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生死之間的抉擇 醫學倫理
先想一想 … 彰化 18 日發生駭人聽聞的父親燙煮 10 個月大女嬰的案件,全身 近 9 成 有 2 度和 3 度燒燙傷 的女嬰到 19 日雖然血壓心跳趨於正常,但還是命在旦夕…… 醫師表示,就算女嬰能平安脫險,接下來的復健還是 一段漫長又痛苦 的考驗。 因被狠父丟入煮麵鍋燙傷的 10 月女嬰,因全身 90% 皮膚灼傷,目前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燒燙傷中心急救,插管急救,生命垂危,院方己發出病危通知 …醫院護士聚在病房外,一起替女童禱告祈福,希望她能度過難關。母親由縣長卓伯源進病房探視女嬰,母親雙手合十說:「幫我救救小女兒」。
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部部長周志中說,女嬰全身有 84% 面積被燒燙傷,狀況很不樂觀,這 2 、 3 天是關鍵期,上午女嬰的心跳和血壓曾一度降低,經過醫師緊急處理後暫時回穩。 周志中表示,女嬰 被燒燙傷面積高達 84% ,差不多大小的燒燙傷面積只有成年人有存活的案例,這 1 、 2 天是關鍵觀察期,嬰兒即使保住性命,未來包括後續的治療以及心理輔導,女嬰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救或不救 ? 你如果是媽媽…  你如果是醫生…   你如果是那個女嬰兒…
醫學倫理學家面臨著許多令人煩惱的問題 …   a. 生命是什麼 ? b. 一個人什麼時候成為一個人 ? c. 生命的價值是什麼 ? d. 生存權是指什麼 ? e. 什麼是令人滿意的生活 ? f. 什麼時候才算死亡 ? g. 人類從上帝或自然中所分擔的開始生命 .  塑造生命和結束生命的責任 ,  應該有多大 ? h. 能夠區分殺人和謀殺 .  非常手段和普通手段 ?
醫療道德問題引發的   一個重要的問題 :   剝奪人命
致死他人 ( 剝奪人命 ) 謀財害命 義憤殺人 過失殺人 自衛殺人 不見容於道德或法律,是無庸置疑,不需討論的。
致死他人 ( 剝奪人命 ) 謀財害命 義憤殺人 過失殺人 自衛殺人 雖然不能免責,但無論如何比起謀財害命的蓄意殺人來說,要算是輕微許多的罪過。
致死他人 ( 剝奪人命 ) 謀財害命 義憤殺人 過失殺人 自衛殺人 能防患於未然或不能防患的過失」等,而可以受到不同的道德評價或法律制裁。
致死他人 ( 剝奪人命 ) 謀財害命 義憤殺人 過失殺人 自衛殺人 墮胎 ? 自衛殺人雖也是致死他人,然而只要不是「防衛過當」,在道德上是可以寬宥的;在法律上也構成所謂「阻卻違法」的原因而不必受到處罰。
動動腦,想一想 … 生命權 選擇權 美國憲法賦予女性墮胎 選擇權 ..
「生命權」 VS  「選擇權」 美國最高法院早在 1973 年「羅伊對偉德案」中( Roe vs. Wade, 1973 )即已明文揭示了 女性有墮胎選擇權 的憲法基礎,但在西方強大的天主教傳統影響下, 贊成墮胎的「選擇權」團體與反墮胎的「生命權」團體一直處於嚴重對立的狀態。
「生命權」 VS  「選擇權」 表面上,墮胎的爭議是「婦女選擇權」與「保障胎兒生命權」的對立。但事實上,在這背後卻隱藏著雙方陣營關於性、避孕、婚姻家庭、兩性角色、生育、母職等 深層價值觀 的差異與衝突。
人命關天的兩難 這世上很多事本難兩全,又正因為人命關天,像 墮胎 這種牽涉生命價值與定位的問題,更是充滿了議論的可能。胎兒的生命究竟是屬於何人,他本身?母親?或者是其他任何人? 你認為呢?
致死他人 ( 剝奪人命 ) 謀財害命 義憤殺人 過失殺人 自衛殺人 墮胎 ? 安樂死 ?
醫療道德問題引發的   一個重要的問題 :   生與死的權利
生與死 生死是人生的兩道門 : 生門一開,人生的故事便宣告開始; 死門一閉,人生的故事便悄然結束。 對生存的執著,對 死亡 的恐懼,成為了人類探求不盡的千古話題 ……
死亡是什麼 … 死亡何時出現?什麼是死亡的問題?死亡是指一個人的毀滅還是指一個人的新生?延續一個垂危者的生命、聽任自然擺佈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自己致死 ( 自殺 ) 或 ( 死者自願地 ) 由他人幫助致死,這些是對還是錯?
自主行為 非自主行為  生命的本能是 求生 或 求死 ? 生命是 義務 還是 權利 ?
生命是義務還是權利 若是應盡的 義務 ,我們 沒有資格自行決定 終止自己的生命 若是可享的 權利 ,我們應該 有資格自行選擇 生命的存在與否
點燃生命之海 The Sea Inside 生死之間的決擇 西班牙人勒蒙‧桑佩德羅 ( Ramon Sampedro )  因跳水不慎折斷頸部而癱瘓,劫後餘生的勒蒙,神智清晰,談吐幽默,但卻必須忍受生命禁錮在日益衰弱的身體裡。他向西班牙政府爭取近三十年「安樂死亡」,卻屢遭到駁回, 1998 年,勒蒙在朋友協助下服毒自盡。
劇情簡介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一段「 為生而死 」的感人故事。 勒蒙 遭逢意外而導致臥病在床近 30 年,他臥室旁的窗子是他與外界接觸的唯一途徑,藉此而時常回憶往事。每每望著窗外凝望著『他』所鍾愛的海洋,他就有無限的感慨,但回到殘酷的現實,他心中充滿無限的失落和徬徨。當他遇到二位女子,女律師 胡莉亞 及鄰居 潔娜 ,讓他重新思考未來人生方向,勒蒙認為真正愛他的人,會幫助他完成他所期望以久的人生旅程。
-- 我覺得過這種生活,亳無尊嚴 --    他熱愛海洋,但海洋卻奪去他的一切,讓他長臥在病床二十八年,雖擁有清晰的思維,卻無法動彈的他,最後堅決選擇安樂死 。 勒蒙 Pic from http://www.supremecourtus.gov/
電影放映 見面 -0451 尋死原因 神父 0220 反對意見 律師 發病 1408 相戀 - 約定 0308 失約 - 赴死 1506
如果你是勒蒙,你會選擇珍惜生命週遭的一切存在,勇敢地生存並盼望奇蹟的出現?亦或是選擇結束生命,不再苟延殘喘地活著? WHY ?
回應 點燃生命之海( The Sea Inside )是一部演繹真人真事的電影 : Ramón Sampedro 在他結束生命前 ,  集三十年的歲月和所有可用的資源為自己的安樂死求一個法源而不得 ,  必定是在西班牙家喻戶曉的事蹟 .  電影應是延伸他的訴求理念並推向國際社會 .  我想電影是應有些許的助力吧 ! 生命不僅僅是活著就好 ,  還要活得有尊嚴 . 安樂死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安樂死 ( Euthansia ) Thanatos 既然是死神,自然也代表「死亡」的意念。 醫學上的 Euthanasia  這個字就是 「 eu- ( good )  + thanatos ( death )」, 就是「安樂死」的意思! 源自希臘語,原意為 安然死去 或 無痛苦死亡 之意
安樂死的定義 指針對患有不治之症或是瀕臨死亡的患者,在當前醫療的條件下,無法解除其痛苦,故在 患者本人或其親屬 提出,經過一定程序, 由醫師使用 某些對策,使其在 無痛苦的狀態 下結束其生命的一種方式。
安樂死的區分 消極或積極地導致死亡: 消極地 停止治療 或利用積極的 行動致死 。 兩種病人的意願: 病人同意與病人無法表示意見,即 自由意志 與 非自由意志 。
隨著「作為」或「不作為」的不同,「安樂死」也能區分為 「積極(主動)安樂死」與「消極(被動)安樂死」 。 所謂「積極安樂死」即: 藉著藥物或運用其他人工方法 等 積極作為 ,所進行的安樂死 ( active euthanasia )   。 加工殺人?
舉凡一切的 「不作為」 ,例如 中斷醫療或甚至中斷基本照顧 ,以導致死亡者,也是安樂死。此即所謂「消極安樂死」( passive euthanasia )。 遺棄?
隨著當事人對「安樂死」之接受與否,可以將安樂死區分為「 自願 安樂死」 ( voluntary euthanasia ) 與「 非自願 安樂死」 ( non- orinvoluntary euthanasia
自願」 即安樂死的對象自己願意或希望安樂死。 安樂死意願之表達有兩種可能性 : 一是病危當時為之。這必須以病人 意識清楚,能作決定 為前提﹔ 另一則是 事前 表明 ( 透過預立遺囑的方式 ) 。 自殺 / 幫助自殺 / 殺人?
「非自願安樂死」包含兩種情形 : 一是當事人沒有表示或無法表示意願的「 無意願 安樂死」( non-voluntaryeuthanasia )﹔ 一是 違反當事人意願 之安樂死( involuntary euthanasia )。 殺人?
無意願安樂死不一定是違反病人意願(例如昏迷、痴呆或兒童),因為病人的意願無從知悉。 但,問題是 … 植物人真的沒有知覺嗎? 影片  …   【 悄悄告訴她 】
「悄悄告訴她」的故事十分簡單,兩個男人為了照顧自己心愛的女人,願意長年陪伴在病床旁邊,照顧她們生活起居,訴說心事給她們聽,即使她們都是植物人卻無怨無悔。影片運用了不少回述手法,讓觀眾明白主角如此全心付出背後隱藏的動機,而逐漸被這份真情打動,雖然最後擦肩而過的悲劇收場… ..
分享 …… 奇蹟是什麼?   「不相信就察覺不到。」 明說暗示的就是:   不要以為植物人什麼都感受不到。
爭議 安樂死所強調的是種 「自我主宰生命、人生而自由」的理念 。雖然法律賦予每個人自由平等的權利,而在此概念下, 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自己可以擁有「生的權利與死的尊嚴」 ,但是,任何一個人的決定、思想,都 不可能完全不影響 到社會上的其他個體。也因此,當討論到安樂死議題時,只單純認為「這是我個人的權利」而判定自己有實行的自由,事實上是太過狹隘的思考。安樂死對於醫學倫理、宗教乃至社會的道德價值觀都會產生莫大的影響。
安樂死亦容易產生難以控制後果的 「滑坡效應」 ,也就是說,愈是 弱勢者 ,愈可能因為種種理由而被迫「安樂死」,如:痛苦、失去尊嚴、沒有用、拖累親人、增加社會負擔等等。若在私人健康保險盛行的國家中讓安樂死合法化,窮人將容易因為無法負擔醫療費用而傾向接受安樂死,甚至可能會有「 死人的花費比活人低 」的極端價值觀產生。甚至醫院經營者與醫師的在營利的考量下,是否會加速放棄治療的可能 ?在在植得深思。
有關生命末期問題的一項倫理共識 不論是延長瀕死期或縮短生命( =  導致死亡)的醫療措施,原則上都不應該 違背受苦者的意願 。很顯然,違背病人意願的「非自願安樂死」是不道德的。這樣的安樂死侵犯他人的生存權,傷害了近乎絕對的生命價值。
但是不顧一切代價去延長末期病人生命的作法,也引起不少爭議。人們覺得這樣作會妨礙有尊嚴的死亡 ( death withdignity )。 田力克 ( H. Thielicke ) 稱之為「恐怖的仁慈」( Terror der Humanitat )。
在傳統的醫學教育下,死亡與疾病是醫生的最大敵人,醫療的目的即在於預防、治癒疾病、免除死亡、延長生命。安樂死的概念則在挑戰傳統醫學的基本哲學以及道德判斷。其在某種程度上有 「終結生命」 的意味,所以,當醫師在執行安樂死處置、拔掉病患身上的呼吸器時,常容易產生自我價值的混淆。 醫師到底是疾病的治癒者還是生命的終結者,也相對的影響了傳統的醫病關係。
生命的本能是 求生 或 求死 ? 生命是 義務 還是 權利 ? 生死兩相安
補充知識
安樂死 小常識   euthanasia    是全世界第一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       但並不表示醫生擁有「殺人執照」  必須是在病人得絕症或承受無法忍受的痛苦的情況下 病人必須意識清楚 病人出於自願 給予病人足夠的時間思考是否接受安樂死 病人的死亡不能對其他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有一人以上參與決定 醫師的認同且親自執行安樂死 「 死亡」必須是最佳的處置方式 荷蘭
安樂死 小常識   euthanasia 背景 : 生命擁有自主的權利,此外支持合法化的人, 紛紛提出過去各個國家皆有安樂死的事件發生, 如: 美國華盛頓州醫師協助自殺、奧勒岡州「尊嚴 死法案」、澳洲北領地「末期病患權利法」人們往 往不忍病人的痛苦,而觸犯法律,為了避免受害者 遭到兩度心靈的創傷,許多人士紛紛贊同將安樂死 合法化。 弊端 : 儘管法律相關限制,仍夠保有剛開始合法化的 正面理由,但根據 1990 年的一項報告指出,至少 1,040 人是在非自願的情況下被進行安樂死的醫療處 置。
第一合法國家 荷蘭在 2000 年 11 月 28 日,國會眾議院於通過安樂死以及醫師助死法案,並在 2001 年 4 月 10 日於參議院讓安樂死合法化,因此,荷蘭是目前全球第一個准許安樂死的國家。 根據正式統計, 2000 年間,在荷蘭「有條件容忍」的安樂死的個案總共 2123 件,而其中絕大多數是罹患癌症的病人。所謂的「有條件容忍」是指:實行的醫師必須向地區監督委員會申報;該委員會由一位醫師,一位法律事務專家,和一位倫理學專家組成。
西班牙現況 在今年 2007 年三月一日 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地區一名罹患肌肉萎縮症的婦人今天贏得結束生命的權利,當地政府已決定接受她的請求,允許關掉她的維生裝置。 安達魯西亞地區政府所以作此決定,是因為當地的諮詢委員會先前裁定,艾奇瓦利亞女士的請求符合二零零二年通過的 病患權利法 。這項法律准許能掌控自己精神官能的病人拒絕接受治療。 艾奇瓦利亞女士去年十一月表示,她希望獲准選擇以「有尊嚴和沒有痛苦的死法」告別人世,因為她認為自己的生命沒有意義。 她說:「我受夠了如此苟延殘喘,依賴他人。我希望以注射藥物方式停止心跳。」 西班牙的安樂死協會歡迎當局今天的決定,表示希望此事能創下先例。 From YAHOO! 奇摩新聞
重病婦女獲准安樂死 2007/03/03 西班牙一名患有肌肉萎縮症導致全身癱瘓的婦女,三月一日贏得結束生命的官司,當地政府允許關掉她的維生裝置,讓她安樂死。圖為該名婦女在 2006 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拍下的畫面,她當時表示,希望以「有尊嚴和沒有痛苦的死法」離開人世。 ( 法新社 )
針對上一則的新聞,有人作出以下回應: 安達魯西亞地區政府所以作此決定,是因為當地的諮詢委員會先前裁定,艾奇瓦利亞女士的請求符合 2002 年通過的病患權利法。這項法律准許能掌控自己精神官能的病人拒絕接受治療。所以這是地方政府所作的決策讓這位婦人安樂死 . 點燃生命之海( The Sea Inside )是一部演繹真人真事的電影 . Ramón Sampedro 在他結束生命前 ,  集三十年的歲月和所有可用的資源為自己的安樂死求一個法源而不得 ,  必定是在西班牙家喻戶曉的事蹟 .  電影應是延伸他的訴求理念並推向國際社會 .  我想電影是應有些許的助力吧 ! 生命不僅僅是活著就好 ,  還要活得有尊嚴 . 安樂死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l936 年,英國成立了“自願安樂死”協會,澳大利亞,南非等地也相繼成立; 1976 年,在丹麥、挪威、瑞典甚至在天主教徒很多的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安樂死協會會員人數也大大增加 . 至於在台灣植物人的安樂死一直無法通過法源 .  非植物人的安樂死是不可能的 .  但可悲的是這一新世紀以來就有許多應該繼續的生命被剝奪 ,  我指的是受虐幼童和燒炭自殺者 .
台灣現況 台灣目前並未有安樂死的法案提出,但是在 2000 年五月二十三日立法通過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保障人民的善終權。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訂定,是與癌症病人朝夕相處的醫療及社會工作者經過多年的鼓吹,使得立法者終於同意:人民有權利在他們臨終時,能夠選擇有尊嚴地離去。不必插管,不必心肺復甦。世界衛生組織說:肯定生命的價值,而且將死亡視為一個自然的過程。
爭議 安樂死所強調的是一種「自我主宰生命、人生而自由」的理念。雖然法律賦予每個人自由平等的權利,而在此概念下,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自己可以擁有「生的權利與死的尊嚴」,但是,任何一個人的決定、思想,都不可能完全不影響到社會上的其他個體。也因此,當討論到安樂死議題時,只單純認為「這是我個人的權利」而判定自己有實行的自由,事實上是太過狹隘的思考。安樂死對於醫學倫理、宗教乃至社會的道德價值觀都會產生莫大的影響。 舉例而言,在傳統的醫學教育下,死亡與疾病是醫生的最大敵人,醫療的目的即在於預防、治癒疾病、免除死亡、延長生命。安樂死的概念則在挑戰傳統醫學的基本哲學以及道德判斷。其在某種程度上有「終結生命」的意味,所以,當醫師在執行安樂死處置、拔掉病患身上的呼吸器時,常容易產生自我價值的混淆。而醫師到底是疾病的治癒者還是生命的終結者,也相對的影響了傳統的醫病關係。
此外,安樂死亦容易產生難以控制後果的「滑坡效應」,也就是說,愈是弱勢者,愈可能因為種種理由而被迫「安樂死」,如:痛苦、失去尊嚴、沒有用、拖累親人、增加社會負擔等等。若在私人健康保險盛行的國家中讓安樂死合法化,窮人將容易因為無法負擔醫療費用而傾向接受安樂死,甚至可能會有「死人的花費比活人低」的極端價值觀產生。

More Related Content

PPS
把美好傳給別人
PPS
把美好傳給別人
PPT
安樂死的倫理問題2011
PPTX
醫病關係&醫療糾紛(OLD)
PPS
四十歲的老鷹
PPTX
20131106 醫學倫理報告 畢嘉士醫師
PPTX
retreat part 2a
PPT
生命的覺醒
把美好傳給別人
把美好傳給別人
安樂死的倫理問題2011
醫病關係&醫療糾紛(OLD)
四十歲的老鷹
20131106 醫學倫理報告 畢嘉士醫師
retreat part 2a
生命的覺醒

Similar to Week11醫學倫理 生死決擇(e) (14)

PPT
第10-11週
PPS
临终关怀陪伴
PPS
BE LIVE
DOC
生死謎藏
PPT
臨終(安寧)病人、家屬悲傷
PDF
生命末期照護 溝通與決策 黃勝堅
PPSX
人生必遭遇的課題
PPT
人生必遭遇的課題
PPT
如何面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佛教與生命倫理(慧開法師)
PPT
臨終關懷─認識安寧照顧
PPT
安樂死的倫理問題2011
PPTX
令人著迷的生與死
PPT
2012 06-09 晉梅-談《莊子》放下生死
PDF
與長者談生死及做好「臨終關懷」 紀潔芳
第10-11週
临终关怀陪伴
BE LIVE
生死謎藏
臨終(安寧)病人、家屬悲傷
生命末期照護 溝通與決策 黃勝堅
人生必遭遇的課題
人生必遭遇的課題
如何面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佛教與生命倫理(慧開法師)
臨終關懷─認識安寧照顧
安樂死的倫理問題2011
令人著迷的生與死
2012 06-09 晉梅-談《莊子》放下生死
與長者談生死及做好「臨終關懷」 紀潔芳
Ad

More from Wei ting Yang (10)

PDF
982邏輯推理與論證(新版)
PPT
線上愛的宣言~新人王
DOC
Week15哲學與道德推理 論證與思考(e)
DOC
Week13 2哲學與生死補充教材19-我們正在死(e)
DOC
Week13 1哲學與生死課程大綱六-哲學家論「死」(e)
PPT
Week8 1道德理論(e)
PPT
Week8 2環境倫理共有地(e)
PPT
week 9專題演講:環境保護與地球公民
PPT
Week7道德推理基礎(2)自由(e)
PPT
Week6互為主體(E)
982邏輯推理與論證(新版)
線上愛的宣言~新人王
Week15哲學與道德推理 論證與思考(e)
Week13 2哲學與生死補充教材19-我們正在死(e)
Week13 1哲學與生死課程大綱六-哲學家論「死」(e)
Week8 1道德理論(e)
Week8 2環境倫理共有地(e)
week 9專題演講:環境保護與地球公民
Week7道德推理基礎(2)自由(e)
Week6互為主體(E)
Ad

Recently uploaded (20)

DOCX
孕經濟:月子中心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策略探討 唯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在孕經濟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詹翔霖老師.docx
PPTX
学校原版哥伦比亚理工学院毕业证BCIT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3分钟读懂曼彻斯特大学毕业证UoM毕业证学历认证
PPTX
3分钟读懂索尔福德大学毕业证Salford毕业证学历认证
PPTX
学校原版迈阿密大学毕业证UMiami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imgae processing
PPTX
2024四年级科学常识比赛2024四年级科学常识比赛2024四年级科学常识比赛2024四年级科学常识比赛
PPTX
学校原版佐治亚大学毕业证UGA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芝加哥州立大学毕业证CSU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贝勒大学毕业证Baylor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PT template
PPTX
学校原版达尔豪斯大学毕业证Dal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布里斯托大学毕业证Bristol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中央兰开夏大学毕业证UCLan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阿斯顿大学毕业证Aston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南澳大学毕业证UniSA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学校原版阿卡迪亚大学毕业证Acadia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PPTX
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
PPTX
学校原版剑桥大学毕业证Cantab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DOC
ATU毕业证学历认证,伍赛斯特大学毕业证毕业证书样本
孕經濟:月子中心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策略探討 唯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在孕經濟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詹翔霖老師.docx
学校原版哥伦比亚理工学院毕业证BCIT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3分钟读懂曼彻斯特大学毕业证UoM毕业证学历认证
3分钟读懂索尔福德大学毕业证Salford毕业证学历认证
学校原版迈阿密大学毕业证UMiami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imgae processing
2024四年级科学常识比赛2024四年级科学常识比赛2024四年级科学常识比赛2024四年级科学常识比赛
学校原版佐治亚大学毕业证UGA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芝加哥州立大学毕业证CSU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贝勒大学毕业证Baylor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PT template
学校原版达尔豪斯大学毕业证Dal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布里斯托大学毕业证Bristol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中央兰开夏大学毕业证UCLan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阿斯顿大学毕业证Aston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南澳大学毕业证UniSA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学校原版阿卡迪亚大学毕业证Acadia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模板
学校原版剑桥大学毕业证Cantab毕业证原版一比一
ATU毕业证学历认证,伍赛斯特大学毕业证毕业证书样本

Week11醫學倫理 生死決擇(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