亡、受傷、逮捕,而那其
第一章:源起。將滅

   在中南半島的西部,做為西藏高原和
馬來半島的中間站,在它的西北與印度和孟
加拉逢上了線,東北則是和那強而有力的
老母雞-中國為鄰,還有東南方長久以來
有著密不可分關係的泰國。孟加拉灣和安曼
達海環抱著沿海地帶提供了絕佳的海灣,所
以豐富的魚產和色澤透亮的珍珠不斷的由沿
海地帶送出,身處熱帶季風氣候區的一員,
稻米、麥子等多樣產物一樣也不缺的在這塊
土地上茁壯,更帶來了各種令人眼花撩亂的
樹種一整片浩浩蕩蕩的成了緬甸國土上的綠
意,也是國內的重要資源。經過幾個世紀的
板塊運動,地層底下的也是孕有著精彩,有
閃耀得眩目寶石,還有現今最珍貴的原油,
源源不絕的送入了輸送管中,是個擁有極佳
條件的地理位置,搭配上豐富的那些民族-
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那
族、孟族、若開族一塊塊的拼成了緬甸的文
化多樣性,共計五千五百四十萬的人口。
  
  而它的過去似乎不是平順的,也或許是
它的美招來了英國人,在尚是封建王朝之時
的三次侵入,次等殖民地的痛從此如揮之不
去的夢魘,群起的民族情感讓一群軍人聚
首,而其中又以一名出色的將軍-翁山最為
有擔當和膽識,他私下和日本協約以換取英
國的離去,而日本也如約的以洪水猛獸之姿
進入,順利地送走了與緬甸牽扯已久的英
國,但再來這位來自北方的嬌客似乎戀上了
這片土地的絕佳戰略位置、取之不盡的天然
資源和原油等,於是被飢餓的猛虎盯上的肥
肉又陷入了另一個悲悽,位居日人所封冊的
高美職位的緬人開始感到疑惑,日人所給予
的允諾自主難道不是本來即有的權力?那又
何須由一個外來侵略者付與?於是血與淚依
舊流在每一個期盼自由的明天,直到
一九四五年的某天,身為同盟國的一員
的英國打著國際自主的正義牌替他們趕
走了日本,而偉大的人物-翁山卻突然
遭到暗殺,在他還未能將再次降臨的英
國驅逐走就嚥下了最後一口氣,但它最
終仍從英國議會手中取得等待已久的獨
立自治權,權力使人腐化,得之不易的
自由權開始在流亡的內戰中遭到狠狠蹂
躪。
  
  共產曾在戰役後在這個地方茁壯,
似是與那同舉著社會主義旗幟的鄰近大
國有條線居中牽引著,開始見到了木
材、原油從國內運了出去,換成了一支
支於民生無益的槍枝進入,不難猜測的
是這之間在玩弄的是利益交換的遊戲,
而對象躲藏在幕後的更是無法估計,事
出必有因,擁有著足以炫耀國際的先天
優良環境,但緬甸依舊在科技已深入國
土的時代裡飢餓,資對人民來說是可見
不可觸及的悲哀,彷彿這塊土地所供養
的並非己方人民的溫飽,而是那些國外
利益者貪得無厭的野心,一部分割的國
家史讀來是多麼的令人悲痛。續看近來
在緬甸境內發聲的大洪災,讓人驚訝的
死亡數字似乎不曾在其它同時代的國家
中出現過,而那些該出現來保護人命的
防洪、排水措施到哪去了?所有人心知
肚明這些令人髮指的始作俑者在做些什
麼,他們正在一手編寫國家的自我毀滅
史。

 
左圖:軍政府領導人丹瑞



             第二章:那些名為罪惡的


                                    上圖:受困於機場的外援物資




  內戰的那年,一個曾賦予緬甸希望的政黨-翁山所創的「人民自由聯盟」無可避免的分裂了,首先是個叫
尼溫的軍事強人發動政變奪權,廢除聯邦憲法,成立「革命委員會」,於是一個可怕的夢魘開始罩上所有的緬
人。
  一個只用欲望所構造的政府回饋給人民的是貪污腐敗、毒梟猖獗、經濟蕭條,短短不到幾年,就讓這個國
家成為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於是在極肚痛苦之下的受害者迫不得已的再起反抗+,血腥鎮壓首次降臨而下,
由另一個同性質的「蘇貌將軍」繼續接掌獨裁的舵,進一步讓政治發展為民主的大忌-一黨專政,這新政權持
續的與民主反抗,給予人民暗無天日的未來。一九九零年一個載著人民心聲的政黨-「全國民主聯盟」獲得壓
到性的選票,但軍政府死守之下的政權依舊離他們有萬里之遠,甚至軍政府把這極帶有威脅氣氛的民盟領導
人-翁山蘇姬所有的活動都禁止了,開始了長達十八年未曾間斷的監視囚禁,這樣的手段對付一個手無寸鐵的
弱女子,僅僅為了求一個永保王位的安逸罷了。
  
  丹瑞上台,又有「鐵腕將軍」這稱號的他繼續打擊著人民的希望,除了承襲前人前人讓所有資源發揮最大
利益極限之外,更不忘進一步鞏固軍政府飽受批評且岌岌可危的政權,甚至更讓這些利益公然的進入他的私生
活,於是這些消息如利箭滿天般的飛下並刺痛著每一個人民的心。

 丹瑞將首都遷向更為偏僻的一個小鎮內,一個易守難攻的的新都,戰略價值利益考量更甚於以經濟為考量的
仰光舊都;丹瑞的孫子備受國家禮遇,有直升機接送,有人為他專程清空上課道路上的所有不雅-垃圾和攤
販,讓他有權力選擇想要的同學和老師,更有全天候的保鑣陪同;因為一句暗諷「丹瑞是個權力瘋子」的詩句
而被捕入獄……。新聞剪影在萬分辛苦的禁令底下忠實的呈現一個野心狂人如何試圖建造一個只屬於他的王
國,為了隔覺這些反抗與爭論,他甚至斷了全緬甸和國外的聯繫,讓他的人民陷入孤苦無助的化外之地。再次
的談及那令人心碎的洪災,那些流離失所、飽受飢餓而痛不欲生的事實都已經擺在眼前,所有人不解為何成堆
急欲拯救近乎枯竭的性命的美援糧食還被阻撓在機場,甚至還有人藉此發災難財。
  
  人道在這國家似乎不受用,緬甸軍政府雇用一群上天真無邪的孩童,將槍把放上了他們的手,要他們以一
身的未經世事來經歷人生最痛苦的殘酷,他們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即使他們送走了一個生命。政治犯也
是野心的犧牲者,他們大部分是所謂的「民運分子嫌疑者」,莫名的在半夜被捕入獄,沒遭處決已是大幸,但
活著入獄卻是一種折磨-毆打、凌虐、沒有床位、也沒有任何禦寒的衣物,在寒冷的冬夜,他們冷得直打哆嗦
甚至凍死,過著比高官所養的一隻狗還要不受重視的命運,儘管他們有些只是日出而作的平民罷了。
第三章:無法停止的反抗
                右圖: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翁山蘇姬




  誰不想要安居樂業的安逸?又有誰喜愛成天活在與政府分裂的痛苦中?但在一個連基本權力都無法得到保
障的國家,反抗這樣的行為卻成了一個使命,在這群人沸騰的血液中奔馳,他們是-民運分子。
  
  在這地方的反動勢力主要來源是國內的最高學府-仰光大學,在蠻橫的資訊組斷政策之下,僅有這塊尚在
進步的領域能夠賦與學生來自國外的思想、制度,所以他們更厭惡自己國家的殘敗,因之未能如書中那樣的完
好,給予人民希望,這樣複雜的情感交織之下,大學生放棄了對未來的準備和他們的青春,加入了學運爭取著
他們渴求的-民主。而另一個更為壯大的團體就是全國民主聯盟,他們吸收進了前面所談及的民運分子,共同
向一個遙不可及的希望追尋著,即使那是需要以多少的生命做為代價。做為一個反抗勢力,隨時都要有就此被
殲滅的打算,在軍政府所設下天羅地網之下,他們在挪威設立一個電台負責接收國內的訊息。
  
  不同於一九九八年的那場血腥,三千多人的死去是在事後多日才漸漸的曝光,由流亡學生所創立的「緬甸
民主之聲」在部隊的火力甫開時就立即透過全球的電視畫面和照片揭露著這罪惡,透過行動電話傳給了記者。
因為這些在緬甸境內約三、四十位的地下記者,造成的是事件提早曝光結果,讓軍政府意識到了自制的重要
性,也挽救回了更多可能的傷亡者,儘管遭遇多次軍政府的訊息干擾,他們還是在苦撐,因為他們所做的一
  
切,能讓已發生的罪惡不至於失去蹤影,至少在軍政府無法觸及之處還有個正義的存在。

   佛教在緬甸是自古以來的傳統,它就像是儒家思想深入中國文化般的存在緬甸,也因此緬甸有男子自出
生就必為要為一次僧的規定,過了年紀後尚留於寺院中潛修的更是受到所有人的敬重,可在這次的「番紅花革
命」裡,我們見到一群本該了無罣礙的群體走在群眾的前端,極度不尋常的秩序正在擾亂著這國家,而軍政府
正是那秩序的破壞者,之後士兵手提槍枝衝入了寺院、逼迫和尚們還俗,拿棍棒不停的毆打,汙辱他們,任憑
一座座的寺廟成為廢墟,讓人見著一個國家的傳統正在毀去,以人民的信任作為陪葬品。

  這是一個被諷刺以及不和諧給攻佔的國家,它由連隻螞蟻都捨不得傷害的佛家傳統立根,世代的傳承這習
俗,更可以說所有的孩子都是在這樣的文化洗禮下成長的,所以他們也都把出家當成一個成長的必經過程,就
像當兵在男人生命中值得炫耀的那一段過往一般,但難過的是人性的邪惡特質卻也在這地方做了最清楚的演
繹,它促成的殺戮民和不聊生也正在困擾著這個國家。

  一個永遠無法完整的國家,由上位者放任著它的破碎,沒一場悲劇能比它演得還要荒謬、悲切,猶太人為
了一個國家的存在,上至統治者,下至人民皆不為了捍衛這國家的存在而拼命,而緬甸卻偏偏正在成就這樣一
個情形的諷刺,當真擁有之時卻又不懂得珍惜,由翁山創立的軍人領政制度走到如此這般田地,或許他也會後
悔自己的決定。
圖左、下:美國總統布希及第一夫人勞拉皆對軍政府嚴厲譴責




                                 右圖:聯合國特使甘巴瑞



第四章:外頭世界
  


  如果說軍政府的行為是人神共憤的邪惡,那在被        再多國家的怒吼似乎遠不及身邊兩個相依國
他們所刻意圍起的堡壘之外必定有些事在醞釀著,       家-中國、印度來得有影響力,中國、印度與緬甸
那是國際的震怒、譴責、制裁正像那股殷紅血潮般       在貿易上的關連深遠,所有人期待著他們能有所行
迅速渲染開來,而情況終將改變。              動,在利益仁義衡量之間他們依舊選擇默不作聲。
  一如當初在長崎、廣島擲下原子彈的氣魄,美       一九四八年緬甸獨立後,就開始了和中國之間的糾
國早已對緬甸發表多次聲明、警戒,甚至連向來甚       葛關係,軍政府的社會主義和中國搭上了線,當所
少發言的第一夫人勞拉‧布希也發表了要求軍政府       有的責備一致落在緬甸上頭,中國在安理會的作為
下台的宣言,沒人願意再看見更多的犧牲者出現,       卻令人不解,它不支持對緬甸的制裁,憑靠著手上
於是美國總統布希也要求頒布禁止和緬甸進行貿易       的否決權讓制裁無法實行,成了僅能派出甘巴瑞作
的命令,包括了石油木材等大宗,而後更頒布了凍       為代表的局面。
結緬甸高官在美資產和到美旅遊的限制,緊跟在美         駐聯中國大使也僅發表了「希望看到緬甸穩
國之後的是歐盟,兩股龐大的勢力在地球兩端共同       定,並且相信軍政府會人民妥善處理目前的問題」
的發表著他們的憤怒。再來是和緬甸有緊密貿易關       的發言,這樣的一句「希望穩定」,不僅讓人聯想
係的八大工業國的同聲譴責。回到東南亞這一區,       到若干年前中共為換取天安門事件穩定所採取的作
這樣的壓迫讓緬甸所屬的東南亞國協也感到極度羞       法-屠殺,也就是那後來近二十萬具屍體的由來。
恥,被破壞的形象間接的在影響貿易的質量,鄰近       所以根據來自北京傳來當局的最高指示,軍政府在
不遠處的馬來西亞外交部長、東協組織也用力的督       心神領會的第二天就大開殺戒了。無法坐視的美國
促著這個聲名狼藉的同盟國。                和澳洲甚至威脅將抵制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許多
   聯合國駐緬特使因為連續兩年進不了國土而灰      的不利因素在浮出檯面,只希望中國的警覺能換取
心求去,另一個特使卻來叩門了,他是由聯合國所       遲來的援助。
派出的特使甘巴瑞,負載著所有人的希望來到了這         印度和泰國扮演著民運分子天堂的角色,收留
土地上,他要與軍政府最高官員談話,更要與被囚       了這些無家可歸的流亡分子,而以緬甸一九九零大
禁的那個聲音-翁山蘇姬談話,未受到太多阻攔的       選中當選議員為主幹所組成的政治組織更在曼谷的
他在國際的監視下安然歸來,但結果為何?大家都       默許下成立了,得以延續這股勢力。而他們對於緬
等待著軍政府的下一步。                  甸學生節劫機以爭取國際關注的事件也予以從輕發
  日本記者在動亂中遭到近距離槍殺的消息震驚       落。可自古到今,金錢利益總是最現實的,緬甸的
了全日本,不僅出於對人權的心痛,也是出於民族       豐富資源,泰印兩國亦是受惠者,但當他們一表現
情感的驅使,他們也立即派了官員到達緬甸,要求       對民運分子的同情,控制一切局面的軍政府立即予
一個答覆,但依舊不能獲得善意的回應,於是除了       以反擊,資源運輸立即受阻,國內經濟受損之下的
禁止貿易條例之,更試圖停止對緬甸的食物救援,       商人立即群起給予政府施壓,再怎樣的同情心滿載
作為緬甸無動於衷的反擊,可這樣的威脅似乎         也抵擋不了現實的殘酷,於是緬甸又是註定要孤獨
是忽略了軍政府對底下人民飢餓的冷漠無視一貫作       的了。
風了。
  
第五章:何時停止悲傷




  在倫敦,許多的人手捧著蠟燭替遠在千里的那些冤魂,和繼續在奮鬥的那些人祈
禱。七百多名政治犯,軍政府持續的抓人只是為了營造人民的恐懼,讓他們不自覺的
服從,而這些難以想像的非人生活卻是所有緬甸人的共同悲慘際遇,就在你我豐衣足
食、甚至有餘力娛樂享受的任何一刻,緬人悲泣的心靈在祈求著安穩的明天。
  
  大水災發生了,一地漂浮的屍體房屋在腐臭,流離失所的居民躲在暫時的避難
所,挨餓卻等不到外援的食物來填飽肚子,多少人在外頭擔憂著更多的傷亡,而軍政
府這劊子手似的惡魔正在凌虐著他的人民,擋下了資源的進入,他們那些作為政治考
量的藉口句句令人無法容忍。
  
  軍政府想要掃除異己的意圖依舊未變,他們悄悄的封住了這些嘴巴,創造一個虛
有其表的民主象牙塔來欺瞞著他的人民,也試圖欺騙國際上所有監視著的眼光,就軍
政府從頭到尾的反覆無常舉動,無論是真的體恤人民也好,永遠缺乏那份認清事實的
覺悟,這次的反抗事件中讓向來深居簡出的僧伽都成了街頭罕見的景觀,卻被軍政府
解釋為-機會主義者在鬧事,下面的人在浴血般的地獄哭喊,上位者卻還在忙著包裝
自己,讓自己能夠繼續合法的腐敗下去。

  這是個悲劇,劇中的主角卻總是跳脫不出來,軍政府一手殘害著讓他們得以生存
的人民,榨取人民用汗水和淚水硬湊出的稅金,和那些山林萬物間原有的珍貴資源來
填入自己的欲望深淵,自一九六二年軍政府上位以來,這樣的噩夢在每一個領導者的
手中承接著,我們無法了解民初的袁世凱何以在民主早已深入民心之時還妄想發展他
的帝制野心,同樣也不能理解軍政府在背腹受敵的情況下還是緊抓著他們的王位不放
的原因,更無力給予這樣的情況任何改變。
如果說能夠擁有現在就是幸福的了,緬甸人民或許早也不再期待所謂的民主,只要有
那麼一個能夠溫飽的日子能過就足以欣慰了。遙望向東南方那塊土地,只能輕輕祈禱
那些不能瞑目的彈下冤魂能不再背負這沉重負擔,不再徬徨。也獻上最誠摯的祝福給
那片土地上還在奮鬥著的所有壯士們。

  緬甸在哭泣,它的人民也在哭泣,悲傷正無止盡的延伸,而它何時才能停止?
第五章:何時停止悲傷
    在倫敦,許多的人手捧著蠟燭替遠在千里的那些冤
  魂,                     
     和繼續在奮鬥的那些人祈禱。七百多名政治犯,
  軍政府持續的抓人只是為了營造人民的恐懼,讓他們不
  自覺的服從,而這些難以想像的非人生活卻是所有緬甸
  人的共同悲慘際遇,就在你我豐衣足食、甚至有餘力娛
  樂享受的任何一刻,緬人悲泣的心靈在祈求著安穩的明
                                        翁山蘇姬小傳     
  天。                                               一張秀麗端莊的臉總是似有著撫慰人心的作用,
    大水災發生了,一地漂浮的屍體房屋在腐臭,流離                       如有魔力一般的,讓人安心,纖弱的雙肩擔負起全緬
  失所的居民躲在暫時的避難所,挨餓卻等不到外援的食                       甸的重量,雙眼總是毫不畏縮的直視前方,即便是最
  物來填飽肚子,多少人在外頭擔憂著更多的傷亡,而軍                       兇猛的軍政府兵,也不免為這一個氣質所震懾,肅然
  政府這劊子手似的惡魔正在凌虐著他的人民,擋下了資                       起敬,她就是緬甸的傳奇-翁山蘇姬。
  源的進入,他們那些作為政治考量的藉口句句令人無法                          有個舉國皆知的民族英雄-緬甸國父翁山做為父
  容忍。                                            親,雖然作為翁山的女兒的日子只有短短的兩年,而
    軍政府想要掃除異己的意圖依舊未變,他們悄悄的                       後母親多芹琦被任命為駐印度大使,隨母上任的日子
  封住了這些嘴巴,創造一個虛有其表的民主象牙塔來欺                       不得不與祖國告別,開始展轉的在印度的德里,英國
瞞 著 他 的 人 民 , 也 試 圖 欺 騙 國 際 上 所 有 監 視 著 的 眼 光 , 就的牛津等地求學,讀哲學、政治與經濟,儘管去國萬
軍 政 府 從 頭 到 尾 的 反 覆 無 常 舉 動 , 無 論 是 真 的 體 恤 人 民 也里,依舊是念念不忘她的祖國,這也可以從她的博士
好 , 永 遠 缺 乏 那 份 認 清 事 實 的 覺 悟 , 這 次 的 反 抗 事 件 中 讓論文題材正是緬甸文學可看出端倪,後來嫁給了一名
向 來 深 居 簡 出 的 僧 伽 都 成 了 街 頭 罕 見 的 景 觀 , 卻 被 軍 政 府外國教授,共同育有兩子。
解 釋 為 - 機 會 主 義 者 在 鬧 事 , 下 面 的 人 在 浴 血 般 的 地 獄 哭  
喊 , 上 位 者 卻 還 在 忙 著 包 裝 自 己 , 讓 自 己 能 夠 繼 續 合 法 的  
腐敗下去。合法的腐敗下去。                                      一九八八年關鍵的一天到來,她突接獲了母親病
    這 是 個 悲 劇 , 劇 中 的 主 角 卻 總 是 跳 脫 不 出 來 , 軍 政 府危的通知,她立即返國陪伴母親度過最後的歲月,也
一 手 殘 害 著 讓 他 們 得 以 生 存 的 人 民 , 榨 取 人 民 用 汗 水 和 淚在此時,獨裁達二十六年的尼溫將軍宣布辭職,人民
水 硬 湊 出 的 稅 金 , 和 那 些 山 林 萬 物 間 原 有 的 珍 貴 資 源 來 填要求民主的狂潮疾起,於是她毅然背負著父親未竟的
入 自 己 的 欲 望 深 淵 , 自 一 九 六 二 年 軍 政 府 上 位 以 來 , 這 樣事業和人民的心願走向台前,一九九零年她組成的全
的 噩 夢 在 每 一 個 領 導 者 的 手 中 承 接 著 , 我 們 無 法 了 解 民 初國民主聯盟獲得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席次,於是開始為
的 袁 世 凱 何 以 在 民 主 早 已 深 入 民 心 之 時 還 妄 想 發 展 他 的 帝軍政府軟禁在家中,而她的努力也為世人所稱讚,於
制 野 心 , 同 樣 也 不 能 理 解 軍 政 府 在 背 腹 受 敵 的 情 況 下 還 是是在一九九一年獲頒了最高榮譽-諾貝爾和平獎,但
緊 抓 著 他 們 的 王 位 不 放 的 原 因 , 更 無 力 給 予 這 樣 的 情 況 任卻還是因為遭逢軟禁未能前去領獎,由兒子代領。
何改變。                                             近來軍政府對外屢釋出院與翁山蘇姬近一步對談的言
如 果 說 能 夠 擁 有 現 在 就 是 幸 福 的 了 , 緬 甸 人 民 或 許 早 也 不論,但實情似乎仍是大相逕庭,翁山蘇姬她一直在等
再 期 待 所 謂 的 民 主 , 只 要 有 那 麼 一 個 能 夠 溫 飽 的 日 子 能 過待一個機會,從一個正值年華的少婦等到已盡滄桑的
就 足 以 欣 慰 了 。 遙 望 向 東 南 方 那 塊 土 地 , 只 能 輕 輕 祈 禱 那年紀,決心卻是歷久彌堅,但究竟有多少個等待的日
些 不 能 瞑 目 的 彈 下 冤 魂 能 不 再 背 負 這 沉 重 負 擔 , 不 再 徬子?這場硬戰將是她用一輩子的性命來打的。
徨。也獻上最誠摯的祝福給那片土地上還在奮鬥著的所有
壯士們。
那份認清事實的覺悟,這次的反抗事件中讓向來深居簡出
的僧伽都成了街頭罕見的景觀,卻被軍政府解釋為-機會
主義者在鬧事,下面的人在浴血般的地獄哭喊,上位者卻
還在忙著包裝自己,讓自己能夠繼續合法的腐敗下去。合
法的腐敗下去。
  這是個悲劇,劇中的主角卻總是跳脫不出來,軍政府
一手殘害著讓他們得以生存的人民,榨取人民用汗水和淚
水硬湊出的稅金,和那些山林萬物間原有的珍貴資源來填
入自己的欲望深淵,自一九六二年軍政府上位以來,這樣
的噩夢在每一個領導者的手中承接著,我們無法了解民初
的袁世凱何以在民主早已深入民心之時還妄想發展他的帝
制野心,同樣也不能理解軍政府在背腹受敵的情況下還是
緊抓著他們的王位不放的原因,更無力給予這樣的情況任
何改變。
如果說能夠擁有現在就是幸福的了,緬甸人民或許早也不
再期待所謂的民主,只要有那麼一個能夠溫飽的日子能過
就足以欣慰了。遙望向東南方那塊土地,只能輕輕祈禱那
些不能瞑目的彈下冤魂能不再背負這沉重負擔,不再徬
徨。也獻上最誠摯的祝福給那片土地上還在奮鬥著的所有
壯士們。
homeless




               who is crying? 
                            fr




hungry




             Do you hear that?




frightened

More Related Content

DOC
甲部 兩漢戚宦掌權的政局
PPS
歷史明星和人物
PPTX
乌克兰危机
PDF
成青73期個人頁面
PDF
詩展紀念場刊個人頁面
DOCX
Lavoro di gruppo ttnm(alcaro_portigliotti_rezzonico)
PDF
女力與韌性專書電子檔0616
PPT
Density
甲部 兩漢戚宦掌權的政局
歷史明星和人物
乌克兰危机
成青73期個人頁面
詩展紀念場刊個人頁面
Lavoro di gruppo ttnm(alcaro_portigliotti_rezzonico)
女力與韌性專書電子檔0616
Density

More from neymasem (8)

PDF
成果整理表
DOCX
成大褻玩詩展 新聞稿
PDF
成大褻玩詩展新聞稿
PDF
成青72期個人頁面
PDF
成青73期個人頁面
PDF
成大青年72期
PDF
成大青年73期
PDF
詩展紀念場刊
成果整理表
成大褻玩詩展 新聞稿
成大褻玩詩展新聞稿
成青72期個人頁面
成青73期個人頁面
成大青年72期
成大青年73期
詩展紀念場刊
Ad

成青71期個人頁面

  • 1. 番紅花。革命 /與那無止盡的悲傷 序章:悲劇   一九八八年九月十八日,一群滿懷期盼 禱,而當翁山蘇姬在危機四伏的軍隊虎視之下 的群眾呼朋引伴的走上了街頭,向他們的 短暫的現身並給與群眾鼓勵後,所有人忍不住 政府索求著「實行民主」的承諾,一切是如 酸了鼻子和眼眶,儘管那些槍管威脅之下的氣 此和平的在進行著,一隻被士兵托著的槍管 氛是多麼的令人不安。而和平的落幕正如交響 突然向眼前的群眾送出了子彈,於是在錯愕 樂的第一小節般的暗伏著後頭的驚駭。 與驚惶交錯之下,一場慘絕人寰的殺戮開始 了。槍彈、鮮血、民主是主絃律,而那之後 九月二十三日 共計的三千多具屍體是悲痛的背景色調,然   這群紅色的抗議隊伍似乎擴大了,一共是 而這件刻在歷史上的血痕或許只能化為倖存 由兩萬名的佛教僧侶所組成,一樣的訴求由領 者的口語、文字,甚至它可能被否認、掩埋 袖大聲的開始宣告給上頭聽,保證謹守遊行的 的危機依舊存在,但若干年代之後的科技發 和平本質,但他們希望換求到軍政府的和平和 展開始送入了這個喚做緬甸的國家,同樣的 解、展開對話,甚至是釋放遭到軟禁的翁山蘇 由槍彈、鮮血所交織的人民冤屈都有了具 姬。他們勇敢的發聲了,但報導中的另一個主 體化的能力,它們成了電視裡的主角,從照 角卻是異常的沉靜,在完全不見的黑暗中準備 片、報紙開始直達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向所 著他的下一步。 有的人討救著一個正義。    九月二十四日   於是時間來到了二零零七年,一個近在   黃金周末已過,組成街頭的抗議人潮並未 我們身邊的時間點,有幾個記者賭上他們的 回到他們的工作崗位,仰光街頭上的人數暴增 性命進入緬甸,自仰光街頭把一道道的訊息 為約十萬人在各地集會,而就在那個傍晚,軍 傳出,先是九月二十二日那天,由上千名身 政府的忍耐線終於到了頂端,一則要求僧侶遠 著紅色袈裟的僧侶口誦祈求和平咒語來到了 離政治的警告宣言由緬甸國營媒體發出,像頭 遭拘禁的民主精神象徵-翁山蘇姬寓所前祈 隨時撲出的猛虎在暗夜中露出的陰森利齒警告
  • 2. 著他的敵人。 中包含的三具身著紅色袈裟屍體造成了越發不 可收拾的暴怒,因為那意謂著最受敬重的道德 九月二十五日 權威已受到了傷害,而那些罪惡的殺戮者都該   軍政府派出了官員代表上街巡視,看到的 下地獄。面對這些恍若一九九八年的前奏,分 是滿街上萬依舊盤據不願離去的群眾,而那 析家溫明憤慨的稱讚這群滿載勇氣的僧侶與群 為數三萬名的紅衣僧伽顯眼的遍布在緬甸街 眾,但也替他們需要重蹈一九九八年的那條必 頭,對照著兩邊益發強硬的態度,如緊繃的弦 經血路感到悲傷。 那樣懾著每一個人的心坎。 九月二十八日 九月二十六日   風聲鶴唳的氛圍壟罩全緬,手持槍械的軍   棍棒、催淚彈,對空鳴槍開始作用在示威 隊開始闖入大街小巷,緊接著,做為和國外連 群眾單薄的身體上,於是第一個犧牲者倒下 線的新聞也遭到了封鎖,甚至連網路連線也被 了。佛塔、寺院、民運團體總部的外頭開始被 切斷,於是一個化外國度就這麼開始孤立。到 龐大的軍警所包圍,五人以上禁止集會的禁令 了夜暮低垂之時,君政府部隊開始了突襲行 緊接著被釋出,而群眾的熱血正在沸騰,他們 動,讓數千名的僧侶和學生在茫不知所以然的 湧向仰光各 情況下進了監獄。「番紅花革命」的主角在眾 地並開始大聲叫囂辱罵著軍隊,秩序正伴隨民 目睽睽之下,衣服被強行剝去,用肉身來接下 心走向失控的混亂中。 士兵的殘酷毆打、踹踢和羞辱而遍體麟傷,那 些正在攀升的罹難者數字,隨著災難的本貌在 九月二十七日 當事人一個個個的消失到未知的地方,一場災   由上頭傳來的「最後通牒」預告著即將出 難正式的在名為緬甸的土地上染上怵目驚心的 現的「極端的行動」,4、100、300分別是代 紅。 表三個統計數字-死亡、受傷、逮捕,而那其
  • 3. 第一章:源起。將滅 在中南半島的西部,做為西藏高原和 馬來半島的中間站,在它的西北與印度和孟 加拉逢上了線,東北則是和那強而有力的 老母雞-中國為鄰,還有東南方長久以來 有著密不可分關係的泰國。孟加拉灣和安曼 達海環抱著沿海地帶提供了絕佳的海灣,所 以豐富的魚產和色澤透亮的珍珠不斷的由沿 海地帶送出,身處熱帶季風氣候區的一員, 稻米、麥子等多樣產物一樣也不缺的在這塊 土地上茁壯,更帶來了各種令人眼花撩亂的 樹種一整片浩浩蕩蕩的成了緬甸國土上的綠 意,也是國內的重要資源。經過幾個世紀的 板塊運動,地層底下的也是孕有著精彩,有 閃耀得眩目寶石,還有現今最珍貴的原油, 源源不絕的送入了輸送管中,是個擁有極佳 條件的地理位置,搭配上豐富的那些民族- 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那 族、孟族、若開族一塊塊的拼成了緬甸的文 化多樣性,共計五千五百四十萬的人口。      而它的過去似乎不是平順的,也或許是 它的美招來了英國人,在尚是封建王朝之時 的三次侵入,次等殖民地的痛從此如揮之不 去的夢魘,群起的民族情感讓一群軍人聚 首,而其中又以一名出色的將軍-翁山最為 有擔當和膽識,他私下和日本協約以換取英 國的離去,而日本也如約的以洪水猛獸之姿 進入,順利地送走了與緬甸牽扯已久的英 國,但再來這位來自北方的嬌客似乎戀上了 這片土地的絕佳戰略位置、取之不盡的天然 資源和原油等,於是被飢餓的猛虎盯上的肥 肉又陷入了另一個悲悽,位居日人所封冊的 高美職位的緬人開始感到疑惑,日人所給予 的允諾自主難道不是本來即有的權力?那又 何須由一個外來侵略者付與?於是血與淚依 舊流在每一個期盼自由的明天,直到
  • 4. 一九四五年的某天,身為同盟國的一員 的英國打著國際自主的正義牌替他們趕 走了日本,而偉大的人物-翁山卻突然 遭到暗殺,在他還未能將再次降臨的英 國驅逐走就嚥下了最後一口氣,但它最 終仍從英國議會手中取得等待已久的獨 立自治權,權力使人腐化,得之不易的 自由權開始在流亡的內戰中遭到狠狠蹂 躪。      共產曾在戰役後在這個地方茁壯, 似是與那同舉著社會主義旗幟的鄰近大 國有條線居中牽引著,開始見到了木 材、原油從國內運了出去,換成了一支 支於民生無益的槍枝進入,不難猜測的 是這之間在玩弄的是利益交換的遊戲, 而對象躲藏在幕後的更是無法估計,事 出必有因,擁有著足以炫耀國際的先天 優良環境,但緬甸依舊在科技已深入國 土的時代裡飢餓,資對人民來說是可見 不可觸及的悲哀,彷彿這塊土地所供養 的並非己方人民的溫飽,而是那些國外 利益者貪得無厭的野心,一部分割的國 家史讀來是多麼的令人悲痛。續看近來 在緬甸境內發聲的大洪災,讓人驚訝的 死亡數字似乎不曾在其它同時代的國家 中出現過,而那些該出現來保護人命的 防洪、排水措施到哪去了?所有人心知 肚明這些令人髮指的始作俑者在做些什 麼,他們正在一手編寫國家的自我毀滅 史。  
  • 5. 左圖:軍政府領導人丹瑞 第二章:那些名為罪惡的 上圖:受困於機場的外援物資   內戰的那年,一個曾賦予緬甸希望的政黨-翁山所創的「人民自由聯盟」無可避免的分裂了,首先是個叫 尼溫的軍事強人發動政變奪權,廢除聯邦憲法,成立「革命委員會」,於是一個可怕的夢魘開始罩上所有的緬 人。   一個只用欲望所構造的政府回饋給人民的是貪污腐敗、毒梟猖獗、經濟蕭條,短短不到幾年,就讓這個國 家成為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於是在極肚痛苦之下的受害者迫不得已的再起反抗+,血腥鎮壓首次降臨而下, 由另一個同性質的「蘇貌將軍」繼續接掌獨裁的舵,進一步讓政治發展為民主的大忌-一黨專政,這新政權持 續的與民主反抗,給予人民暗無天日的未來。一九九零年一個載著人民心聲的政黨-「全國民主聯盟」獲得壓 到性的選票,但軍政府死守之下的政權依舊離他們有萬里之遠,甚至軍政府把這極帶有威脅氣氛的民盟領導 人-翁山蘇姬所有的活動都禁止了,開始了長達十八年未曾間斷的監視囚禁,這樣的手段對付一個手無寸鐵的 弱女子,僅僅為了求一個永保王位的安逸罷了。      丹瑞上台,又有「鐵腕將軍」這稱號的他繼續打擊著人民的希望,除了承襲前人前人讓所有資源發揮最大 利益極限之外,更不忘進一步鞏固軍政府飽受批評且岌岌可危的政權,甚至更讓這些利益公然的進入他的私生 活,於是這些消息如利箭滿天般的飛下並刺痛著每一個人民的心。 丹瑞將首都遷向更為偏僻的一個小鎮內,一個易守難攻的的新都,戰略價值利益考量更甚於以經濟為考量的 仰光舊都;丹瑞的孫子備受國家禮遇,有直升機接送,有人為他專程清空上課道路上的所有不雅-垃圾和攤 販,讓他有權力選擇想要的同學和老師,更有全天候的保鑣陪同;因為一句暗諷「丹瑞是個權力瘋子」的詩句 而被捕入獄……。新聞剪影在萬分辛苦的禁令底下忠實的呈現一個野心狂人如何試圖建造一個只屬於他的王 國,為了隔覺這些反抗與爭論,他甚至斷了全緬甸和國外的聯繫,讓他的人民陷入孤苦無助的化外之地。再次 的談及那令人心碎的洪災,那些流離失所、飽受飢餓而痛不欲生的事實都已經擺在眼前,所有人不解為何成堆 急欲拯救近乎枯竭的性命的美援糧食還被阻撓在機場,甚至還有人藉此發災難財。      人道在這國家似乎不受用,緬甸軍政府雇用一群上天真無邪的孩童,將槍把放上了他們的手,要他們以一 身的未經世事來經歷人生最痛苦的殘酷,他們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即使他們送走了一個生命。政治犯也 是野心的犧牲者,他們大部分是所謂的「民運分子嫌疑者」,莫名的在半夜被捕入獄,沒遭處決已是大幸,但 活著入獄卻是一種折磨-毆打、凌虐、沒有床位、也沒有任何禦寒的衣物,在寒冷的冬夜,他們冷得直打哆嗦 甚至凍死,過著比高官所養的一隻狗還要不受重視的命運,儘管他們有些只是日出而作的平民罷了。
  • 6. 第三章:無法停止的反抗 右圖: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翁山蘇姬   誰不想要安居樂業的安逸?又有誰喜愛成天活在與政府分裂的痛苦中?但在一個連基本權力都無法得到保 障的國家,反抗這樣的行為卻成了一個使命,在這群人沸騰的血液中奔馳,他們是-民運分子。      在這地方的反動勢力主要來源是國內的最高學府-仰光大學,在蠻橫的資訊組斷政策之下,僅有這塊尚在 進步的領域能夠賦與學生來自國外的思想、制度,所以他們更厭惡自己國家的殘敗,因之未能如書中那樣的完 好,給予人民希望,這樣複雜的情感交織之下,大學生放棄了對未來的準備和他們的青春,加入了學運爭取著 他們渴求的-民主。而另一個更為壯大的團體就是全國民主聯盟,他們吸收進了前面所談及的民運分子,共同 向一個遙不可及的希望追尋著,即使那是需要以多少的生命做為代價。做為一個反抗勢力,隨時都要有就此被 殲滅的打算,在軍政府所設下天羅地網之下,他們在挪威設立一個電台負責接收國內的訊息。      不同於一九九八年的那場血腥,三千多人的死去是在事後多日才漸漸的曝光,由流亡學生所創立的「緬甸 民主之聲」在部隊的火力甫開時就立即透過全球的電視畫面和照片揭露著這罪惡,透過行動電話傳給了記者。 因為這些在緬甸境內約三、四十位的地下記者,造成的是事件提早曝光結果,讓軍政府意識到了自制的重要 性,也挽救回了更多可能的傷亡者,儘管遭遇多次軍政府的訊息干擾,他們還是在苦撐,因為他們所做的一    切,能讓已發生的罪惡不至於失去蹤影,至少在軍政府無法觸及之處還有個正義的存在。    佛教在緬甸是自古以來的傳統,它就像是儒家思想深入中國文化般的存在緬甸,也因此緬甸有男子自出 生就必為要為一次僧的規定,過了年紀後尚留於寺院中潛修的更是受到所有人的敬重,可在這次的「番紅花革 命」裡,我們見到一群本該了無罣礙的群體走在群眾的前端,極度不尋常的秩序正在擾亂著這國家,而軍政府 正是那秩序的破壞者,之後士兵手提槍枝衝入了寺院、逼迫和尚們還俗,拿棍棒不停的毆打,汙辱他們,任憑 一座座的寺廟成為廢墟,讓人見著一個國家的傳統正在毀去,以人民的信任作為陪葬品。   這是一個被諷刺以及不和諧給攻佔的國家,它由連隻螞蟻都捨不得傷害的佛家傳統立根,世代的傳承這習 俗,更可以說所有的孩子都是在這樣的文化洗禮下成長的,所以他們也都把出家當成一個成長的必經過程,就 像當兵在男人生命中值得炫耀的那一段過往一般,但難過的是人性的邪惡特質卻也在這地方做了最清楚的演 繹,它促成的殺戮民和不聊生也正在困擾著這個國家。   一個永遠無法完整的國家,由上位者放任著它的破碎,沒一場悲劇能比它演得還要荒謬、悲切,猶太人為 了一個國家的存在,上至統治者,下至人民皆不為了捍衛這國家的存在而拼命,而緬甸卻偏偏正在成就這樣一 個情形的諷刺,當真擁有之時卻又不懂得珍惜,由翁山創立的軍人領政制度走到如此這般田地,或許他也會後 悔自己的決定。
  • 7. 圖左、下:美國總統布希及第一夫人勞拉皆對軍政府嚴厲譴責 右圖:聯合國特使甘巴瑞 第四章:外頭世界    如果說軍政府的行為是人神共憤的邪惡,那在被 再多國家的怒吼似乎遠不及身邊兩個相依國 他們所刻意圍起的堡壘之外必定有些事在醞釀著, 家-中國、印度來得有影響力,中國、印度與緬甸 那是國際的震怒、譴責、制裁正像那股殷紅血潮般 在貿易上的關連深遠,所有人期待著他們能有所行 迅速渲染開來,而情況終將改變。 動,在利益仁義衡量之間他們依舊選擇默不作聲。   一如當初在長崎、廣島擲下原子彈的氣魄,美 一九四八年緬甸獨立後,就開始了和中國之間的糾 國早已對緬甸發表多次聲明、警戒,甚至連向來甚 葛關係,軍政府的社會主義和中國搭上了線,當所 少發言的第一夫人勞拉‧布希也發表了要求軍政府 有的責備一致落在緬甸上頭,中國在安理會的作為 下台的宣言,沒人願意再看見更多的犧牲者出現, 卻令人不解,它不支持對緬甸的制裁,憑靠著手上 於是美國總統布希也要求頒布禁止和緬甸進行貿易 的否決權讓制裁無法實行,成了僅能派出甘巴瑞作 的命令,包括了石油木材等大宗,而後更頒布了凍 為代表的局面。 結緬甸高官在美資產和到美旅遊的限制,緊跟在美   駐聯中國大使也僅發表了「希望看到緬甸穩 國之後的是歐盟,兩股龐大的勢力在地球兩端共同 定,並且相信軍政府會人民妥善處理目前的問題」 的發表著他們的憤怒。再來是和緬甸有緊密貿易關 的發言,這樣的一句「希望穩定」,不僅讓人聯想 係的八大工業國的同聲譴責。回到東南亞這一區, 到若干年前中共為換取天安門事件穩定所採取的作 這樣的壓迫讓緬甸所屬的東南亞國協也感到極度羞 法-屠殺,也就是那後來近二十萬具屍體的由來。 恥,被破壞的形象間接的在影響貿易的質量,鄰近 所以根據來自北京傳來當局的最高指示,軍政府在 不遠處的馬來西亞外交部長、東協組織也用力的督 心神領會的第二天就大開殺戒了。無法坐視的美國 促著這個聲名狼藉的同盟國。 和澳洲甚至威脅將抵制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許多  聯合國駐緬特使因為連續兩年進不了國土而灰 的不利因素在浮出檯面,只希望中國的警覺能換取 心求去,另一個特使卻來叩門了,他是由聯合國所 遲來的援助。 派出的特使甘巴瑞,負載著所有人的希望來到了這   印度和泰國扮演著民運分子天堂的角色,收留 土地上,他要與軍政府最高官員談話,更要與被囚 了這些無家可歸的流亡分子,而以緬甸一九九零大 禁的那個聲音-翁山蘇姬談話,未受到太多阻攔的 選中當選議員為主幹所組成的政治組織更在曼谷的 他在國際的監視下安然歸來,但結果為何?大家都 默許下成立了,得以延續這股勢力。而他們對於緬 等待著軍政府的下一步。 甸學生節劫機以爭取國際關注的事件也予以從輕發   日本記者在動亂中遭到近距離槍殺的消息震驚 落。可自古到今,金錢利益總是最現實的,緬甸的 了全日本,不僅出於對人權的心痛,也是出於民族 豐富資源,泰印兩國亦是受惠者,但當他們一表現 情感的驅使,他們也立即派了官員到達緬甸,要求 對民運分子的同情,控制一切局面的軍政府立即予 一個答覆,但依舊不能獲得善意的回應,於是除了 以反擊,資源運輸立即受阻,國內經濟受損之下的 禁止貿易條例之,更試圖停止對緬甸的食物救援, 商人立即群起給予政府施壓,再怎樣的同情心滿載 作為緬甸無動於衷的反擊,可這樣的威脅似乎 也抵擋不了現實的殘酷,於是緬甸又是註定要孤獨 是忽略了軍政府對底下人民飢餓的冷漠無視一貫作 的了。 風了。   
  • 8. 第五章:何時停止悲傷   在倫敦,許多的人手捧著蠟燭替遠在千里的那些冤魂,和繼續在奮鬥的那些人祈 禱。七百多名政治犯,軍政府持續的抓人只是為了營造人民的恐懼,讓他們不自覺的 服從,而這些難以想像的非人生活卻是所有緬甸人的共同悲慘際遇,就在你我豐衣足 食、甚至有餘力娛樂享受的任何一刻,緬人悲泣的心靈在祈求著安穩的明天。      大水災發生了,一地漂浮的屍體房屋在腐臭,流離失所的居民躲在暫時的避難 所,挨餓卻等不到外援的食物來填飽肚子,多少人在外頭擔憂著更多的傷亡,而軍政 府這劊子手似的惡魔正在凌虐著他的人民,擋下了資源的進入,他們那些作為政治考 量的藉口句句令人無法容忍。      軍政府想要掃除異己的意圖依舊未變,他們悄悄的封住了這些嘴巴,創造一個虛 有其表的民主象牙塔來欺瞞著他的人民,也試圖欺騙國際上所有監視著的眼光,就軍 政府從頭到尾的反覆無常舉動,無論是真的體恤人民也好,永遠缺乏那份認清事實的 覺悟,這次的反抗事件中讓向來深居簡出的僧伽都成了街頭罕見的景觀,卻被軍政府 解釋為-機會主義者在鬧事,下面的人在浴血般的地獄哭喊,上位者卻還在忙著包裝 自己,讓自己能夠繼續合法的腐敗下去。   這是個悲劇,劇中的主角卻總是跳脫不出來,軍政府一手殘害著讓他們得以生存 的人民,榨取人民用汗水和淚水硬湊出的稅金,和那些山林萬物間原有的珍貴資源來 填入自己的欲望深淵,自一九六二年軍政府上位以來,這樣的噩夢在每一個領導者的 手中承接著,我們無法了解民初的袁世凱何以在民主早已深入民心之時還妄想發展他 的帝制野心,同樣也不能理解軍政府在背腹受敵的情況下還是緊抓著他們的王位不放 的原因,更無力給予這樣的情況任何改變。 如果說能夠擁有現在就是幸福的了,緬甸人民或許早也不再期待所謂的民主,只要有 那麼一個能夠溫飽的日子能過就足以欣慰了。遙望向東南方那塊土地,只能輕輕祈禱 那些不能瞑目的彈下冤魂能不再背負這沉重負擔,不再徬徨。也獻上最誠摯的祝福給 那片土地上還在奮鬥著的所有壯士們。   緬甸在哭泣,它的人民也在哭泣,悲傷正無止盡的延伸,而它何時才能停止?
  • 9. 第五章:何時停止悲傷   在倫敦,許多的人手捧著蠟燭替遠在千里的那些冤 魂,                         和繼續在奮鬥的那些人祈禱。七百多名政治犯, 軍政府持續的抓人只是為了營造人民的恐懼,讓他們不 自覺的服從,而這些難以想像的非人生活卻是所有緬甸 人的共同悲慘際遇,就在你我豐衣足食、甚至有餘力娛 樂享受的任何一刻,緬人悲泣的心靈在祈求著安穩的明 翁山蘇姬小傳    天。   一張秀麗端莊的臉總是似有著撫慰人心的作用,   大水災發生了,一地漂浮的屍體房屋在腐臭,流離 如有魔力一般的,讓人安心,纖弱的雙肩擔負起全緬 失所的居民躲在暫時的避難所,挨餓卻等不到外援的食 甸的重量,雙眼總是毫不畏縮的直視前方,即便是最 物來填飽肚子,多少人在外頭擔憂著更多的傷亡,而軍 兇猛的軍政府兵,也不免為這一個氣質所震懾,肅然 政府這劊子手似的惡魔正在凌虐著他的人民,擋下了資 起敬,她就是緬甸的傳奇-翁山蘇姬。 源的進入,他們那些作為政治考量的藉口句句令人無法 有個舉國皆知的民族英雄-緬甸國父翁山做為父 容忍。 親,雖然作為翁山的女兒的日子只有短短的兩年,而   軍政府想要掃除異己的意圖依舊未變,他們悄悄的 後母親多芹琦被任命為駐印度大使,隨母上任的日子 封住了這些嘴巴,創造一個虛有其表的民主象牙塔來欺 不得不與祖國告別,開始展轉的在印度的德里,英國 瞞 著 他 的 人 民 , 也 試 圖 欺 騙 國 際 上 所 有 監 視 著 的 眼 光 , 就的牛津等地求學,讀哲學、政治與經濟,儘管去國萬 軍 政 府 從 頭 到 尾 的 反 覆 無 常 舉 動 , 無 論 是 真 的 體 恤 人 民 也里,依舊是念念不忘她的祖國,這也可以從她的博士 好 , 永 遠 缺 乏 那 份 認 清 事 實 的 覺 悟 , 這 次 的 反 抗 事 件 中 讓論文題材正是緬甸文學可看出端倪,後來嫁給了一名 向 來 深 居 簡 出 的 僧 伽 都 成 了 街 頭 罕 見 的 景 觀 , 卻 被 軍 政 府外國教授,共同育有兩子。 解 釋 為 - 機 會 主 義 者 在 鬧 事 , 下 面 的 人 在 浴 血 般 的 地 獄 哭   喊 , 上 位 者 卻 還 在 忙 著 包 裝 自 己 , 讓 自 己 能 夠 繼 續 合 法 的   腐敗下去。合法的腐敗下去。   一九八八年關鍵的一天到來,她突接獲了母親病     這 是 個 悲 劇 , 劇 中 的 主 角 卻 總 是 跳 脫 不 出 來 , 軍 政 府危的通知,她立即返國陪伴母親度過最後的歲月,也 一 手 殘 害 著 讓 他 們 得 以 生 存 的 人 民 , 榨 取 人 民 用 汗 水 和 淚在此時,獨裁達二十六年的尼溫將軍宣布辭職,人民 水 硬 湊 出 的 稅 金 , 和 那 些 山 林 萬 物 間 原 有 的 珍 貴 資 源 來 填要求民主的狂潮疾起,於是她毅然背負著父親未竟的 入 自 己 的 欲 望 深 淵 , 自 一 九 六 二 年 軍 政 府 上 位 以 來 , 這 樣事業和人民的心願走向台前,一九九零年她組成的全 的 噩 夢 在 每 一 個 領 導 者 的 手 中 承 接 著 , 我 們 無 法 了 解 民 初國民主聯盟獲得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席次,於是開始為 的 袁 世 凱 何 以 在 民 主 早 已 深 入 民 心 之 時 還 妄 想 發 展 他 的 帝軍政府軟禁在家中,而她的努力也為世人所稱讚,於 制 野 心 , 同 樣 也 不 能 理 解 軍 政 府 在 背 腹 受 敵 的 情 況 下 還 是是在一九九一年獲頒了最高榮譽-諾貝爾和平獎,但 緊 抓 著 他 們 的 王 位 不 放 的 原 因 , 更 無 力 給 予 這 樣 的 情 況 任卻還是因為遭逢軟禁未能前去領獎,由兒子代領。 何改變。 近來軍政府對外屢釋出院與翁山蘇姬近一步對談的言 如 果 說 能 夠 擁 有 現 在 就 是 幸 福 的 了 , 緬 甸 人 民 或 許 早 也 不論,但實情似乎仍是大相逕庭,翁山蘇姬她一直在等 再 期 待 所 謂 的 民 主 , 只 要 有 那 麼 一 個 能 夠 溫 飽 的 日 子 能 過待一個機會,從一個正值年華的少婦等到已盡滄桑的 就 足 以 欣 慰 了 。 遙 望 向 東 南 方 那 塊 土 地 , 只 能 輕 輕 祈 禱 那年紀,決心卻是歷久彌堅,但究竟有多少個等待的日 些 不 能 瞑 目 的 彈 下 冤 魂 能 不 再 背 負 這 沉 重 負 擔 , 不 再 徬子?這場硬戰將是她用一輩子的性命來打的。 徨。也獻上最誠摯的祝福給那片土地上還在奮鬥著的所有 壯士們。 那份認清事實的覺悟,這次的反抗事件中讓向來深居簡出 的僧伽都成了街頭罕見的景觀,卻被軍政府解釋為-機會 主義者在鬧事,下面的人在浴血般的地獄哭喊,上位者卻 還在忙著包裝自己,讓自己能夠繼續合法的腐敗下去。合 法的腐敗下去。   這是個悲劇,劇中的主角卻總是跳脫不出來,軍政府 一手殘害著讓他們得以生存的人民,榨取人民用汗水和淚 水硬湊出的稅金,和那些山林萬物間原有的珍貴資源來填 入自己的欲望深淵,自一九六二年軍政府上位以來,這樣 的噩夢在每一個領導者的手中承接著,我們無法了解民初 的袁世凱何以在民主早已深入民心之時還妄想發展他的帝 制野心,同樣也不能理解軍政府在背腹受敵的情況下還是 緊抓著他們的王位不放的原因,更無力給予這樣的情況任 何改變。 如果說能夠擁有現在就是幸福的了,緬甸人民或許早也不 再期待所謂的民主,只要有那麼一個能夠溫飽的日子能過 就足以欣慰了。遙望向東南方那塊土地,只能輕輕祈禱那 些不能瞑目的彈下冤魂能不再背負這沉重負擔,不再徬 徨。也獻上最誠摯的祝福給那片土地上還在奮鬥著的所有 壯士們。
  • 10. homeless who is crying?               fr hungry Do you hear that? frighte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