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如何加強現有的幼兒華語文教學 ? How to strengthen our current kindergarte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為什麼是現在? 過了今天就已經太晚了 !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主題 1 : 成功幼兒外語教育計畫該避免的議題 「常見的 6 大陷阱 」 Planning for Success:  6 Common Pitfalls in the Planning of  Early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 主題 2 : 5 大智庫 5 THINK TANK QUESTIONS
COMMON PITFALLS Planning for Success:  Common Pitfalls in the Planning of Early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 成功幼兒外語教育計畫該避免的議題 「常見的 6 大陷阱 」 **ERIC Digest **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SCHEDULING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TO INFREQUENTLY OR IN SESSIONS THAT ARE TOO SHORT 課程安排太短或上課次數太少 PITFALL #1: 陷阱 # 1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陷阱 1 有一個普遍的誤解,那就是 孩子學習外語是很快 的, 即使在非常有限環境 。 因此,某些華文課程規劃的前提是提供少許的語言教學 就比沒有 語言教學 來得好 。 這樣的看法跟語言專家的建議及課程經驗是相違背的   (Gilzow & Branaman, 2000).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需有足夠的教學時間,才得以進行有效的語文學習 華文課程的安排不可每天少於 30 分鐘  (Met & Rhodes, 1990)  華文課程的安排應安排在一般日常學校課程中,至少每隔兩天必須上課。 一個國際專家團隊則建議任何小學外語教學課程 每週至少 75 分鐘 ;  他們認為這些課程必須是涵蓋 全年   , 至 少每隔二天便需上課   (Rosenbusch, 1992).  近來 , ACTFL * 績效準則針對  K-12 學習  (Swender & Duncan, 1998)  提出一個高標 :  *** 小學課程 :  一週 3-5 天 ,  每堂課至少 30-40 分鐘 *** 中學課程 :  每天上課,每堂課至少 40-50 鐘  *** 高中課程 :  至少四個學分 * ACTFL :  American Council on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美國外語協會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TREATING FOREIGN LANGUAGES DIFEENTLY FROM OTHER ACADEMIC SUBJECTS 把華語與其他學科區分 PITFALL #2: 陷阱 # 2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在全球大多數國家,第二外語學習和一般學術課程一樣重要,且已是整體課程的一部分 。 外語 應該被有學術性學科相同地位 ,並同其他學科般的 被重視 而給予 相同的教學時間 。 陷阱 2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IMPLEMENTING A NEW PROGRAM IN ALL GRADES AT THE SAME TIME 在各年級同時推動新的課程 PITFALL #3: 陷阱 # 3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為何不同時推動新的華文課程在各個年級? 同一時間在各年級推動新的華文課程將會產生許多的壓力:  ( 1 )老師方面 :  不像其他學科的教師,外語教師無法將現有教科書及標準教材拿來做為課程規劃。部份因為小學彼此間的差異性相當顯著。  ( 2 )教材方面 : 即使只在一兩個年級中同時推動中文教學,定位與調整合適的教材也是一個相當艱鉅的工作。因此若要立即全面在各年級中推動新的中文課程,這個任務勢必更加困難。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第一年: 雖然所有學生都是第一年的學習時,進行華文課程介紹,但此類課程仍應針對 不同年級及不同學習進度 而持續進行。 第二年: 逐步設計每年級的華文課程,一年推動一個年級的課程,持續到整個課程設計完成為止。  先由一個或二個年級中實施新的華文教學,是比較有效率的做法,然後每一年增加一個班級直到全面實施為止。 每一年增加一個班級直到全面實施為止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IGNOR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WHO ENTER THE PROGRAM IN LATER GRADES 忽視了較晚學習華文學生的需求 PITFALL #4: 陷阱 # 4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陷阱 4 後加入的學習者:支援學習系統 晚進入課程的學生需要更多的協助方能趕上那些已接受 2 年或 2 年以上外語教學的同學。 這類協助 包含補充教材及增加上課時間。 沒有如此的協助 ,新來的學生將會相當的沮喪而且永遠跟不上其他同學的進度。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如果新生比例太高 ( 尤其在高階班級 ) ,花過多時間讓新生理解,恐將稀釋原班級同學對華語學習的經驗。 在整個計劃運作 進入第二年之前,有計畫的 支援學習系統需到位,以對新生有具體協助。 陷阱 4 後加入的學習者  vs.  已經在學習軌道上學生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FAILING TO PLAN FOR APPROPRIATE ARTICULA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SECONDARY SCHOOL PROGRAMS 沒有規劃從幼稚園至高中的銜接課程 PITFALL #5: 陷阱 # 5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銜接問題一旦沒有處理好, 最終將導致早期中文教學課程的瓦解   (Abbott, 1998) 。避免將一個學了許多年中文的小孩子在他進入中學時還被視為中文初學者來教導。  誠然,  銜接中學這一塊是一大挑戰 。因為中學基本上接收來自不同小學的學生,在這些學生中有的有進階的中文經驗, 而有的則沒有。  這是一個整合學習經驗的挑戰 。對於進階的學生的課程設計,是建立在小學學習基礎之上 。 如果小學課程規劃者能在課程規劃之初便和中學教師及行政人員 共同參與的話 ,那麼從長期來看, 整個計劃的成功機會自然相對地提高。 陷阱 5 沒有規劃從幼稚園至高中的銜接課程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HIRING TEACHERS WHO DO NOT HAVE BOTH LANGUAGE AND TEACHING SKILLS 招聘些沒有華語文能力及教學技巧的師資 PITFALL #6: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聘任老師 2 大誤解 誤解 1 :母語老師或非母語老師? 母語教師要比第二語言教師來的好 誤解 2: 各年級教學水平 初級 班的教學水平 不必 同等於 高級 班 的教學水平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老師的華語能力 華語文能力具備條件 1 : 事實上, 每位老師必須能教 所有年級的學生 華語文能力具備條件 2 : 聘任 母語或具有 接近 母語能力 的華文老師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老師的教學技巧 老師需知曉如何 「取得第二外語」   , 且 具第二外語的教學策略與實作 Language teachers also need to be knowledgeable abou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specially in children, and about appropriate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5 Think-tank Questions  to Ask Ourselves 5 個自問的智庫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MUST QUESTION 必須探討的議題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外界環境的變化 觀察與檢視外在環境 # 1 : 未來 10 ~ 20 年的國際市場走向? # 2 : 目前華語文及文化的趨勢潮流為何? # 3 : 那一個國家或地區是您認為會成為未來 10 ~ 20 年後的經濟強權?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智庫 #1 :董事會 沙巴華語文幼稚園董事會 希望幼兒華語教育達成什麼目標 ? 智庫 #2 :家長 家長 為什麼要把小孩送到 華文幼稚園? 家長希望他們小朋友獲得什麼程度的華語教育? 智庫 #3 :您 我們希望未來 從幼稚園畢業生的華語能力為何 ? 例如:具有台灣或國際認同的華語文標準嗎? 智庫 #4 :各個層面的幼稚園教育者 如果您是園長、行政主任或華語老師, 您 如何協助來達成目標 ? 外界環境的變化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智庫 #5: 沙巴華幼教者 Q :我們為何把目標分成幾個階段來達成? A :需探討的議題如下: 國際市場 學習華語 趨勢 國際 華語文的幼兒教學 標準 先進國家 學習華語 教育政策 馬來西亞家長對於他們小朋友華語的 學習目的 沙巴幼稚園華語文教學 目前 國際競爭力 沙巴幼稚園華語文教育 未來 目標與政策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結論 語文專家發現許多幼兒外語教育者最常面臨的問題,而且有許多議題是我們所熟悉的 -- 它們類似 40 年前的 一種困擾幼兒華語學習運動的障礙。 包含: 合格師資的不足 不成熟的華語課程計畫 教材與師資選取的不適當 課程目標 與 時間分配之間 欠缺完整連結 不論大眾是否要聽,是否願意承諾 為了 避免過去常犯的錯誤 ,園長,主任及老師務必清楚瞭解各個因素 以創造 出一個正面的幼兒華語學習環境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REFERENCES Abbott, M.G. (1998). Articulation: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In M. Met (Ed.), "Critical  issues in early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pp. 149-152).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Addison Wesley.  Curtain, Helena - Dahlberg, Carol Ann Pesola , 2000. Planning for Success: Common  Pitfalls in the Planning of Early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 ERIC Digest,  ED447726. ERIC Clearinghous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Washington DC Richard D., Brecht, R.D., & Ingold, C.W. (1999). "Tapping a national resource: Heritage langua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ERIC Digest." Washington, DC: ERIC Clearinghous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Gilzow, D.F., & Branaman, L.E. (2000). "Lessons learned: Model early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 McHenry, IL, and Washington, DC: Delta Systems and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Met, M., & Rhodes, N. (1990). Priority: Instruction. Elementary school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Priorities for the 1990s.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5," 433-43.  Rhodes, N., & Branaman, L. (1999).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ational survey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McHenry, IL, and Washington, DC: Delta Systems and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Rosenbusch, M. (Ed.). (1992). "Colloquium on foreign languag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urriculum--proceedings." Munich, Germany: Goethe Institut.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1999). Yonkers, NY: National Standard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oject.  Swender, E., & Duncan, G. (1998). ACTFL performance guidelines for K-12 learners.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31,” 479-491.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More Related Content

PPT
2011/09/8.新制k1至k3:華幼課程安排辦法及技巧
PPT
2011/06/9.2011年6月研習會_重點摘要
PPT
雙語讀寫佮語言科技: 台華雙語冊ê翻譯佮教學
PPT
2011/06/7.1華語文浸潤式教學(中文版rev)
PPT
2011/06/3.1華語在馬來西亞是第一語文或第二外語呢?
PPT
語文政策反思語文政策反思語文政策反思語文政策反思語文政策反思語文政策反思語文政策反思
PPT
2011/04/3.經驗分享ˍ零起點研習系列 rev
PPT
13數據驅動學習法與教學語法 佩娟15
2011/09/8.新制k1至k3:華幼課程安排辦法及技巧
2011/06/9.2011年6月研習會_重點摘要
雙語讀寫佮語言科技: 台華雙語冊ê翻譯佮教學
2011/06/7.1華語文浸潤式教學(中文版rev)
2011/06/3.1華語在馬來西亞是第一語文或第二外語呢?
語文政策反思語文政策反思語文政策反思語文政策反思語文政策反思語文政策反思語文政策反思
2011/04/3.經驗分享ˍ零起點研習系列 rev
13數據驅動學習法與教學語法 佩娟15

Similar to 2011/04/2.如何加強現有幼兒教育教學?中文版rev (20)

PPT
2011/04/1.全球華語市場的變化 中文版rev
PDF
Target Language 10 11 09
PPT
新北市清水國小英文教學成效分享 (Nx power lite)
PDF
談開啟菲律賓僑校學生學習華語文動機
PPT
國台雙語兒童其雙語與智力創造力相關探討1206
PDF
105下學期四年級英語教學計畫
PPT
2011/09/1.近兩天與未來研習會方向介紹
PPT
2010 8-13 族語教學法
PDF
Singapore Chinese curriculum 2015
PDF
Workshop Handout_San_Jose_10-31-10
PDF
Henny Listening And Oral 2008 Handout
PPT
2011/04/4.沙巴華幼5年(2011~2015)發展目標
PDF
News Writing
PPT
36.對英漢語篇標記語So使用的研究21號愛珍
DOCX
Kungshen english book 4 lesson 7 dialogue teaching plan
PDF
Kssr
PPT
E-Say™ Company Introduction
PDF
林雪芳Fulbright二語習得.pdasdadasdasdasdasdasdadasdf
DOCX
106上學期四年級英語教學計畫
PPT
开题报告(Cindy)
2011/04/1.全球華語市場的變化 中文版rev
Target Language 10 11 09
新北市清水國小英文教學成效分享 (Nx power lite)
談開啟菲律賓僑校學生學習華語文動機
國台雙語兒童其雙語與智力創造力相關探討1206
105下學期四年級英語教學計畫
2011/09/1.近兩天與未來研習會方向介紹
2010 8-13 族語教學法
Singapore Chinese curriculum 2015
Workshop Handout_San_Jose_10-31-10
Henny Listening And Oral 2008 Handout
2011/04/4.沙巴華幼5年(2011~2015)發展目標
News Writing
36.對英漢語篇標記語So使用的研究21號愛珍
Kungshen english book 4 lesson 7 dialogue teaching plan
Kssr
E-Say™ Company Introduction
林雪芳Fulbright二語習得.pdasdadasdasdasdasdasdadasdf
106上學期四年級英語教學計畫
开题报告(Cindy)
Ad

More from kenyenman (10)

DOC
2011/08/8.1.全沙巴洲華幼兒童入學調查表
PPT
2011/09/10.2011年9月研習會摘要
PPT
2011/09/6.質與量-全沙巴洲華幼華文授課現有的困境
PPT
2011/09/5.2012參訪幼稚園幼兒教育學習之旅
PPT
2011/09/3.溫故知新:合併A、B、E問卷調查分析
PPT
2011/09/2.馬來西亞政府教育政策為何影響?
PPT
2011/06/1.近兩天與未來研習會方向介紹
PPT
2011/06/5.2問卷調查結果分析_危機與轉機
PPT
2011/06/5.1幼稚園問卷ab分析
PPT
2011/06/2.我們現在在哪_我們未來要往哪走
2011/08/8.1.全沙巴洲華幼兒童入學調查表
2011/09/10.2011年9月研習會摘要
2011/09/6.質與量-全沙巴洲華幼華文授課現有的困境
2011/09/5.2012參訪幼稚園幼兒教育學習之旅
2011/09/3.溫故知新:合併A、B、E問卷調查分析
2011/09/2.馬來西亞政府教育政策為何影響?
2011/06/1.近兩天與未來研習會方向介紹
2011/06/5.2問卷調查結果分析_危機與轉機
2011/06/5.1幼稚園問卷ab分析
2011/06/2.我們現在在哪_我們未來要往哪走
Ad

2011/04/2.如何加強現有幼兒教育教學?中文版rev

  • 1. 如何加強現有的幼兒華語文教學 ? How to strengthen our current kindergarte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為什麼是現在? 過了今天就已經太晚了 !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2.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主題 1 : 成功幼兒外語教育計畫該避免的議題 「常見的 6 大陷阱 」 Planning for Success: 6 Common Pitfalls in the Planning of Early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 主題 2 : 5 大智庫 5 THINK TANK QUESTIONS
  • 3. COMMON PITFALLS Planning for Success: Common Pitfalls in the Planning of Early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 成功幼兒外語教育計畫該避免的議題 「常見的 6 大陷阱 」 **ERIC Digest **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4. SCHEDULING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TO INFREQUENTLY OR IN SESSIONS THAT ARE TOO SHORT 課程安排太短或上課次數太少 PITFALL #1: 陷阱 # 1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5. 陷阱 1 有一個普遍的誤解,那就是 孩子學習外語是很快 的, 即使在非常有限環境 。 因此,某些華文課程規劃的前提是提供少許的語言教學 就比沒有 語言教學 來得好 。 這樣的看法跟語言專家的建議及課程經驗是相違背的 (Gilzow & Branaman, 2000).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6. 需有足夠的教學時間,才得以進行有效的語文學習 華文課程的安排不可每天少於 30 分鐘 (Met & Rhodes, 1990) 華文課程的安排應安排在一般日常學校課程中,至少每隔兩天必須上課。 一個國際專家團隊則建議任何小學外語教學課程 每週至少 75 分鐘 ; 他們認為這些課程必須是涵蓋 全年 , 至 少每隔二天便需上課 (Rosenbusch, 1992). 近來 , ACTFL * 績效準則針對 K-12 學習 (Swender & Duncan, 1998) 提出一個高標 : *** 小學課程 : 一週 3-5 天 , 每堂課至少 30-40 分鐘 *** 中學課程 : 每天上課,每堂課至少 40-50 鐘 *** 高中課程 : 至少四個學分 * ACTFL : American Council on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美國外語協會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7. TREATING FOREIGN LANGUAGES DIFEENTLY FROM OTHER ACADEMIC SUBJECTS 把華語與其他學科區分 PITFALL #2: 陷阱 # 2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8. 在全球大多數國家,第二外語學習和一般學術課程一樣重要,且已是整體課程的一部分 。 外語 應該被有學術性學科相同地位 ,並同其他學科般的 被重視 而給予 相同的教學時間 。 陷阱 2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9. IMPLEMENTING A NEW PROGRAM IN ALL GRADES AT THE SAME TIME 在各年級同時推動新的課程 PITFALL #3: 陷阱 # 3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10. 為何不同時推動新的華文課程在各個年級? 同一時間在各年級推動新的華文課程將會產生許多的壓力: ( 1 )老師方面 : 不像其他學科的教師,外語教師無法將現有教科書及標準教材拿來做為課程規劃。部份因為小學彼此間的差異性相當顯著。 ( 2 )教材方面 : 即使只在一兩個年級中同時推動中文教學,定位與調整合適的教材也是一個相當艱鉅的工作。因此若要立即全面在各年級中推動新的中文課程,這個任務勢必更加困難。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11. 第一年: 雖然所有學生都是第一年的學習時,進行華文課程介紹,但此類課程仍應針對 不同年級及不同學習進度 而持續進行。 第二年: 逐步設計每年級的華文課程,一年推動一個年級的課程,持續到整個課程設計完成為止。 先由一個或二個年級中實施新的華文教學,是比較有效率的做法,然後每一年增加一個班級直到全面實施為止。 每一年增加一個班級直到全面實施為止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12. IGNOR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WHO ENTER THE PROGRAM IN LATER GRADES 忽視了較晚學習華文學生的需求 PITFALL #4: 陷阱 # 4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13. 陷阱 4 後加入的學習者:支援學習系統 晚進入課程的學生需要更多的協助方能趕上那些已接受 2 年或 2 年以上外語教學的同學。 這類協助 包含補充教材及增加上課時間。 沒有如此的協助 ,新來的學生將會相當的沮喪而且永遠跟不上其他同學的進度。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14. 如果新生比例太高 ( 尤其在高階班級 ) ,花過多時間讓新生理解,恐將稀釋原班級同學對華語學習的經驗。 在整個計劃運作 進入第二年之前,有計畫的 支援學習系統需到位,以對新生有具體協助。 陷阱 4 後加入的學習者 vs. 已經在學習軌道上學生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15. FAILING TO PLAN FOR APPROPRIATE ARTICULA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SECONDARY SCHOOL PROGRAMS 沒有規劃從幼稚園至高中的銜接課程 PITFALL #5: 陷阱 # 5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16. 銜接問題一旦沒有處理好, 最終將導致早期中文教學課程的瓦解 (Abbott, 1998) 。避免將一個學了許多年中文的小孩子在他進入中學時還被視為中文初學者來教導。 誠然, 銜接中學這一塊是一大挑戰 。因為中學基本上接收來自不同小學的學生,在這些學生中有的有進階的中文經驗, 而有的則沒有。 這是一個整合學習經驗的挑戰 。對於進階的學生的課程設計,是建立在小學學習基礎之上 。 如果小學課程規劃者能在課程規劃之初便和中學教師及行政人員 共同參與的話 ,那麼從長期來看, 整個計劃的成功機會自然相對地提高。 陷阱 5 沒有規劃從幼稚園至高中的銜接課程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17. HIRING TEACHERS WHO DO NOT HAVE BOTH LANGUAGE AND TEACHING SKILLS 招聘些沒有華語文能力及教學技巧的師資 PITFALL #6: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18. 聘任老師 2 大誤解 誤解 1 :母語老師或非母語老師? 母語教師要比第二語言教師來的好 誤解 2: 各年級教學水平 初級 班的教學水平 不必 同等於 高級 班 的教學水平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19. 老師的華語能力 華語文能力具備條件 1 : 事實上, 每位老師必須能教 所有年級的學生 華語文能力具備條件 2 : 聘任 母語或具有 接近 母語能力 的華文老師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20. 老師的教學技巧 老師需知曉如何 「取得第二外語」 , 且 具第二外語的教學策略與實作 Language teachers also need to be knowledgeable abou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specially in children, and about appropriate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21. 5 Think-tank Questions to Ask Ourselves 5 個自問的智庫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22. MUST QUESTION 必須探討的議題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23. 外界環境的變化 觀察與檢視外在環境 # 1 : 未來 10 ~ 20 年的國際市場走向? # 2 : 目前華語文及文化的趨勢潮流為何? # 3 : 那一個國家或地區是您認為會成為未來 10 ~ 20 年後的經濟強權?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24. 智庫 #1 :董事會 沙巴華語文幼稚園董事會 希望幼兒華語教育達成什麼目標 ? 智庫 #2 :家長 家長 為什麼要把小孩送到 華文幼稚園? 家長希望他們小朋友獲得什麼程度的華語教育? 智庫 #3 :您 我們希望未來 從幼稚園畢業生的華語能力為何 ? 例如:具有台灣或國際認同的華語文標準嗎? 智庫 #4 :各個層面的幼稚園教育者 如果您是園長、行政主任或華語老師, 您 如何協助來達成目標 ? 外界環境的變化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25. 智庫 #5: 沙巴華幼教者 Q :我們為何把目標分成幾個階段來達成? A :需探討的議題如下: 國際市場 學習華語 趨勢 國際 華語文的幼兒教學 標準 先進國家 學習華語 教育政策 馬來西亞家長對於他們小朋友華語的 學習目的 沙巴幼稚園華語文教學 目前 國際競爭力 沙巴幼稚園華語文教育 未來 目標與政策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26. 結論 語文專家發現許多幼兒外語教育者最常面臨的問題,而且有許多議題是我們所熟悉的 -- 它們類似 40 年前的 一種困擾幼兒華語學習運動的障礙。 包含: 合格師資的不足 不成熟的華語課程計畫 教材與師資選取的不適當 課程目標 與 時間分配之間 欠缺完整連結 不論大眾是否要聽,是否願意承諾 為了 避免過去常犯的錯誤 ,園長,主任及老師務必清楚瞭解各個因素 以創造 出一個正面的幼兒華語學習環境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
  • 27. REFERENCES Abbott, M.G. (1998). Articulation: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In M. Met (Ed.), "Critical issues in early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pp. 149-152).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Addison Wesley. Curtain, Helena - Dahlberg, Carol Ann Pesola , 2000. Planning for Success: Common Pitfalls in the Planning of Early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 ERIC Digest, ED447726. ERIC Clearinghous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Washington DC Richard D., Brecht, R.D., & Ingold, C.W. (1999). "Tapping a national resource: Heritage langua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ERIC Digest." Washington, DC: ERIC Clearinghous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Gilzow, D.F., & Branaman, L.E. (2000). "Lessons learned: Model early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 McHenry, IL, and Washington, DC: Delta Systems and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Met, M., & Rhodes, N. (1990). Priority: Instruction. Elementary school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Priorities for the 1990s.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5," 433-43. Rhodes, N., & Branaman, L. (1999).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ational survey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McHenry, IL, and Washington, DC: Delta Systems and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Rosenbusch, M. (Ed.). (1992). "Colloquium on foreign languag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urriculum--proceedings." Munich, Germany: Goethe Institut.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1999). Yonkers, NY: National Standard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oject. Swender, E., & Duncan, G. (1998). ACTFL performance guidelines for K-12 learners.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31,” 479-491. Copyright 2011@ 鄭寶菁老師